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吴飞飞 《环境导报》2003,(14):34-34
许多幼儿园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少幼儿园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遗漏的问题。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幼儿的环境教育,忽视教育者自身的环保素质镜头:平时,某老师总是叮嘱孩子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水,但自身却缺乏环境意识,生活中没有及时关好水龙头。试想,孩子们听到了哗啦啦的水流声,他们会怎么想?二、某些游戏活动对环境教育存在负面影响镜头:在游戏中,教师穿插了这样一段游戏情节:“不好,小动物们,大灰狼来了,怎么办?”“打死他!”于是孩子们有的用“枪”、有的用“刀”、有的用“棍子”兴奋地…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日渐成为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从娃娃抓起,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更美”的企盼内化为孩子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与习惯,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道德体验教育的主旋律。环境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教育者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有创新的工作思路,还需受教育者有勤于参与环境实践活动的机会与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境教育点燃孩子的心灵,唤起孩子保护环境的行为,达到养成自觉维护环境的习惯。 任何教育活动若停留在理想化说教,只能是隔靴搔痒。只有将教育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放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孩子身上蕴藏的潜能,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顾一华 《环境导报》2003,(16):31-31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环境的教育作用显示出它越来越独特的魅力。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幼儿最喜爱游戏,他们与游戏环境最容易沟通和协调,因此,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充分挖掘游戏环境的教育价值,可以使幼儿的身心素质得以迅速发展。师生共同努力托起一片蓝天,开启幼儿的心灵之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引发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走进我们的活动室,你会发现房间里的挂饰是孩子们自己动手用绉纸、可乐…  相似文献   

4.
陆春燕 《环境导报》2003,(14):16-16
“生活即教育”作为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主体,强调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并通过教育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有感于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逐步萌发环境意识。江阴山观中心幼儿园地处蟠龙山麓,园后是树木葱茏的蟠龙山,园内到处是绿地,花草树木品种繁多。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与孩子一起进行环境卫生管理,把“捡垃圾”、“清洗自己的玩具”、“擦洗桌椅”作为幼儿常规性活动,组织大、中、小班幼儿在班内、园内争做“环境小卫士”,开展自我劳动服务活动。每天晨间劳动,…  相似文献   

5.
把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用“美”去吸引孩子们,以美育人,以美怡情,引导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赏心悦目地接受环境教育,达到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一、在感受自然美中,增强孩子的生态意识自然美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美。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真正地看到田野、树林和河流,到过那些无名的、偏僻的角落,因为正是这些东西的独特的美构成了我们祖国的美。”大自然以其不息运动给人类以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它被视为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品质,它的实质表现为自觉地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胜利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并积极地促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孩子的心灵就是没有污点的明镜,能映出周围社会的一切。环境和社会风气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和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我们应当从儿童年龄很小的时候起,不断地、悉心地去培养,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儿心中萌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起点,这里有家庭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关系,有劳动的志趣,有理想的追求,有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总之,家庭是激发幼儿爱国主义情感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谈晓群 《环境导报》2003,(14):35-35
游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沙池建构游戏中可根据当前存在的环境恶化情况,精心挑选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身边生存的环境。以沙池建构的游戏内容为载体,关注环境碧波荡漾,关于水资源春游后,我让孩子们在沙池中表现太湖的美景,有孩子问:“老师,漂在太湖水面上的绿色东西是什么呀?”我告诉孩子:“那是蓝藻。”“蓝藻又是什么呢?我还闻到水中有味道呢。”孩子睁着天真的眼睛问。我知道这是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我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解释:蓝藻是一种隐花植物,它能污染我们的水源,使水发黑发臭,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目前,环境教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展起来,尤其是"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成为共识,各国对青少年认识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教育都有不少的"高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屿国家新西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森林资源丰富,地表景观富变化。新西兰为了帮助孩子们(尤其是城市孩子)学会不使用化肥种植花卉和蔬菜,减少化肥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小学特别设置了有机园艺种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转变环境道德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走向和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教育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基础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途径当前在小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集中在环境研究和社会研究方面。小学开展自然环境教学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许多班级都有开展自然研究的场地,在那里学生可以兴奋地观察雾的产生和变化、观察蓓蕾新绽的自然奥妙。它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具有“魔力”的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的基础上,让他们看到生活中充满希望的方方面面,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非人类的自然界的同情和友爱。社会研究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10.
朱岚 《环境导报》2003,(24):56-56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 园内的“快乐农庄”是大自然的缩影、是人工设计的微型自然界,那里种植了各种蔬菜,还饲养了龟、兔、鸡等多种小动物,园内的草地和花草树木也使孩子们更贴近大自然,是幼儿极为喜爱的游戏场所。我们注重让幼儿对这一环境进行探索发现,在充满生机和趣味的大自然中,激发幼儿对环境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生的特点是好新、好动、好胜又好学。针对这一年龄上的特点,在他们接受教育,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教育时,要适合他们自己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开展手工制作,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但是如何能够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这是我们从教者需认真研究的,为此我总结如下。一、激发兴趣是前提兴趣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力,如果一个孩子对这一领域不感兴趣,那么再精彩的内容对于他来说也只能是折磨。我在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0,(Z2)
环境小硕士项目(YMP)是面向青少年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它提供了一个让全世界更多的孩子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平台。我校通过参加YMP项目,根据学校的优势,探索家校合作的环保教育模式,不仅使参加YMP小组的学生学习了环保专业知识,还通过他们的宣传作用将环保的理念推广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中。  相似文献   

