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适应时代需要,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材。因而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规就成为顺应历史潮流,适应时代需要的重大改革。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本文简称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环境...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3,(1):46-46
罗定市连州中学创建于1956年,自1995年连州镇二中合并搬至现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校校园面积达59000平方米,现在教学班37个,师生2600多人,是粤西规模较大、设备完善的一所初级中学。近年来,在上级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倡导下,该校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使得该校校区布局日趋合理,校园清洁优美,花木四季如春,构成了连州镇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获得了“粤西教育一朵奇葩”的美誉。为了开展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黄灿宾校长亲任组长,定期研究、部  相似文献   

3.
许宁 《环境》2006,(12):82-83
广州市骏景中学自创办以来,注重提高学生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现代文明素质,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并将学生具备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视为学校责无旁贷的责任。为此,我校从创建文明、幽雅的“绿色学校”着手,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4,(4):59
广州市第95中学(培才职业高级中学)是由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和海珠区教育局合作办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试验的学校。目前教职工147人,学生1701人。其中,普通高中19个班,职业高中17个班。学校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环境保护学校已走过了难忘的15年战斗历程,1999年是她诞生15周年,回顾往事,感慨万千。山东省环境保护学校是长江以北唯一的环境保护中等专业学校,是全国三所环境保护学校中的一所。在建校庆典会上张瑞凤副省长代表省政府热烈祝贺学校建立,殷切希望学校为保?..  相似文献   

6.
张茂昌 《沿海环境》2000,(12):16-17
人格教育是指对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主体性和社会化发展的教育。人格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学校教育应予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要改变这种恶化的关系,还要靠觉悟了的人的自觉行动,因此,通过环境教育以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理应成为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爱护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人格教育目标我们把环境意识、社会公德与实践行为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目标。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曾以“勤、俭、敬、信”的要求,赋予它新的涵义和时代精神。其中的“敬”除了尊敬老师、长辈,…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4,(5):15
菩提路小学是一所有50年辉煌办学历程的名校。她坐落在海珠区工业大道菩提路。学校占地面积约八干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1036多人,教职工64人。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规范学校的环境行为、提升环境教育的地位、创建绿色大学以及加强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等方面,论述了高等学校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针对高等学校的特点,从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提高师生环境意识和学校污染控制能力,以及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对高等学校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切人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创建“绿色学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祖强  黄长缨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9):453-454,458
阐述了学校引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内容、其主要步骤为学校初始环境评审,学校环境规划,行动实施,检查评审和管理评审等5个阶段,提出了引入ISO14001后,“绿色学校”的评选有可能从外界评选走向自愿认证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3,(6):48-48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中学现有初一至初三共41个教学班,学生2455人。学校共有教职工155人。校区占地45335平方米,建筑面积7125平方米(不含教工宿舍),地理园、生物园各1个。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各自独立,布局较合理。运动区有综合运动场一个,内设400米环形跑道及草坪足球场。  相似文献   

11.
朱美  周钟武 《环境导报》2003,(14):28-28
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泰兴市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环境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探讨。存在的不足思想认识不足。一些学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不够,未能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当作大事来抓;一部分人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绿化、卫生”的低层次上,片面地认为只要抓抓校园绿化、搞搞学校卫生就是环境教育;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开展环境教育会对正常的课程安排造成不良影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泰兴市教师队伍中,接…  相似文献   

12.
刘敏 《环境》2000,(12):21-21
近年来,各校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学校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打一个漂亮的环境教育的持久战,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从事语言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到在语言活动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一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是提高学校师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深化环境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地推动创建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的深入开展,从而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环境意识与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已成为当前我省环境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张丽英  叶之林 《环境》2005,(6):65-66
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是首批省级重点职中、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中和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研究中心、全国17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示范专业点之一、首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软件蓝领”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承担教育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任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4所学校之一,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现有78个班,学生4200人,教职员工250人。  相似文献   

15.
杨静 《山东环境》2000,(6):53-54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又是主渠道之一,而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环境专章及其渗透教育是一重要环节,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环保主人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6.
卢国田  王欣 《环境导报》2003,(14):15-15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是环境意识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把环境知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在创建过程之中,不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以学生为基点辐射全社会,点面结合,完善环境教育体系,促进环保工作可持续发展。瓜洲中学于2001年11月成功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学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和对环保的认识都得到很大提高。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创建“绿色学校”的目的定位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创绿”的成功。创建“绿色学校”是种形式,其核心内涵在于以“创绿”为契机,系统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  相似文献   

17.
黄妙云 《福建环境》2002,19(6):32-33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新形势下开展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该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绿色学校的内涵,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原则,创建办法以及绿色学校的评估方法。以期对今后的创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建“绿色学校”是对儿童及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有力措施。广州市在创建“绿色学校”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领导重视、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是广州市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绿色学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江苏省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探索和发展历程,就能清楚地看到,1995年年底《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颁布后,全省推进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已成为中小学环境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环境教育趋于规范化的良好开端。几年来,江苏省各地城乡已确认的省、市、县(市、区)等各级“绿色学校”已近800所,其中19所学校获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7名教育工作者分获“绿色园丁”和“先进工作者”称号,55所学校(幼儿园),107名教师、行政…  相似文献   

20.
阎明德 《环境导报》2003,(14):40-40
创建“绿色学校”是当前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学校,不管是在创建过程中,还是挂牌之后,都应该把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让绿色永驻师生心中。网络: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搞好这个综合工程,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这是众所周知的。学校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环境教育活动,让师生能在活动中接受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及责任感。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时间大约各占一半,也就是说与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