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前,原油储运设备的防火设计及原油储运过程的防火管理,存在不少问题,防止火灾发生应引起重视,有些问题亟待加以改进。首先,对原油火灾危险性,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不少人认为原油粘稠,含蜡多,易凝而不易燃。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在我国有石油的设计规范中,把油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易燃油品,即闪点低于或等于45℃的油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高层建筑在现代社会中被大量应用,鉴于高层建筑火灾后果的严重性,其防火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建筑物火灾温度场的特点出发,在了解火灾温度场的基础上,根据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探讨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必须考虑得几个的方面,为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及火灾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减少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深入探讨了高层建筑火灾特性、防火设计方法及防火系统设计和应用。着重阐述结构防火设计、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疏散设计与逃生路径规划、自动灭火系统及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综合应用。通过综合应用多项防火策略和技术,可以显著提升高层建筑防火安全性能,减少火灾风险,并为高层建筑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容纳人员多,火灾蔓延途径多、人员疏散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起较严重后果,且火灾扑救实施困难。因此,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消防给水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形式、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的设置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商业建筑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曹迎春 《安防科技》2007,(9):62-64,29
伴随着商业建筑的发展,其火灾的发生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规模、大空间、多功能给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带来更多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系统化防火设计方法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提出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某大型商业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对某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安全措施进行了评估,对设计火灾荷载、火灾场景设定、热释放速率设定、火灾模拟软件FDS应用、人员安全疏散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保守考虑的情况下,该大型商业建筑——超市现有的消防安全设计可以保障人员在发生火灾时安全逃生。  相似文献   

7.
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火灾危险源分析及设定火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褚冠全  孙金华 《火灾科学》2004,13(2):111-115
火灾危险源分析和设定火灾是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客观地对火灾危险源进行辨识与分析,准确地设定火灾并选取合适的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才能使得整个性能化防火设计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结合实例介绍了危险源分析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况和典型的四种设定火灾类型,以及它们各自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常用方法有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性能化评估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原理,把建筑作为一个由若干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组成的系统,通过评估各个区域的火灾风险来确定整个建筑的火灾风险.该方法的优点是便于防火设计和管理人员确定重点防火区域,通过降低重点区域的火灾风险,来降低整个建筑的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灾害事故频繁发生,智能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智能防火系统组成、设计及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地下大型商场火灾时期人员疏散计算机模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王志刚 《火灾科学》2001,10(1):57-62
地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决定了地下商场的防火设计应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为此,开发了火灾时期人员疏散计算机模型FEgress,该模型可以计算在建筑物内不同位置处发生火灾时,从火灾发生到人员疏散结束所需的时间,与火灾模拟软件相结合,可以评价火灾时期人员生命的安全性。本文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有关概念及计算原理,并简单介绍FEgress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总结了“6·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蔓延、扩大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吸取其在消防设计、施工、验收中存在的经验教训。针对目前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并结合工作实际,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火灾探测器的选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设置、建筑隔墙的设计施工、提高(保温)隔热材料的防火性能及施工等方面探讨了完善优化冷库建筑消防安全防火设计的措施,为有关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智会强  牛坤 《安全》2012,33(5):17-19
随着信息技术及计算科学的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在消防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消防工程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火灾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论述了数值模拟在消防科学研究、性能化防火设计、火灾调查、消防指挥决策系统等领域内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遏制全国多地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的势头,基于灭火系统在风电机组防火设计中的重要性,提出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对风电机舱进行灭火保护的解决方案。在建造国内首台风电机组火灾模拟试验装置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常温状态和低温状态下对风电机组火灾的灭火能力。结果表明,该灭火系统能够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全淹没灭火保护,适用于空间狭小且结构复杂的风电机舱;在低温条件下,其喷放时间和灭火时间虽比常温状态下长,但灭火效能并未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及时有效地抑制石油储罐内发生火灾后的初始火焰,防止火势蔓延后造成更为严重的连锁爆炸事故,研发1种由火灾快速探测系统和快速喷粉系统组成的快速灭火系统,并通过进行性能试验对此系统在石油储罐内的灭火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火焰探测系统在探测器距火焰5 m范围内检验并输出报警信号的时间小于50 ms;快速喷粉装置在装粉量为5 kg时,可在310 ms内完成阀门开启至喷粉结束的整个过程。灭火系统可快速检测到火焰并使灭火剂快速有效地达到灭火点,避免火灾发生,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近10年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介绍性能化防火设计在我国引入、吸收和创新的发展历程;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介绍在火灾场景设计、烟气流动与控制、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当前消防安全管理体制,探讨实施性能化防火设计应关注的应用范围、执行流程以及设计资质等几个问题;并从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工具、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等几方面探讨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化工管道纵横交错,管道种类繁多,被输送的介质理化性质多样,管道系统接点多,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率高。而且,一旦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容易沿着管道系统扩展蔓延,使事故迅速扩大。预防和控制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是实现化工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何涛 《安全》2021,42(8):52-56
为确保某大空间会堂的防火安全,本文基于其使用功能需求和建筑设计特点,提出防火设计难点,从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可燃物控制及消防设施等方面提出防火设计策略,运用火灾动力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原理,提出消防安全目标,设定典型火灾场景,通过计算机烟气扩散和人员疏散模拟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防火设计策略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负荷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储能技术应运而生。储能技术可以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从而使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和可靠。然而,储能技术本身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高成本、低效率和短寿命等问题。消防应用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消防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火灾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防止火灾的发生。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超级电容器、压缩空气储能等,分析其优缺点以及传统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监测系统、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并分析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储能技术在消防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消防系统备用电源、消防设备驱动电源、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电动控制等,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依据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及系统安全方法,建立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集值统计方法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了处理,将该理论应用到某购物商场火灾危险性评价中,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为建筑物防火设计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对公共聚集场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础上,介绍火灾场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对火灾荷载和火灾热释放速率的计算,得到火灾发展的变化情况和热释放速率曲线,进而构建适合公共聚集场所等大空间建筑的火灾设定模型。并应用该计算方法和模型对某超市进行火灾场景设定来确定该火灾场景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并对其火灾蔓延可能性进行讨论,为火灾危害性评估以及火灾探测和扑救系统的有效性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