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O工艺处理沤麻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中试研究了沤麻废水的处理,结果证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效果良好。CODCr去除率可达95%-97%,BOD5去除率达96%-99%,木质素去除率为75%-86%,每去除1kgCODCr可 产沼气0.349m^3,处理后的水回用沤麻,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将甘蔗叶、小心叶薯和合欢按不同的物料配比加入到污泥和餐厨垃圾中,考察了3种园林废弃物对污泥和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小心叶薯、甘蔗叶和合欢可显著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的沼气总产量以及甲烷总产量.当污泥与甘蔗叶以5:3的湿质量比混合时厌氧消化效果最佳,此时沼气总产量、甲烷总产量分别为污泥对照组的22.4、37.7倍.然而,甘蔗叶对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果的作用有限,合欢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添加合欢后沼气总产量比餐厨对照组低48%.  相似文献   

3.
SBR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BR渐减曝气工艺处理模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实验研究了反应器运行条件与出水水质的关系及有机碳的转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鲜渗滤液经24h曝气处理后,出水COD浓度约为500mg/L,BOD5/COD降为0.14左右;出水COD浓度与容积负荷无明显相关性;COD去除率与容积负荷呈正比,并在容积负荷为5.0kg COD/m^3·d时达到最高,约95%;去除的有机碳气相转化率与容积负荷呈正比,在容积负荷为5.0kg COD/m^3·d时,有机碳气相转化率接近100%;该系统最高容积负荷为5.0kg COD/m^3d,相应的污泥浓度(以混合液悬浮性挥发固体(MLVSS)计)为7.12g/L。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餐厨废水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并利用纳米零价铁供氢及嗜氢产甲烷菌的代谢作用来提高CH4含量,以实现沼气异位生物提纯.实验中比较了单向式、往复式、循环式3种气体循环方式对厌氧消化-沼气提纯耦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气体循环方式均可提高CH4含量,其中循环式可获得最大甲烷含量为93.87%,累积沼气(CH4)产量为...  相似文献   

5.
由南京连岑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的复合型炭化炉,在溧水点火成功。该炉利用反火技术,使城市垃圾、秸秆等农村废弃物迅速炭化,并产生可燃气,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中国每年产生2.5亿t垃圾,7.4亿t农村废弃物,如用该种炭化炉处理,每年可产出1万亿m^3清洁燃气和1亿t生物质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压缩站环境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垃圾压缩站内生活垃圾进行采样分析、压实试验和环境污染检测,得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压实密度和施加压力的关系曲线,确定了对垃圾压实的合适压力范围为0.1~0.2MPa;垃圾压缩站环境污染严重,垃圾压缩污水量为10-50kg/t,其中BOD5和COD平均分别超标111倍和486倍;环境噪音只有50m以外才能达到居民区环境质量二级标准(60dB(A))的噪音要求;产生的臭气在较低风速下一般扩散25m时污染达到最大,NH3、H2S分别可以达到0.011、0.0046mg/m^3,这个值占容许浓度的55%和46%。  相似文献   

7.
豆制品废水一级厌氧法的处理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4000m^3一级厌氧(UASB)法处理杭州某豆制品厂1500m^3/d的豆制品废水,原水COD浓度为4000—6000mg/L,出水浓度降至300—400mg/L,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满足三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沼气产量2700—3000m^3/d,用于燃烧加热原水。  相似文献   

8.
在(35±1)℃条件下,采用IC厌氧反应器对天津大港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了COD的去除效果、容积负荷、沼气产量和污泥的颗粒化,分析了循环比、上升流速对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经60 d的启动运行后,达到300 m3/d的设计水量,进水容积负荷达到17.7 kg COD/(m3·d),水力停留时间3.7d,COD去除率高于80%,出水挥发酸(VFA)低于l 500 mg/L,平均每去除1 kg COD产沼气0.42 m3,适宜的上升流速和循环比为2.0 ~5.0 m/h、8∶1 ~20∶1.启动结束后,厌氧消化污泥明显出现颗粒化,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达到了67.5 ~ 96.0 m/h,0.3~1.0 mm的颗粒污泥量占有74%.  相似文献   

