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质基准两栖类受试生物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两栖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群落,是水生生物基准的重要保护对象. 参照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指南,搜集、筛选了12种本土代表性两栖动物的生物毒性数据,通过毒性数据分析,筛选出对两栖动物毒性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农药、重金属和杀虫剂三大类,以及4属基准研究受试生物. 在4属(5种)受试生物中,黑眶蟾蜍对硝酸银的累积概率为15%,六趾蛙对马拉硫磷的累积概率为1%,牛蛙对五氯酚的累积概率为8%,棘胸蛙对丙溴磷的累积概率为27%,虎纹蛙对硫丹的累积概率为29%. 结果表明:蛙属(六趾蛙)对农药、蛙属(牛蛙)对杀虫剂、蟾蜍属(黑框蟾蜍)对重金属均为敏感物种,虎纹蛙属(虎纹蛙)对农药、棘蛙属(棘胸蛙)对杀虫剂均为较敏感物种. 这4属(5种)两栖动物可以作为相关污染物的水质基准研究的受试物种.   相似文献   

2.
1998年11月、1999年3月和2000年元月分别在巴西雨林自然保护区河流的水体、沉积物和鱼体中检测杀虫剂残毒,每种杀虫剂浓度与基于急性毒性测试的生态毒理基准进行了比较,并且还与规定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对水生生物和人类潜在影响的程度.在所有的7个调查地点都检测出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在水体以及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出总共27种杀虫剂及其代谢物的残毒,鱼类富集其中某些最持久稳固的残毒.水体和沉积物中检测出的杀虫剂残毒浓度表明水生生物保护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水体中的几种杀虫剂含量超过了巴西以及欧盟当局规定的指标,表明对人类的健康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整体认识,采用稻田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试验(位于江苏省江都市,始于2004年)方法,研究了2006年位于江都市的稻田水体中总有机碳、总氮、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稻田水体中以上各指标含量(p<0.01),其中各有机碳的增幅均大于相应的氮.与对照相比,FACE田块水体中总有机碳、总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氮分别平均提高了31.2%、25.9%、28.3%和25.6%.不同生育时期各指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上述结果还表明,大气CO2浓度增高不仅会通过富营养化稻田水体来影响水稻安全生产,而且还会提高其中可溶性碳氮含量,进而可能通过田间排水尤其是水稻生长前期暴雨导致的洪涝来增加稻田碳氮向周边水域的输送,从而影响到稻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和土壤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循环水养殖相比于传统养殖,有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等优点,但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养殖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盐污染物浓度过高,必须定期换水才能维持鱼类的正常生长。稻田湿地能够高效地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研究将稻田湿地引入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南京市六合区构建了一个以稻田湿地为处理单元的循环水养殖鱼塘。为了探究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变化规律,对该鱼塘的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以稻田湿地为处理单元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在不更换养殖用水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物浓度,并且不会加重稻田湿地沉积物中的氮素及有机碳浓度。但是,该系统仍无法完全消除养殖对水体的影响,且对稻田湿地沉积物中的总磷浓度控制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研究丁虫腈在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鱼、虾、蟹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药丁虫腈乳油施入稻田初期,74.8%被水稻植株沾附,17.3%进入稻田水,稻田水中丁虫腈最高浓度达0.034 mg/L。施药24 h后,将稻田水排入邻近鱼塘,鱼塘水体中丁虫腈最高浓度达0.001 8 mg/L。丁虫腈在稻田水和鱼塘水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0 d、8.9 d,丁虫腈在水稻土中很难降解。试验同时表明水生生物虾对丁虫腈较为敏感,对鲫鱼和蟹影响较小。因此丁虫腈稻田施用时,应注意其对虾的安全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典型灌区井灌地下水中铁的随水迁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三江平原典型水稻灌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为例,系统调查了该区地下水的铁含量特征,并具体分析了铁通过井灌从地下水进入晒水池、稻田,再通过排水进入多等级沟渠系统的季节迁移过程及铁在相应沉积物或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总铁质量浓度为(1.73±0.41)mg.L-1,最大值为11.4 mg.L-1,最小值0.01 mg.L-1,变异系数1.29%.