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向东  白希尧 《环境保护》1996,(7):39-40,4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W型集尘极板。它应用在电收尘器中可以使粉尘粒子的速度成为粉尘收集的动力。大幅度提高粉尘粒子的驱是速度,提高电收尘器的收尘效率,减少电收尘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电收尘器的造价。  相似文献   

2.
横向极板电收尘器粒子驱进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永平  周永安 《环境工程》1990,8(1):26-28,25
本文研究了横向极板电收尘器中粒子驱进速度与收尘极板上平均电晕功率密度、极板间距、平均电场风速、收尘极面积间的关系,为横向极板电收尘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V型极板收集高比电阻粉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杰  刘林茂 《环境科学》1995,16(6):33-35
改变电除尘器的收生极板形状,采用顶角45°-90°的V型收尘极板横向放置。结果表明,可有效地将荷电粉尘粒子和空间自由离子分开,减小粉尘层电流密度,可收集比电阻力1011—1013Ω·cm的高比电阻粉尘,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给出了清洁极板,附不同比电阻。以及V型极板的顶角在45°-90°间发生变化时极板的电流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郝文阁  侯亚平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0):2059-2063
为了全面揭示电除尘器粉尘非稳态收集过程,建立完整的非稳态静电收尘理论,根据静电学基本原理,研究了极板粉尘层电荷导人、积累、释放的过程,推导出随粉尘层厚度增长而改变的动态收尘电场强度计算公式,进而得到荷电粒子动态驱进速度公式,最终形成静电除尘非稳态收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静电收尘过程中,粒子驱进速度与粉尘比电阻、工作电压、粉尘层厚度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粉尘比电阻的升高,收尘效率下降,当供电电压为最佳工作电压时收尘效率最高.针对不同比电阻粉尘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吻合.非稳态静电收尘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实际静电收尘过程中与传统静电收尘理论相矛盾的地方,为静电除尘器的设计及其运行参数的选取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国家排放标准,提出了电除尘器高浓度区粉尘强制收集技术.通过建立电场粉尘传输数学模型和对实测断面粉尘浓度分布曲线进行回归,分别得到了理论和实际电场粉尘浓度分布公式.结果表明,电场中粉尘浓度分布与断面位置有关.电场中每个断面上从电晕线到收尘极板质量浓度逐渐提高,极板附近存在高质量浓度粉尘区.在极板末端收尘板两侧加装等速吸风口,将极板附近的粉尘气流加以强制收集并采用袋式除尘器进行净化或循环至入口进行二级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降低极板振打引起的粉尘飞扬造成的粉尘流失.利用流函数对吸风口流场分析并根据实测的断面粉尘浓度分布可得到吸风口宽度与收尘效率的数值关系.粉尘强制收集技术是电除尘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创新.采用该项技术既可以对运行中的电除尘器加以改造,又可以在电除尘器的设计中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6.
收尘极板背风面涡流对横向电除尘器粒子收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邬长福 《环境工程》2002,20(4):39-41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收尘极板的尺寸对极板背风面涡流区大小的影响以及收尘极板背风面涡流对粒子收集的影响 ,结果表明 :收尘极板背风面涡流对荷电粒子的收集具有很大的影响 ,扩大该区的涡流量将有助于提高横向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静电除尘器极板防腐性能、增加极板的抗污性能和提高极板清灰效果,用导电防腐涂料涂敷电除尘器极板.提出了涂层比电阻特性数学模型并用实验加以验证.推导了极板沉积粉尘层积累电荷量公式,表明电荷量多少与粉尘层放电时间常数成正比.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涂加涂层后,极板上低比电阻粉尘层放电时间常数增大,粉尘层积累电荷量增多,粉尘层与极板问静电附着力增大,有效减弱了粉尘的二次飞扬现象;通过降低涂层的比电阻和涂层厚度,使中高比电阻粉尘层的积累电荷量增加不大.实验测试了涂层对不同比电阻粉尘收尘效率的影响及涂层对极板粉尘剥离率的改善.实验结果显示,涂加涂层后,低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有显著提高,中高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变化不大;极板粉尘剥离率较不加涂层时有很大提高.极板涂敷技术有效延长了极板的使用寿命,在保证除尘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极板的清灰效果,是电除尘领域中的一项创新.  相似文献   