9.
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污泥与餐厨垃圾混合后,经厌氧消化处理后可产生能源气体氢气,从而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废铁屑是机械加工厂的固体废弃物,将其处理后可得到一种新型复合铁材料(FE/FEO).将城市污泥和餐厨垃圾预处理后按体积比1:1比例混合,分别等分放入2个反应器中,一个投加FE/FEO粉末作为为FE/FEO组,另一个不加FE/FEO作为对照组,考察了FE/FEO对上述混合有机固废厌氧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的24h内,FE/FEO组的最大氢气体积分数为61.4%,比不加FE/FEO的对照组增加了15%;FE/FEO组的累积产氢率和最大产氢率分别为49.0和22.7 L·kg4(以1 kg挥发性有机固体所能产生的氢气体积计),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6%和59%.FE/FEO组的亚铁离子质量浓度在第24 h达到最大,即109.8 mg-L-1.FE/FEO组产生的挥发性有机酸为2 675 mg·L-1,比对照组提高了15%.FE/FEO粉末中不仅含有零价铁、氧化亚铁,还有针孔状α-FeOOH,其结构松散、比表面积大,可对厌氧发酵系统中的微生物菌群起到支撑骨架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有机固废厌氧发酵产氢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餐厨垃圾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防控压力。为促进我国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大中型餐厨沼气工程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导致沼气产率低、沼气回用量大等餐厨沼气亟待解决的低经济效益难题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机械生物处理工艺研究了淋洗水解、脱水与好氧生物干燥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淋洗水解及压榨脱水机械生物处理阶段,控制淋洗液与生活垃圾重量比2∶1,停留时间1.2 ~1.4 d条件下,生活垃圾可以减量49.7%.而过程中产生的淋滤液COD为32 939 mg/L、pH为5.1、COD∶N∶P=261∶5∶3.6,可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或作为碳源进行资源化利用.在好氧生物干燥阶段,通风量采用0.08 m3/min,2~3d堆体温度可升至73℃,7d左右即可产出LCV高达15 000 kJ/kg左右的高品位垃圾衍生燃料(RDF),其产率为38.2%,氯元素含量低于0.5%,重金属含量较低,满足燃料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型MBR工艺对垃圾渗滤液TN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A^2/O^3-UF组成的MBR工艺,进水采用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在进水COD为3590~32600mg/L、NH3-N为720~2300mg/L的条件下,NH3^-N容积负荷为0.21kg/(d·m^3)时,该工艺对于NH3^-N仍有85%的去除率;而NO3^-N的去除率受到碳源的影响,由于渗滤液C/N偏低,因此需人为投加碳源,以保证反硝化能彻底进行。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出水NO3^-N亦可控制在5mg/L左右。结果证明,MBR工艺对于TN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试验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堆肥装置是研究堆肥过程中各种参数变化和获取优化参数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从堆肥维持其温度的先决条件出发,并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实验室好氧发酵装置的合理尺寸、渗沥水收集和回喷系统、布气系统等。该装置的尺寸为长1m,宽0.5m,高0.6m,堆料的高度为0.48m;根据垃圾样品的理化性质,确定了渗滤液回喷的时间为116S、鼓风机的风量为0.055m^3/min,风压为300Pa,并且对其引入自动控制设备,使通风工作5min、休息35min。最后利用生活垃圾堆肥试验验证该装置满足堆肥的一次发酵要求。该装置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布水、布气均匀,保温效果好,发酵过程温度测定方便快捷,而且还有功率消耗小、臭气集中易于处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属于难降解废水,直接生物处理效果不佳。用微电解法预处理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后,结果表明,其COD、NH3-N和色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74%、79%和97.5%,可生化性也有很大提高,BOD5/CODcr从0.04提高到0.29,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中试规模下,研究青岛市餐厨垃圾与菜市场垃圾混合(质量比1∶1)高温厌氧消化实验,通过监测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量、气体组成等产气情况和消化液中pH值、SCOD、NH3-H、VFAs含量和组分等化学指标变化,确定混合厌氧消化的最大有机负荷,并分析混合高温厌氧消化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青岛市餐厨垃圾与菜市场垃圾混合高温厌氧消化产甲烷具有技术可行性;(2)混合厌氧消化的最大有机负荷可达4.069 kg VS/(m3.d);(3)当系统最大有机负荷时,每天每千克VS最高可产生甲烷量0.346 m3;(4)混合厌氧消化可削减氨氮对餐厨垃圾单独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机械淋滤/厌氧生物组合工艺,充分发挥机械淋滤反应器的水解酸化功能和厌氧生物反应器的产甲烷功能,对有机生活垃圾进行了中试规模处理。