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2,(11):46-47
谈到评选哈尔滨环保风范人物的初衷,既是活动的倡导者又是活动组织者的杨主任不无感慨。她组织开展的"环保风范人物"评选活动使公民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作为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她发现市民环保参与意识强而公民环保意识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市民对环保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很多方面都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愿意参与环保活动。可是很多人并未认识自己承担的环保责任与义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更多人意识到自己的公民环保责任  相似文献   

2.
豆豆 《绿叶》2005,(12)
“我没有多少值得写的,像梁从 诫先生、王灿发老师这样的人才是值 得好好宣传的,他们为中国的环境保 护做了很多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一 大堆,很不容易。他们的事迹可以写 成报告文学。”赵永新站在一个记者 的角度告诉记者。 “我觉得梁从诫先生和王灿发教 授是当之无愧的‘2005绿色中国年度 人物’,因为我和他们接触比较多,对 他们比较了解。田桂荣女士和梁丽明 局长我只是知道,没有采访过她们, 和她们也没有深入交流过,所以不能 妄下判断。”当记者请他评价一下其 他4位年度人物时,他这样说。 在采访过程中,赵永新给我留下 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实在,不骄傲 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赵永新说,实  相似文献   

3.
2005年,在全国首届“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活动”中,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女孩,也是入选十杰的唯一一个中学生,她就是年仅15岁的营口第十七中学学生潘娜威。潘娜威的入选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她的行动不止一次地感动营口,感动辽宁,曾入选辽宁省首届十大环保杰出人物。她的  相似文献   

4.
羽佳 《绿叶》2005,(10)
时尚的李勃正和朋友嬉笑着走在路上,突然弯腰捡起地上的一个烟头,朋友不解地看着她,她莞尔一笑:“做这些事已经习惯了。”在李勃眼里,“环保是普通人的事,只有很普通的人把一些小事当成一种习惯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这才是真正的环保!”李勃现在就读于西南电子科技大学,一年前加入当地一家比较著名的环保组织。然而,就是这一年时间,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环保组织的一些现状。她认为,有些人很早就关心环保,甚至做了很多大事,但是“他们是在刻意做环保,因为他们觉得做环保是一件比较高尚的事情”。李勃是从一个完全不关心环保的普通人做起来的。她…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2,(9):40-40
作为省级环保部门“一把手”荣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何发理是第—人。组委会称何发理是“守土有责、勇于创新,带领陕西环保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行列的公务员,是绿色发展的倡导者、探索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我觉得挺好!”这是记者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绝大多数接受采访的人都对“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环保工作者有很大鼓舞,也反映了环保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黄浩明这样说  相似文献   

7.
黎海华 《绿叶》2012,(6):33-35
采访手记葛玉修在"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就环境教育接受本刊采访时,他结合近二十年的绿色中国情缘和环境教育实践经历指出,环境教育要特别注重针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让学生从小具备环保观念、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未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环境教育工作应通过促进环境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将生态思想根植于人心。  相似文献   

8.
在“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网上推荐阶段,她的名字和事迹一屏一屏刷过。是谁能够获得网民们如此热情地支持?她就是国家一级播音员,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以“千里走滏阳”的壮举征服了众多网民的——孔媛媛。顽强的环保勇士2006年盛夏,为了挽救河北人的母亲河——  相似文献   

9.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称何发理是"守土有责、勇于创新,带领陕西环保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行列的公务员,是绿色发展的倡导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何发理,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他领导陕西环保系统与时俱进,通过扎实工作和不断创新,使陕西的环保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行列。全省主要污  相似文献   

10.
张春燕 《环境教育》2010,(12):26-28
卢为薇曾经在华盛顿世界银行工作,她经手的资金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可是金钱并没有让她多么的快乐,反倒是回国以后,和朋友范涛一起做了好多环保、公益的事情,才让她感觉"好充实、好有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六头牛 《绿色视野》2014,(11):34-39
如果一位母亲从不给孩子买超市里零食,也从不给孩子打针吃药,包括预防针,几乎不到外面餐厅吃饭,你会不会觉得她很另类、大胆甚至有点"变态"?张映辉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按照这套方式养育了两个已经分别11岁和13岁的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怎么坚持做到?这让很多人好奇,也让她身边出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过,和她站在一起的这些人追求的远不止给孩子吃什么,也不止是怎样养好孩子。  相似文献   

12.
<正>李相颖被孩子们的热情感动了!她看到自己在这堂课上播撒的环保的种子已经深埋在孩子们的心中,并注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天津,地铁,飞驰的6号线,一位身着蓝色T恤的女孩正埋头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资料和图片。她叫李相颖,是一名环保志愿者,正在赶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楚雄道的华夏小学,要为那里的孩子们上一堂环保教育课。这是她第9次以  相似文献   

