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高等级公路路侧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安全状态具有随机、模糊和不确定的特点.全面考察影响道路路侧安全性的各种因素,从道路线形、路侧危险物、路侧防护技术和路侧景观4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量化计算.由此,综合专家打分法和信息熵赋权法,并与物元可拓理论相结合,建立了适应于山区高等级公路路侧安全的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同时给出了与其相应的规范化算法及流程.最后通过对湖南西部某运营期山区公路的路侧安全评价表明,该方法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2.
公路路侧安全等级评价与分级路侧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降低路侧事故率,提高路侧安全设计水平,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提出了路侧危险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4级路侧安全等级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路侧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客观描述,进而提出了不同危险级别情况下应设置的防护设施.本研究对部分案例进行简要剖析,为工程技术人员和决策者识别公路安全整治的备选路段、确定安全改善项目实施的优先级、合理设置公路安全防护设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集对分析在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危险等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反映山区农村公路危险性的实际情况,筛选影响交通安全的相关因素,建立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危险等级评价体系。基于集对分析(SPA)方法,引入能够体现系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同异反联系度(IDC)的计算公式,并建立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危险等级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SPAM)。模型从3个层次阐明评价过程中SPA的具体意义,并将多指标表示成一个能从总体上衡量道路危险性的n元联系数。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定量计算山区农村公路危险程度。承德某山区农村公路的模型应用实例表明:SPAM模型充分利用研究问题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信息,将辩证认识与定量描述有机结合起来,是山区农村公路复杂系统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区2010年全年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统计及原因分析,试图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上找出在"人,车,路,环境"系统中,如何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以此降低和预防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发生。为下一步我自治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找出工作的重点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含硫气田一旦发生事故,及时疏散是确保周边居民安全的最好方法[1],我国高含硫气田主要位于山区,天然气含硫量高,毒性大,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居民文化程度不高,疏散难度大,企业修筑的道路其疏散能力缺乏评估依据,本文分析了相关标准及我国井场现场情况[2],采用疏散时间综合判别法来分析评估疏散能力,并结合某高含硫井场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得出该井场周边应急疏散道路是否符合疏散要求。本文最终总结并给出该方法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云南山区公路严峻的交通形势,及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事故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从人、车、路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云南山区事故多发路段安全对策措施。分析表明,在云南山区,路况、人员安全素质、车辆性能、安全管理均处于较低水平,是重大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系统功能最强,应使系统各要素相互匹配,以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双车道公路事故预测模型研究中数据采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事故预测模型的研究可为公路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安全设计工具。该研究需要大量基础数据的支撑,数据采集量的大小、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水平直接决定研究成果的优劣。笔者在双车道公路事故预测模型研究过程中,对我国双车道公路安全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基于现有条件下比较理想的数据采集对象,总结了数据采集的方法及其不足之处。具体包括数据采集的范围,样本量的需求,事故数据、交通组成数据、路侧、接入口和路线数据采集的方法、数据处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重庆发生的一起电梯对重侧双向剪切挤压安全事故。电梯很多剪切挤压安全事故发生在电梯厅轿门侧,这类事故大家比较重视也比较熟悉,但对于对重侧的安全事故,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防范意识也不强,其实对重侧照样可能发生剪切挤压安全事故。本文通过一起特殊的对重侧安全事故的分析,说明了对重侧存在的一些安全风险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剖析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致因,在利用最优尺度分析法诊断交通事故形态致因共线性的基础上,筛选关键影响因素,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t交通事故致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并选择100个交通事故样本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该模型相对误差仅为4.0%,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致因。研究结果表明:路侧及中央隔离设施、照明是事故的保护性因子,可有效降低事故率;路侧行道树设置不合理或未及时修剪,使车辆不能有效识别道路信息,是正面碰撞的重要影响因素;机非混合道是事故的危险因子,增大了侧面碰撞事故发生概率。研究结果可为交通隐患精准识别、交通事故主动预防以及交通设施科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886起危险品罐式车辆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掌握危险品罐式车辆道路运输事故特征及规律,统计分析了886起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形态、道路等级、路段特征及事故原因等.结果表明:38.1%的危险品罐车运输事故发生在华东地区,其中11.6%发生在浙江省;82.8%的事故由交通事故引发,其中车辆单独事故占44.1%,车辆碰撞事故占38.7%;9.1%的事故由罐体及附件泄漏和阀门失效引起;就事故形态而言,约23.6%的事故为单方翻车,其次是冲出路外(14.3%)和两车追尾(12.0%);60%的事故发生在高等级公路上,20%发生于城市道路;67%的事故因人员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长大下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控制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本文分析了道路下坡坡度对交通安全事故的影响程度;基于我国交通安全事故形势,建议了以道路坡度和路线长度为控制指标的长大下坡分级标准;分析统计了建设中的德上山区高速长大下坡数量,建议了德上高速长大下坡交通安全设施设置。