厌氧生物反应器经过接种,15 d驯化完成。厌氧反应器出水回流淋洗水量对机械淋滤反应器运行特征有较大影响,当回流淋洗水量为3.0 m3/d时,淋滤液COD、VFA第8天时浓度分别为41 000 kg/L和2 000 kg/L。对机械淋滤反应器/厌氧反应器组合工艺进行了多批次实验,每吨有机生活垃圾平均产生沼气87.2 m3,甲烷含量稳定在75%,平均产沼系数为0.46 m3/kg COD,厌氧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值为560 mg/L,在对有机生活垃圾处理的同时实现有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含油量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含油量(0%、1%、2%、3%、4%、5%)餐厨垃圾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中日产气量、甲烷含量、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干物质产气率等的变化,为后续餐厨垃圾连续发酵的预处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含油量餐厨厌氧发酵周期最长,累计产气量最大,为5800mL。在消化过程中,沼气中甲烷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最高可达76%;于物质产气率随含油量增大而增大,依次为497.4、506.1、543.8、554.4、590.7和600.1mL/gTS;5%含油餐厨垃圾的TS和VS去除率最大,分别为34.4%和42.9%。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以沼气提升厌氧反应器(CLR)+立式A~3/O~3-MBR为核心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有着良好的处理效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CLR单元对COD负荷的变化有着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高效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当进水负荷为6~8 kg COD/(m~3·d)时,CLR出水COD、VFA和SS可以分别低于5 000、1 000和2 000 mg/L,COD去除率维持在90%左右。立式A~3/O~3-MBR能够进一步去除CLR厌氧出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组合工艺出水中的COD500 mg/L,BOD5300 mg/L,NH_4~+-N35 mg/L,TP8 mg/L,各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三级排放标准。运行成本分析表明,该组合工艺每处理1 m~3垃圾渗滤液的成本大约为36.98元。  相似文献   

19.
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限制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采用垃圾归类分流处置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效果。以西安市典型高校校园生活垃圾为代表性高热值焚烧型城市生活垃圾,通过绘制能值系统图辨析卫生填埋-沼气发电、焚烧发电、生物质燃料混烧发电等3种垃圾处理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过程。依据垃圾物理组成和热值数据分别计算了2种处理系统的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投资率、可更新能源投入率和能值可持续指数等5项基本能值指标,并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对3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能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生活垃圾焚烧和生物质燃料混烧发电处理法在能量转化效率和环境影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高热值焚烧型生活垃圾采用"归类分流-集中焚烧处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上海泓森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成功低温裂解处理生物垃圾技术,已经建成了日处理100吨生物垃圾的示范装置,并通过了24小时连续化运行的工艺性能指标考核。该装置除大块无机类垃圾需预先检出外,所有有机垃圾无需分类,都可直接处理。开机后,装置进入连续生产运行状态,经四级反应后,垃圾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燃油和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