13.
<正>环保既是人类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一种生存行为,更是一种社会公德行为和思想品德行为。创建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开辟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青少年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教育少年儿童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孩子们从小就能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并由此产生强烈的  相似文献   

14.
家园共育,倡导从生活中提取科学教育的素材,通过家园互动,亲子互动,让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实现科学教育。科学教育要注重让孩子们动手做小试验,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玩中进行开心的探索,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变化,尝试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去发现问题,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积极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5.
青蛙妈妈受伤后,高烧不退,已有两天不吃不喝了。她是被一捕蛙人打伤的。青蛙妈妈本来有一群孩子,在孩子们还长着长长尾巴时,就被人捞去一些,卖给儿童们当玩物去了。她还有八个孩子,分别取名为保蛙,护蛙,庄蛙,稼蛙,造蛙,福蛙,人蛙,类蛙。孩子们的长尾巴已经脱掉了,它们都吵着蛙妈带出去游玩。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蛙妈带着孩子,跳出稻田,跳入小溪。小蛙们一只只“扑通”、“扑通”跳下水,波光粼粼的水面溅起朵朵欢乐的浪花。一会儿,小蛙们脚一蹬,手  相似文献   

16.
生物界有很多奇闻趣事,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绿色植物为什么特别受人钟爱?就是其中之一。俄罗斯有位教授扎瓦尔泽不仅提出并且证明了一个观点:人类和绿色植物有相容性。他的研究发现,整个有生命的世界,无论是植物和动物,都由结缔、肌肉、神经及上皮组织构成。人的皮肤与植物表皮的功能相似。植物的毛细管相当于人的血管。大量失水会引起植物死亡,同样也会引起动物死亡。这一切说明,植物和人类在结构功能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一种新学科叫对等感染学,它是研究各种植物相互关系的学科。大家都有体会,有的植物能合  相似文献   

17.
一路爱相伴     
<正>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有一种关怀,它常使我们泪流满面;有一种力量,它能让我们精神抖擞。这种关怀,从你我的眼里轻轻释放;这种力量,在你我的指尖悄悄流动。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就铭记着来自我启蒙教师的关爱。她把无私的爱给了我这个调皮、倔强的孩子。那时,我就立志当一名像她那样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人民教师。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带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凭着一腔热血,站在了梦想的讲台上。我觉得自己时时刻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包围着。与孩子们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不仅是一种显性的文化环境,而且包含着各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环境的安全、美化、和谐,更要考虑它的教育价值。只有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的环境才能随时发挥无声的教育作用,起到陶冶情操、塑造品质的作用。我园环境的创设以"环境彰显幼儿园文化底蕴,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理念,注重  相似文献   

19.
<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孩子们的视线,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的到来,为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近几年来,我园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示范园为核心,尝试将各种教学资源组合、重构,运用联合教研等形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影响及作用(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开展环境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如何使环境教育取得实效,目前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创建教育基地形成环境教育格局开展环境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教育上、知识传授等浅层面上,而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自觉保护社会资源的意识,并内化为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逐步建立了三个环境教育基地,即一站、一河、一路。“站”是沛县实小环境监测站,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环境状况,了解大气、河流污染对沛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沛县实验小学又在城区周围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