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混凝沉淀—Fenton氧化法对酸性红4-BE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讨论了影响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再在外加磁场条件下,对混凝沉淀后的废水进一步处理。结果表明混凝沉淀—Fenton氧化法对红4-BE初始质量浓度为400mg/L、COD为346mg/L、色度为2200倍的4-BE染料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5%,脱色率达到99.3%;外加磁场协助时,废水的处理时间缩短,反应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用混凝沉淀-Fenton-NaClO氧化联合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利用单因素变量法得出:混凝实验在PFS投加量为1.2g/L、pH=6、搅拌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进行,COD、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6.60%、15.62%和56.52%;混凝出水在初始pH为4、H2O2投加量为80mmol/L、n(H2O2)∶n(F2+)比为1∶1、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进行Fenton氧化,COD、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38%、21.43%和95.24%;Fenton氧化出水在pH为6、NaClO投加量为60mmol/L、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进行NaClO氧化,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3.42%和99.57%;联合工艺COD、氨氮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6.68%、99.69%和98.04%,出水浓度分别为63mg/L、0.47mg/L和18倍,均可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COD、色度和浊度无法达标的问题,实验研究了异相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和混凝沉淀法以及二者联合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分别探讨了H2O2、FeOOH投加量、初始pH,混凝剂投加量及种类对COD去除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运行条件,采用GC-MS分析了联合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异相Fenton试剂催化氧化静态实验研究表明,当H2O2(10%)投加量为2 mL/300 mL,FeOOH投加量为3 g/L,初始pH为4~6之间,处理效果最佳;混凝沉淀实验中最佳的混凝剂为聚丙烯酰胺阳离子,最佳投加量为8 mg/L。异相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混凝沉淀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出水COD基本在90 mg/L左右,浊度为0.8NTU左右,色度为40度以下,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GB8978-1996)。GC-MS分析显示,联合工艺能有效减少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并将废水中长链大分子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分解为短链的小分子化合物,构成联合工艺出水COD的主要是小分子有机物,尤其是卤代烷烃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与聚合氯化铝(PAC)制备MFPAC磁性混凝剂,利用混凝沉淀-矿化垃圾吸附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用单因素变量法确定实验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MFPAC磁性混凝剂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优于单独投加混凝剂PAC,在纳米四氧化三铁与PAC的质量比为1∶3、MFPAC的投加量为1.5 g·L~(-1)、搅拌条件为转速为300 r·min-1下搅拌60 s、溶液pH值为7.5(垃圾渗滤液原水的pH值)、絮凝时间为30 min的最佳运行条件下,COD由5 810 mg·L~(-1)降低到2 173 mg·L~(-1),色度由1 658倍降低到556倍,其COD去除率为62.6%,色度去除率为66.5%;利用矿化垃圾作为吸附剂处理MFPAC混凝处理后的出水,在矿化垃圾粒径小于2 mm、焙烧温度为700℃、吸附剂投加量为40 mg·L~(-1)、pH值为9的最佳条件下,经过12 h的处理,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6.7%和68.4%,最终出水的COD和氨氮的浓度分别为941 mg·L~(-1)和343 mg·L~(-1);最终,MFPAC混凝沉淀-矿化垃圾吸附工艺对垃圾渗滤液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8%、78.5%和74.3%。  相似文献   

5.
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化法处理染料母液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强酸性染料生产母液废水。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该强酸性母液废水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在铁炭处理单元,当铁炭比为2.5∶1,曝气量为90 L/h,HRT=80 min时,单级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7.2%和48.7%,BOD5/COD升高至0.30;Fenton氧化处理单元,当30%H2O2投加量为3 mL/L,pH=3.5,HRT=80 min时,单级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3.6%和77.4%,BOD5/COD升高至0.48。再经过混凝沉淀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废水的色度和COD总去除率可分别高于99.8%和99.2%。  相似文献   

6.
魏臻  胡勇有  方平 《环境工程学报》2012,6(7):2123-2128
采用水解-生物陶粒移动床(BCMB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南方低浓度、低碳高氨氮生活污水(COD 110~140 mg/L、C/N 4~5),开展中试研究。结果表明,BCMBBR 20 d成功挂膜,快速启动;在水温25~29℃,HRT 8 h,气水比5∶1,混合液回流比150%,无混凝沉淀下运行,COD、SS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均在81%以上,TN平均去除率大于47%,而TP去除率较低;后接PAC+PAM强化混凝沉淀后运行,有效提高了TP去除率,出水TP在0.5 mg/L以下,稳定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曝气强度不同相应BCMBBR中的微生物相(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可根据微生物相来指导曝气强度的调节,实现BCMBBR的高效运行。该组合工艺处理废水运行的直接成本为0.24元/m3,是一种适合南方低浓度、低碳高氨氮生活污水的经济高效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混凝法深度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按照烧杯实验方法,重点考察了pH值、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等因素对生化处理后废纸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C作为混凝剂,PAM作为助凝剂联合处理该废水时,能够取得较好的去浊率、SS、色度和COD去除率。混凝沉淀最佳运行条件为:废水pH为6.5,含铝量10%的PAC和2 g/L的PAM投加量分别为1 mL/L、0.5 mL/L,浊度从35 NTU降低到1 NTU,去除率达97.1%,SS从30 mg/L降低到7 mg/L,去除率达76.7%,色度从64倍降低到18倍,去除率达71.9%,COD从95 mg/L降低到44.8 mg/L,去除率可达52.8%,取得了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国家造纸废水新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8.
混凝沉淀-SBR-活性炭过滤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SBR-活性炭过滤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确定混凝、SBR和活性炭过滤的最隹参数.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500mg/L、氨氮在900mg/L的条件下,经该系统处理后,出水COD均在300mg/L以下,氨氮在2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9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98%以上,达到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去氨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凝-热处理联合磷酸铵镁沉淀法(MAP)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热处理可降低废水的COD和色度,实现固液快速分离,有效降低混凝污泥含水率;MAP法可有效降低混凝-热处理后废水的氨氮含量,药剂摩尔比和反应体系pH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当投加15 m L·L~(-1)的40%(体积分数)混凝剂NS-1、在70℃下热处理5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3.65%,色度去除率达到99.97%,而混凝污泥含水率可降到56.62%;向混凝-热处理后废水中投加硫酸镁和磷酸氢二钠,当药剂摩尔比为1.1:0.9:1(Mg:P:N)、体系pH为9.5、在20℃反应3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氨氮去除率可达96.27%,剩余总磷低于12 mg·L~(-1)。  相似文献   

10.
评价了大塘污水处理厂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工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特性,分析处理过程中COD、色度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工艺出水COD浓度最优水平值(TPSs-3.84%)为18.7 mg/L,中间水平浓度(TPSs-50%)为45 mg/L,COD浓度保证值(TPSs-95%)为62.7 mg/L,优于排放标准;工艺出水色度最优水平值(TPSs-3.84%)为10倍,中间水平浓度(TPSs-50%)为40倍,出水保证值(TPSs-95%)为45倍。其中,臭氧氧化在印染废水出水COD和色度的深度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出水COD达标保障率由原来的91%提高到100%、出水色度的达标保障率由0%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