根据2010年水稻种植面积和当地实行的每亩额定灌水量推算,从地下进入稻田和其它地表水体中的铁可达4 976.40 t.溶解性Fe2+、溶解性Fe3+、溶解性铁和总铁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6、7月较高),且沿水流方向以稻田积水中的含量较高.晒水池和稻田对地下水铁的富集效应明显,二者的总铁质量浓度分别达到地下水的6.17和21.65倍.晒水池沉积物的总铁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农渠和干渠(浓江河).不同氧化铁形态中,仍以晒水池沉积物中各形态铁氧化物的含量较高,而稻田土壤、农渠和干渠沉积物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三江平原典型灌区地下水中的铁通过井灌进入地表水体中,大部分被蓄积在晒水池和稻田中,仅有少部分随稻田退水进入沟渠网,并逐级沉淀在稻田和沟渠沉积物中.铁在随水迁移过程中除了总量变化外,还伴随着种类和形态的转化,这些变化直接受水稻灌溉管理方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长期井灌或将导致铁在稻田土壤和沟渠沉积物中的富集,具有潜在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模拟稻田水的条件下,文章利用芦苇、睡莲、菖蒲三种水生植物吸附稻田退水中的营养物质—氮和磷。本实验的稻田水主要是人工模拟的稻田水,同时配置了不同的营养物质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水生植物对稻田排水中的营养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中,芦苇对稻田退水中TN、TP的吸附效果较好,去除率分为:79%、96%。本实验采用的植物混种法对于去除水体中营养物质也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特别是芦苇和菖蒲组合对水中TP的去除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模拟稻田水的条件下,文章利用芦苇、睡莲、菖蒲三种水生植物吸附稻田退水中的营养物质一氮和磷。本实验的稻田水主要是人工模拟的稻田水,同时配置了不同的营养物质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水生植物对稻田排水中的营养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中,芦苇对稻田退水中TN、TP的吸附效果较好,去除率分为:79%、96%。本实验采用的植物混种法对于去除水体中营养物质也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特别是芦苇和菖蒲组合对水中TP的去除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赋存现状及其对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的毒性效应.新烟碱类杀虫剂普遍存在于多介质环境中,特别在农业种植区具有较高的残留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氧化应激、抑制活动能力、损伤DNA和生育功能;亦会对人类的生育、生殖、神经以及脏器功能带来风险.因此,今后亟需系统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多环境介质中的赋存及污染状况,深入探讨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健康危害,以便全面了解此类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及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淡水鱼的毒性试验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剂。它们和有机氯杀虫剂一样,在水中能直接进入鱼鳃及鱼血液中而产生强烈的毒性。农业上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后,其部分将随农业污水流入水体,对水生体系造成危害。为研究此类农药对鱼类的毒性,避免由于不合理的使用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用3种类型的拟除虫菊酯农药,对花鲢鱼、鲫鱼进行毒性试验。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试验用鱼试验用鱼均选自青浦水产局鱼种场。花鲢鱼平均体长8.4cm,平均体重15.6g;鲫鱼体长为7.8cm,体重14.4g。试验前在室内驯养7天,死亡率在5%以下。试验用鱼全部生长正常无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水田灌溉-排水过程中铁形态变化及输出贡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集三江平原农田灌溉地下水、稻田积水、渠系排水、土壤侧渗水,并采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离水体中不同形态铁,分析在灌溉排水及地下侧渗水中铁的迁移特征,并估算水田排水中铁的输出贡献.结果表明,在灌溉排水过程中,铁主要以低分子量形态和酸性不稳定形态迁移,地下水中Fe2+含量占可溶态铁的80.45%;地下水抽取到稻田后Fe2+含量显著降低,络合态铁含量升高,稻田积水中络合态铁占可溶态铁的75.50%;稻田积水排入渠系后,络合态铁中不稳定弱配位铁含量降低13.58%,其他铁形态变化不大.稻田积水通过地下侧渗进入渠系,随侧渗水体深度加深,Fe2+含量升高,络合态和胶体态铁含量降低,地下侧渗水向渠系水主要提供络合态和胶体态铁.