13.
从家庭方面讲,关于环保知识人们又了解多少,观念上又重视多少呢?尤其是农村家庭。我采访了很多人,他们都觉得太忙,没有闲暇关心这些。谈到环保,人们表现的也很茫然,当然他们也知道沙尘暴、也知道水灾、台风和旱情,但成因就不得而知了。具体到人们的生活,什么节约水电、废物利用、垃圾的分类回收,农村人尤其是那些围着锅台转的主妇们,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我认为,环保教育不在于向家庭普及些什么,如何普及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纽带,是让环保走进家庭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让环保走进家庭,不能像布置语文作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中国电力报》记者赴芬兰考察期间,对该国环境保护情况的报道。其中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刊特予编载。———编者芬兰的国土有1/4在北极圈内,然而你会为6月的芬兰无处不有的绿色所陶醉。和芬兰的绿色一同让人感动的是芬兰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与自...  相似文献   

15.
环保处处是空白,稍微用心就有收获。看到"环保处处是空白",这让人感觉到悲伤,也让人看到了希望。或许,毛达给中国环保界的提示,将不局限在民间环保如何作为,而是对中国学术界如何"做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坚强的女孩--潘娜威,今年15岁。家住在一座依河傍海美丽小城--辽宁营口。虽然先天手脚残缺,但从不觉得自己是残疾人。八岁就开始悠悠地骑上自行车,还常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自己料理。在学校,学习和劳动从不让老师照顾。从小学三年级到现在,一直参与环保活动,成了一名环境小卫士,并获得了很多荣誉,电视台等新闻部门多次采访报道她的环保事迹,尤其是辽宁电视台以《‘环境之声’和它的朋友》、《环保女孩潘娜威》为题进行采访报道,从此,潘娜威通过电台和电视荧屏走进了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7.
莫桐 《绿叶》2005,(10)
王君婧只有11岁,还是个孩子,但是她的环保生涯已经持续了7年。那是一次让王君婧毕生难忘的经历,也是她环保生涯的开始。4岁的时候,她在家里帮忙打扫卫生,把爸爸积攒的一箱旧电池“哐”地扔进了簸箕。爸爸看到后马上纠正了她的做法,并告诉她废旧电池是有毒的。这是第一次,王君婧对旧电池有了了解。巧合的是,第二天在幼儿园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君婧看见泥水里躺着4节电池,于是就伸手去捡,爸爸出言阻止她:“干吗?那么脏!”“您不是说废旧电池有毒吗?为什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君婧很疑惑,爸爸却被深深地触动了,从此以后成了女儿环保思想和行动的…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16,(7)
正2016年7月8日,"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在京揭晓。环境保护部及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军环保绿化委员会等主办部委的领导出席颁授活动。在颁授现场,人们期待已久的新一届"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逐一揭晓,十位来自环保NGO、学术理论界、文化艺术界、传媒界的优秀环保人物,以坚守绿色理想的精神、感人至深的行动,在评选中赢得了广大网民、评委的  相似文献   

19.
丽丽 《绿叶》2005,(12)
11月29日,田桂荣到达北京,准 备参加30日晚上的“2005中国环境文 化节开幕式暨绿色中国颁奖典礼”, 她刚刚以最高票当选了“2005绿色中 国年度人物”。 田桂荣略带兴奋地告诉记者,这 次她到北京,不仅仅是领奖,还获邀 参加12月3日的第九届“绿色中国” 论坛。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绿色中国” 论坛,所以她这次会在北京呆五天。 这个时候,田桂荣的手机响了, 我听见她用河南话和对方说了一会 儿,挂断电话后,田桂荣告诉记者,村 里有个人不按规划盖房子,还跟村干 部们说是田桂荣让他盖的,村干部们 没有办法,让她这个村长回去解决一 下。田桂荣和陪同她前来的新乡市环 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一~田桂荣的儿 子商量后决定,田桂荣30日晚上参加 完颁奖典礼马上乘火车赶回河南,把  相似文献   

20.
李冰冰的演艺事业可谓一帆风顺。尽管演艺活动常常让她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当听说是关于环保的访谈后,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见到她健康、阳光,清新可人的形象,立刻联想起她曾录制的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花园》。这首歌曲风阳光、清醇,将蓝天、星光、高山等自然元素融入歌曲当中,给都市人一种久违了的清新感觉。记者:我听过您演唱的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