8.
V型极板抑制高比电阻粉尘反电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异极距为150mm的V型收尘极板的电流密度分布和抑制高比电阻粉尘反电晕的机进行了分析。采用模拟寺层验证了其抑制反电晕的效果。确定了V型收尘极板的张角到80-90°为宜。极板边缘向放电电极面曲率半径γ和异极距α应满足关系式γ≥α/25。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场、流场理论,把曲形双C型集尘极板排列改成迎气流方向,能成数倍提高粉尘速度,使电收尘和旋风离心收尘机理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粉尘的驱进速度(110cm/s以上),成数倍减少电除尘器(EP)的体积和重量;成数倍降低EP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1前言电收尘器是现代收尘器中具有高效率 ,高可靠性的收尘设备。它在减少工业粉尘对环境污染方面所起的作用 ,日益引起人们的观注。在黑色和有色冶金、化工等工业部门相继采用了电收尘器。随着电收尘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其结构、性能和控制方式等也日趋完善。但对粒径微细的粉尘以及高比电阻的粉尘 ,用常规的电收尘器进行治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细微粉尘在电场中荷电后虽然通过静电吸咐可以略微增粗粒度 ,但由于荷电量的不足和极距的限制 ,其增粗比例有限 ,库仑力较小 ,收集困难而比电阻较高的粉尘 ,在极板电荷难以释放 ,造成反电晕现象…  相似文献   

11.
大风速电收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流体力学、电动力学和静电学有机综合应用于电收尘器(EP)研究和设计上,是对现在电收尘器机理的一次变革。根据电场、流场理论,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新型高效Ω-2C型集尘极板,仅一层Ω-2C型集尘极板的收尘效率就可达到80%左右。把Ω-2C型集尘极板改成迎风排列,此时烟气风速成为收集烟尘的动力,而不是破坏力,大幅度提高烟尘趋进速度,大大减小EP体积、重量,成倍降低EP的造价,有利捕集粉尘,降低因振打引起的二次飞扬。  相似文献   

12.
膜电除尘器-静电除尘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电除尘器是将炭纤维或硅纤维编织膜作为集尘极的新式电除尘器,它克服了传统电除尘器存在的一些缺点,进一步提高了除尘效率,降低了电除尘器的造价,同时能去除粉尘中的酸性盐.介绍了膜电除尘器的结构、特点及除尘性能,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根据粉尘层反电晕现象分析,提出在接地收尘极板上布置芒刺反电晕放电极的双极电晕静电除尘器,这种双极电晕静电除尘器能避免粉尘层的反电晕。在平均场强约3.4kV/cm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得电场内正、负离子风的核心区风速约2m/s。实验表明,离子风对收集微细粉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平均场强为3.4kV/cm、气流速度在0.5~2.0m/s的范围内,对质量中位径为0.159μm、比电阻为2.4×1014Ω.cm的硅微粉的电除尘效率测定结果表明,双极荷电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高于单极荷电静电除尘器。观察发现,由于接地芒刺的存在,即使对于比电阻高达2.4×1014Ω.cm的硅微粉,沉积在双极荷电静电除尘器收尘极板上的粉饼没有出现反电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电场对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实现颗粒物超低排放要求,本试验采用喷雾与电场分区设计,搭建了预混喷雾湿式电除尘试验装置,以增强颗粒与液滴之间的凝聚作用,试验探究了电场电压、极板间距、电场风速、喷雾压力及入口浓度等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尘效率随着电场电压增加,除尘效率提升,增幅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稳;减小极板间距或电场风速,能够提高除尘效率,但降低了处理风量;随着喷雾压力增大,除尘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当压力值为6MPa时,除尘效果最佳;粉尘入口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程度较低,对于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去除效率最高达98.5%.综上,预混喷雾湿式电除尘效果相比单一喷雾或静电除尘具有显著的增强,对于颗粒物超低排放装置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韩志强  张鹏  张阳 《环境工程》2012,30(5):55-57,81
日照钢铁3号、4号铸铁机除尘系统改造,系统设计风量为500 000 m3/h。本除尘系统采用了移动除尘罩车等关键设备强化收尘效果,以实现既能在不妨碍生产的条件下改善工作环境,又能方便铸铁机铁水溜槽的清理和更换,从而提高铸铁机的工作效率的目的。移动收尘罩车等关键设备的使用,大大改善了铸铁机平台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焦炉炉头烟扩散过程的分析研究,提出栅网状抽吸面以及侧吸式抽吸结构的炉头烟集尘罩结构,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栅网结构的抽吸形式增加了有效抽吸面积,优化了抽吸风量分布,解决了传统集尘罩有效抽吸截面小及风量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集尘罩前端的侧吸式抽吸结构,对沿顶板向两侧扩散烟气形成一种侧吸的效果,解决了炉头烟在冲击导烟板后向两侧排放的问题;优化后集尘罩结构,在风机风量降低30%时,依然能够对焦炉炉头烟实现有效治理,提高了集尘设备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纤维干燥尾气中的飞灰含有大量的木质纤维、砂光粉和其他粉尘。从形状来看,木质纤维属细长颗粒,和研究较为成熟的球形颗粒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多差异。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已对细长颗粒在多相流中的悬浮、沉降及流化方面开展了大量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木质纤维的运动特征、推导出其在换热器表面的碰撞沉积模型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