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20日—25日在陕西临潼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350多篇.会议就大气污染物理化学过程;有害气体对植物的效应;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其治理;水中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环境与健康;区域环境与生态逐方面进行了广泛热烈的学术交流.大会认为,当前环境科学面临着一个新的研究时代,环境科学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于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四日,在厦门市召开了“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座谈会”。参加这次学术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及部分省市有关科研、教学以及宣传出版、科技情报等五十多个单位的科技工作者、专家、教授和环境科学组织管理干部共八十人,共收到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六十九篇。这次学术会议是以环境科学理论研究为重点,结合国外环境科学研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三届原子光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于1989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学者、专家及科研人228人。学术报告会的形式有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分组报告及展报。大会共收到328篇论文,录取249篇。其中,20篇专题报告,其余为分组报告和展报。会议其间,张展霞教授作了“从26届国际光谱学术讨论会纵观原子光谱分析法”,黄本立教授作了“1CP—AES的现在与未来”,郭小伟教授作了“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发展”的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分为AES和AAS两组。每组各10篇报告。其中,AES组报告中,有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委托浙江农业大学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廿八日至十一月一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核技术在农业环境科学中应用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研究单位、部分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的部分研究所等33个单位的教授、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会议收到论文、研究报告和论文摘要101篇,会议期间有五位专家在会上作综述报告,十五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代表  相似文献   

5.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委托浙江农业大学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廿八日至十一月一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核技术在农业环境科学中应用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研究单位、部分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的部分研究所等33个单位的教授、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会议收到论文、研究报告和论文摘要101篇,会议期间有五位专家在会上作综述报告,十五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代表  相似文献   

6.
1983年12月19日至24日,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在昆明召开了《全国环境物理、环境生态学术情报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1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和报告120多篇。会议组织了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讨论会,与会代表回顾了我国环境物理和环境生态研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原子光谱分析学术报告会,1989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高等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部队的代表共225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约占45%。会议筹备处从征集的论文中评选出245篇参加交流,汇编出版了《中国化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原子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8.
全国环境水文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2日到1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单位的二百二十多位代表。提交会议的论文约一百六十余篇,所涉及的内容广泛。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委托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组织召开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学学术会议》于今年2月24日至3月3日在武汉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六十多个单位,共116名代表。出席会议的各有关单位向会议提供的科研报告、成果总结、动态资科等共七十余篇,在会上宣讲的有三十多篇。这些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环境污染生物防治技术中的生态学问题;污染物对农田生态系的影响及其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代谢规律的研究等。从这些学术报告的内容来看,研究的对象更加广泛,领域扩大了,从个体到群体、从静态到动态,在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委托环境化学所于四月中旬在杭州召关了全院环境科学情报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与《环境科学》第二届编委会同时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院属有关研究所、图书馆、出版社及院外兄弟单位的代表共八十人。 会议举行了学术报告,开展了经验交流,强调情报工作要为科学研究服务。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  相似文献   

11.
学术活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七九年十月廿五日至三十日在湖南韶山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科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环境保护部门共49个单位61名代表。大会收到学术报告50余篇。这些报告比较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刘静宜研究员、赵殿五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雷孝思等从事酸雨研究工作的六位专家,于今年五月十七日应重庆市环保局和环境科学学会的邀请,在我市举行酸雨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专家们介绍了我国西南地区酸雨形成的机理及其危害,分析了大气污染与形成酸雨的关系,酸雨在大气中的运动规律及其研究方法,燃煤结构对酸雨形成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重庆地区酸雨严重的情况,国外瑞典酸雨发展情况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科委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将于今年11月18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除学术报告外,将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个厂商展出他们先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召开了河流污染综合治理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iv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会议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环保局和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国际水污染与控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参与合办。共收到论文91篇。其中,国外的有32篇,国内为59篇。这些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于1988年5月3日举行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境科研监测所、市中区节煤办公室、市气象局、市情报所、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市卫生防疫站等23个单位的代表。会议共交流论文24篇,其中大会宣读10篇。这些论文主要从环境与医学、环境与农业、环境与工业,环境与气象等方面进行广泛的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环境科学会于1992年5月28日至29日在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举行了第五届学术年会。这次年会共征集论文105篇,不仅数量比历届年会多,而且学术水平也大有提高。论文作者既有一大批中青年环境科技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干部,又有从事环境科研、教学的老专家,出席本届年会的100多名论文作者和会员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各自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于今年3月17日至21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海洋湖沼环境污染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国务院环办、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水产总局以及高等院校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0年12月22日至26日在桂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环境科学委员会委员,各所代表及有关人员共60名。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苏同志主持了会议并致开幕词。李苏同志在开幕词中传达了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科研形势以后,对环境科学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作了说明;提出了中国科学院1981—1985年环境科学研究计划的初步意见;最后讲了1980年全院环境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和1981年重点科研课题的安排意见。到会委员和代表结合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讨论。认为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的成立是我院环境科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她的成立有利于承担国家综合性的课题,有利于基础学科和新技术的结合,有利于发展边缘学科,她的成立从组织上保  相似文献   

19.
’97辽宁省环境科技报告会于1997年10月14—15日在辽宁省营口市召开。会上,辽宁省环保局陈奇局长就当前我省环境保护几项重点工作和辽河治理等问题做了重要报告;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孔昌俊和省环境科学学会顾问刘卫邦分别做了题为“废水处理工程概论”和“絮凝剂的应用”的技术报告。出席这次报告会的有来自全省环保系统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计82人,其中有8个市环保局的局长和副局长。大家认真听取报告,积极探讨问题。参加报告会的同志认为,本次报告会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学术水平高,针对性强,普遍反映这次报告会的效果好,收获大,…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一次“降水污染和酸雨问题讨论会”于1981年12月23—2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由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联合召开的。国务院环办、科学院环委会,以及25个环保、气象、地质等单位共4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