三江平原湿地水田化改变了水体中铁的输出形态,同时,排水过程中铁的输出也对河流形成补给,水田灌溉排水过程可溶态铁的输出通量约为390kg.a-.1km-2,输出系数为0.186,灌溉-排水过程中残留在稻田土壤中铁的量约为1460kg.a-.1km-2,残留在排水渠系土壤中铁的量约为250kg.a-.1km-2,这对三江平原水土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施用溴氰菊酯混配农药——大地西对稻田-鱼塘水生生态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中施用时,由于实际用量低,加上作物的沾附、土壤与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及其存在形态的变化,其实际浓度与毒性已降低到对稻田养鱼及邻近鱼塘的水生生物不再有危害的程度。描述了溴氰菊酯在整个模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消减规律。研究了溴氰菊酯在不同加工剂型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在鱼体内的吸收与分布特点及其与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鲥鯸淀水中有机农药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鲥鯸淀水体中农药污染状况,该文对其水体中的杀虫剂(15种有机磷、8种有机氯类以及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氰戊菊酯)以及常见的除草剂(莠去津、利谷隆、灭草松、乙草胺、丁草胺)残留量进行了检测与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杀虫剂中检出10种有机磷农药(检出率10%~50%),以及菊酯类杀虫剂氰戊菊酯(检出率100%),其中有机磷杀虫剂最大残留值为3.6×10~(-2)μg/L,氰戊菊酯最大残留值为5.8μg/L;除草剂中仅莠去津被检出(检出率100%),最大残留值为0.1μg/L;其它农药未检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以及毒死蜱在部分地区对枝角类构成低风险(0.11);综上,莠去津和氰戊菊酯是造成鲥鯸淀水体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池塘、稻田、水库水中Cu有超标样本,溪河水中Cu含量较低,不同养殖水体底泥和鱼肉中Cu均无超标样本。模拟结果表明鱼肉中Cu同水中Cu有直线关系,稻田水中Cu同鱼肉中Cu呈倒数曲线关系,因此控制养殖水中Cu的输入对鱼产品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氟磺隆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pH的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pH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氟磺隆的水解速率最快,半衰期为0.2 d,酸性条件下次之,半衰期为6.0 d,在中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半衰期为15.7 d,而在不同自然水体中氟磺隆的降解速率为:伊通河水稻田水青湖水蒸馏水。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卤代芳烃化合物的使用范围较广,如作消毒剂,防腐剂、抗氧剂和杀虫剂等。其生产量也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杀虫剂、杀菌剂中,卤代芳烃约占50%。这类化合物大量使用后,必然从各种途经进入土壤和水体中,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许多生物受到毒害,生态体系发生恶  相似文献   

17.
松花湖水源地重金属非点源污染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吉林松花湖及其上游入湖河流水质、底泥、动植物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的调查和评价,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基本得到控制的汞污染现象又呈加重趋势.底泥中汞富集系数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1(5倍;受污染水体中的两栖动物林蛙体内甲基汞呈富集状态,较未污染河流中林蛙体内高2(29倍.汞污染的来源是上游个体手工式小采矿点随意倾倒尾矿渣,随降雨径流进入河流所致.  相似文献   

18.
呋喃丹在稻区土壤-水体中的持留、迁移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呋喃丹在南方水稻地区土壤-水体中的残留动态,得出了一些基本数据,为呋喃丹在稻田的安全使用提出了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成都平原稻田生态系统CO2、CH4和N2O排放的原位观测,应用碳税法、工业制氧成本法和造林成本法对施氮情况下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施氮情况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环境负效益增加14.4%,但由于施氮提高了水稻生物量,使稻田生态系统固定CO2和释放O2的环境正效益提高26.2%,因而稻田生态系统通过自身气体调节功能产生的环境效益提高47.8%。所以,施氮通过提高稻田生态系统自身气体调节功能,能够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抑制温室效应的发生,而水稻在调节稻田气体,减轻温室效应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世界环境》2009,(5):95-96
第238届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加州地区的居民低估了他们的家庭水污染问题。研究称,雨水、浇灌草坪和花园后流失的废水会通过市政污水管道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这些水由于受到了化肥、杀虫剂和其他物质的污染,因此河湖中的水体也会被污染。而美国其他地区很可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