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月娟  黄静 《四川环境》2013,(Z1):92-96
不同污染物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不一样,简单比较排放量,无法准确判断不同种类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差异。本文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单位产值等标污染负荷法,结合2011年成都市环境统计数据,对全市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等标负荷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区域及主要污染行业,以期为全市各项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全面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在解决环境危机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历史选择与自觉行动。各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环保专项行动等等也从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地反映和记录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推进历程。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法制报》报道:北京造纸一厂,原是北京市有名的污染大户之一。近年来,他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使工厂污染环境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1985年,该厂一跃成为北京市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材料的用途日益扩大,其产量不断增加,它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与其防治措施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对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问题作一综述。一、高分子对环境的污染及毒害几千年来,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日  相似文献   

5.
兜底条款作为一项独特的立法技术可以有效地填补法律漏洞。但兜底条款的弹性和概括性特征容易导致司法实务中对其内容与立法目的的理解和把握产生偏差,进而产生诸多问题。对适用污染环境罪兜底条款的88例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污染环境罪兜底条款的适用存在随意性、不合理性、扩张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适用污染环境罪兜底条款时要注意合理谨慎,遵守既定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问题,近几年开展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地块越来越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属于生态环境工程,隐蔽性和复杂性是其突出特点,极易引发二次污染问题。环境监理是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控制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效果、二次污染防控起到关键作用。以某地块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实践经验为例,阐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要点、技术方法,以期对类似修复工程开展环境监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在污染土壤环境治理和修复过程中,起着监督管理的作用,可用于监督指导修复工程施工单位全面落实修复工程项目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2019年12月,我国首个针对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的团体标准《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南》(T/CAEPI 22—2019)正式发布。文章针对新发布的团体标准,详细解读了标准制定的背景、意义与作用,重点分析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以期对该标准的理解、应用与推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工业局部污染,是指旧市区内与居民住宅区混杂的工厂(或生产点)对生活环境的污染和干扰。这种污染一般只是对局部地区有影响,但其污染形式、内容、危害程度等都十分复杂,所造成的矛盾十分尖锐,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从一个厂(点)污染范围来看,可以认为是局部污染,但这种局部污染是老工业城市和大城市旧城区中普遍存在的,已构成城市环境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本文结合天津市社会环境质量评价对此问题的研究,谈点肤浅的看法。天津市在1978年底,曾对不在规划工业区中的市内几千家工厂(点),进行了包括工业烟尘、噪声和震动三项内容的工业染污扰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场地污染问题,污染场地修复和风险管控成为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领域,创新土壤污染防治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内在要求,是破解土壤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管理转型的重要支撑。本文从经济政策的体系、投融资模式与机制等方面展开,对美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环境经济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介绍了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现状,最终从完善调控体系、明晰权责归属、拓宽资金来源、规范资金运营、丰富投融资模式、探索费用效益分析机制等方面提出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公害限制为了保护国民健康、保护生活环境,日本正依据公害对策基本法积极推进各项防治措施。成为其巨大支柱的便是通过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水质污染防治法等许多法规来推行的一些严格的、直接的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体底泥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晓丹 《四川环境》2014,(2):117-121
水体底泥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物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冲刷等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吸附-解吸是底泥污染的重要过程,为了控制水体底泥污染,对底泥对各种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总结了底泥中氮、磷和重金属等的吸附-解吸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对今后水体底泥污染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统计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环境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是环境形势判断和决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随着环境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环境统计指标和统计范围不断扩大,做好环境统计年报工作和污染物排放的综合分析评价工作,对完成好各项环境保护目标,对污染减排核查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业和农村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物质不断地涌入农业环境,使得农业环境的污染负荷增加,农业本身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农业环境正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环境各个要素的污染都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环境保护的首善之区,在环境问题上应该,也必须是安全的。但实际上,北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紧张,环境安全形势严峻。本文根据2005—2014年十年环境污染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对北京市城市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环境安全度为6.3~6.89,属于较安全级别。十年来北京市环境安全状况呈好转趋势,环境安全度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最高值出现在2011年,增幅9%。地表水的氨氮、BOD、高锰酸盐指数及大气污染中的PM10污染相对严重。PM10安全度指数2005—2007年偏低,由于奥运减排措施的持续作用及沙尘影响减弱,2006—2013年安全度逐年增高,2014年安全度略有下降,但整体呈好转趋势。北京市地表水污染仍为有机污染型,2005—2014年的十年间,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等措施,地表水有机污染得到很大改善,各项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环境空气质量仍未达标,水环境污染仍较突出,应针对评价结果加大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确保首都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累积及生态毒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已普遍存在,其在环境中的浓度增长迅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中PFCs的迁移转化规律决定其环境效应,是进行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目前关于PFC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体及生物体内PFCs的分析检测,对其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介绍了PFCs研究现状,综述了PFCs在环境中的分布模式、生物体内的蓄积规律以及环境中PFCs的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阐述了PFCs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PFCs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燕  刘阳  李娟  卢海威 《四川环境》2010,29(6):138-14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重要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重金属污染土壤场地日渐增多,如何安全有效地修复并利用这些受污染的土壤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对目前淋洗剂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冶炼、化工等涉重行业进行园区化管理后,铅锌采选企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问题凸显了出来。文章通过对青海省铅锌采选企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重金属污染防控水平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对策和建议,为相关企业在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选择和环境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三)关于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从60年代后期开始,各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在60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仅仅当成是一个污染问题,并且主要指大气、水质、噪声、垃圾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这种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两个显著的不足:第一,没有把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相联系,低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本身损害的责任缺失是我国环境污染管理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文章从社会经济系统与其支撑环境间作用关系过程链的三个响应环节出发,分析了建立环境本身损害责任机制的作用、意义及环境本身损害赔偿的内涵与构成。提出了围绕突发性污染排放问题,以恢复环境为目标,衔接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实施环境本身损害责任的构架。结合突发性污染排放建立环境损害的恢复责任,对推进环境污染损害管理和深化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目前三资企业环境污染问近的严重性,分析其产生环境污染的形式和原因,说明转嫁污染这一现实问题。并阐述控制三资企业污染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