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评估山区公路环境下交通安全设施组合的效用,设计“直线+长大坡道、急转弯、弯坡道组合”3种经典山区公路场景下交通安全设施组合驾驶模拟试验,通过分析驾驶员在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下的驾驶特性,将熵权法和物元可拓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效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交通安全设施组合效用的熵权物元多级可拓评价模型。评估山区公路环境下不同设施组合场景效用,得出安全设施组合的效用等级,并以此提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改进策略。结果表明:在直线+长大坡道场景下,相较于减速标线,道路标志的设置更有利于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和提升驾驶员的警惕性;在急转弯场景下,设置道路防护类设施,如护栏等,对驾驶安全性的提升最大;在弯坡道组合场景下,采取交通标志标线与护栏设施组合的设置方式,可以使驾驶员快速判断前方道路路况,从而促使其采取安全的驾驶行为,保证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内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道路交通事故是我国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类型,它的发生与驾驶员、车辆、道路和行驶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了针对我国交通特点的道路安全对策,期望对预防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矿山道路运输车辆事故统计为例,分别从人、车、路、管理及环境等到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矿山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主要规律特点,提出了降低和预防矿山运输车辆事故的发生,确保矿山运输车辆安全营运的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选择具体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分析了该站的危险特性、危险产生的途径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采用蒸气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模型,对该站一个50m3储罐发生泄漏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进行预测,得出火灾爆炸后的安全距离为大于211.0m。在储配站不能满足此安全距离的基础之上,从防止产生爆炸性气体环境、消除点火源和抑制事故扩大三方面来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及事故造成的损失。其中,站址选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周围空旷的地区,罐上设置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及可燃气体报警器可防止产生爆炸性气体环境;罐及管道设静电接地,法兰用铜线跨接,站内设警示标志可消除点火源;生产区与辅助区间设置隔离墙,罐区周围设置砖混围堤,罐上设安全阀可抑制火灾爆炸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16.
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比谈预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笔者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近十年来在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统计数据 ,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及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 ,分析得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与人、车辆、道路、环境信息及管理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其中人 (尤其是驾驶员 )作为交通行为的主体 ,是道路交通事故诱因中一个关键性因素。由此 ,作者提出了要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必须将人、车、路、环境信息和管理等诸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思考 ,且在未来的道路交通发展中应引入交通稳静化理念 ,以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与高效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内在原因,运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的控制变量划分为两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详细分析这两个方面可能发生突变的原因,通过分析结果建立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尖点突变模型。通过实例应用研究表明,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从稳定区过渡到潜在突变区域,并越过分歧点集时,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进而发生事故。该尖点突变模型能够用来阐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的突变机理,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本质预测和控制提供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具有道路情况复杂、半封闭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毁、交通堵塞等严重后果。对一种新型的风险分析方法——领结图分析法进行了介绍,在对公路隧道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成因分析基础上,通过一个隧道事故风险分析的实例,将隧道火灾事故原因、事故结果以及事故演化历程中的安全防控因子,以领结图的形式刻画出事故情景。方法简单实用,提出可视化安全结构图表,有利于提高隧道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平面交叉路口是车辆、行人的汇聚点和离散点,因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严重,既容易造成交通阻塞,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对于道路客运企业来说,必须将防范平面交叉路口行车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平面交叉路口行车事故的原因和防范对策做分析探讨。原因分析一是交叉路口造型多样。平面交叉路口的设计大多因地制宜,有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环形路口、环形路多支岔路口、高等级公路匝道路口等多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山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交通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针对山区道路的特点及安全隐患,以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辨识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建立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考虑到山区道路系统中的诸多不确定问题,引入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基于多因素耦合的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5个工程实例中,确定其脆弱性程度及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能为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