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待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是目前环境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对生物群的毒理效应、环境污染源、环境分析、环境行为、食物链传播、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污染传输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对目前和将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是目前环境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对生物群的毒理效应、环境污染源、环境分析、环境行为、食物链传播、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污染传输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对目前和将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论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监测现状,包括检测方法、标准值以及污染现状等,内容涉及空气、水、沉积物、土壤和生物等介质。提出了中国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主动采样技术在中国大气POPs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查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中国大气环境介质的存在水平,该研究首次采用主动采样技术,在中国境内大尺度范围内进行了环境大气中POPs的监测工作.利用主动采样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采集数百立方米的大气样品.分别利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固相)中的POPs,同时使用聚氨酯泡沫(PUF)吸附气态的POPs.该采样技术还便于样品的运输和保存.研究表明,大气主动采样技术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区域大气POPs的监测工作并填补了我国在POPs履约监测中专用仪器设备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环境中“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逐渐受到环境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这类物质包括溴代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多氯萘、多氯代正构烷烃和药物以及个人护理用品等,综述了目前对这类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是开展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介绍了履约成效评估POPs监测的要求,综述了我国POPs监测能力建设和履约成效评估全球POPs监测进展。我国自2007年起开展了环境空气、水体和母乳中POPs的监测,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可为评估我国POPs污染水平和环境与健康风险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还介绍了国外POPs监测动态,提出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环境和人体中POPs长效监测机制并开展持续性监测不仅是履约的需求,也可为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以土壤及场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对象,较为系统地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污染土壤及场地的生物修复技术发展与应用,并结合当前土壤及场地污染的新特点,提出了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Cr(Ⅵ)测定中不同显色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对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的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及痕量富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综述了我国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和痕量富集技术,介绍了吹扫-捕集法、固相微萃取技术、固相萃取技术、半渗透膜采样技术与分析仪器联用在有机污染物测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境污染物的分类与危害,基于目前国内外不同类型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包括离子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在内的化学传感器选择性强、成本低廉、可检测痕量污染物的优势,以及便携式检测设备节省时间、避免样品采集、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并提出了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真空密封包装保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样吸附材料,优化试验条件后,通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现场监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真空密封保存8 d内多环芳烃的空白值与15 d内二噁英的空白值均符合标准要求;在烟气温度135 ℃~225 ℃条件下采集固定污染源烟气时,宜将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温度控制在25 ℃以内,该条件下,不同容量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及不同水温对气相吸附柱温度影响较小,对二噁英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 Triolein 半渗透膜采样技术 ( Triolein SPMD)采集了淮河信阳、淮南断面水样 ,测定了采样器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在 SPMD酯中高浓度富集 ,使其定性和定量更加容易和准确。根据SPMD酯 水分配平衡理论 ,进一步估算得到目标污染物在水中的平均浓度。本研究证明 Triolein SPMD技术可用于水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污染物的采集和定量分析 ,可在我国的优先污染物监测、控制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某一乡镇的城区及三个乡村气溶胶有机污染物研究 ,发现烷烃类有机物高分子部分具有明显分不开的鼓包 ,污染较为显著 ;所有样品均含有多种多环芳烃 (PAHs) ,化合物种类比广州多 4~ 8种 ,并均含有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标志化合物烷基苯 (M Z91 ,92 )和塑料增塑剂等来源的邻苯二甲酸酯类 (M Z1 49)。表明该镇各区域均已明显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企业废气排放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借鉴国内外典型烟气采样装置 ,设计出多级串联采样装置。它将多种过滤、吸附材料联合使用 ,具有一次采集有机污染物种类全 ,数量多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实际采集鞍钢焦炉烟气样品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丰水期沱江水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丰水期沱江水系德阳至泸州水样,分析6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主要检出双酚A、壬基酚,双酚A的平均浓度为3.93~198 ng/L,与国内外河流浓度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壬基酚平均浓度为5.23~150 ng/L,与国外河流水平相当,但低于目前已有报道的国内河流。沱江水系中双酚A、壬基酚的分布整体均呈现出北高南低,上游高于中游、下游,干流低于支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典型新兴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等典型新兴环境污染物的主要类型、环境浓度、分析方法、来源与归趋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内分泌干扰物、药物及个人护理品在世界各地的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检出,表明了污水处理技术的不完善性,亟需研究并应用更全面的污水处理技术,以从源头上阻断新兴环境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分析居延海(东)水环境容量及变化趋势,为居延海(东)的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根据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居延海(东)2018-2020年不同水质目标下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的最大容量。结果表明:居延海(东)水质常年保持在Ⅳ~Ⅴ类之间;在Ⅱ类水质目标下,4项水质指标容量均超载,特别是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严重超载;Ⅲ类水质目标下,化学需氧量和总氮超载,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有部分剩余容量;化学需氧量的现状水质容量已超过Ⅳ类水质目标的容量,是居延海(东)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8.
将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EAPTES)作为共聚前体,采用在毛细管内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得到氨基功能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将其作为针式固相微萃取(SPME)介质,建立了现场分离富集环境水中As(V)的SPME方法,优化了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富集As(V)的实验条件,并研究了整体柱对As(V)的吸附/洗脱性能和富集能力,实现了环境水样中As(V)的高效、快速、高选择性检测。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conducted a combined adsorption-sequential extractionanalysis (CASA), by which five phases (i.e., exchangeable, carbonate, Mn-Oxide, organic, and Fe-Oxide phases) of adsorbed heavy metal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emperature effects on singl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s of Zn(II) and Cu(II) ontonatural clays. In the case of single adsorption of Zn, the exchangeable phase adsorption decreased from 65 to 40%, but thecarbonate phase adsorption increased from 30 to 40%,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from 15 to 55 °C. However, in itscompetitive adsorption with Cu, Zn was mostly present in the exchangeable phase (over 90%), and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he exchangeable phase adsorption decreased only 10%. In the case of Cu, over 50% among the total amount of adsorption was present in the carbonate phase in both cases ofsingl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s. The carbonate phaseadsorption of Cu increased from 56 to 61% and from 60 to 66% in singl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s, respectively, with atemperature increas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Zn,the major mechanism of retention in natural clay soils might beexchangeable phase adsorption,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competitive adsorption with Cu. However, in the case of Cu, the major mechanism might be carbonate phase adsorption, which is known to be a more immobile phase than exchangeable phase adsorption. It seems that the adsorption of Zn and Cu onto natural clays is an endothermic reaction, which represents that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s and capacities increase with a temperature increase, with the exception of exchangeablephase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