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灾害学》2021,(3)
2019年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因雷击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事件,致死30人,同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现场目击者报告,通过对火场附近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分析发现起火点附近承灾体极度脆弱。起火时段天气形势和卫星云图分析表明,起火时段火场附近有可能产生闪电的云系生成;应用全国三维闪电探测网、四川省雷电监测网、某基地雷电监测数据进一步分析了火灾事件发生时段闪电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本次森林火灾的直接致灾因子是云地闪电。起火原因是由于云地闪击中火场内高大树木,雷电流在通过树干泄放入地过程中闪电通道的高温热效应首先引起地表枯叶、腐质层开始的燃烧,进一步引起大面积森林火灾。在缺乏地面气象探测站网、气象雷达不能覆盖的森林地区,闪电探测是评估森林起火致灾因子、定位起火位置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可以为政府判断森林火灾性质及火灾防范决策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化企业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评估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研究了石化企业地震次生火灾起火概率与可燃物危险性分类级别和设备地震破坏级别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石化企业地震次生火灾起火概率的计算方法,并对国内某石化厂厂区的地震次生大灾源进行了危险性分析,评估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中地震次生火灾的危险性。同时,提出了防止和减轻地震次生火灾的时策。  相似文献   

3.
国外几次震后火灾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后起火是国外几次大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国外几次震后火灾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引发震后火灾的主要因素及震后火灾的特点。震后火灾与生命线系统的破坏有密切关系,本文从震后火灾的机理出发,提出了用事件树模型预测供气供电系统引发震后火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外墙外保温火灾发生后,窗口不仅成为火焰进入室内的通道,而且提供大量的新鲜空气,可能导致室内发生轰燃。为了研究住宅窗墙面积比(以下简称窗墙比)对火势的蔓延速率和火场温度的影响,采用了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场模拟软件FDS(火灾动力学模拟器),模拟了不同窗墙比情况下的住宅外墙外保温火灾。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窗墙比的增大,火灾蔓延速率变快,蔓延范围增大,但峰值温度降低;起火面窗墙比为0.25时,测点峰值温度远大于对照组,起火面窗墙比为0.30时,起火房间有明显的轰燃现象,起火面窗墙比为0.35时,充分对流通风,环境冷空气进入室内,峰值温度较低;非起火面窗墙比变化基本符合上述规律,但当窗墙比过小(0.20)时,火焰难以进入室内,火势较小。  相似文献   

5.
地铁火灾场景设计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地铁火灾是火灾科学界研究的热点。火灾场景设计是开展地铁火灾研究的基础环节,它对地铁内的烟气运动和人员疏散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发现,地铁火灾场景的设计并无统一明确的表述。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铁火灾场景中需要确定的火灾荷载和起火点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次生火灾是一种较易发生且后果严重的次生灾害.简要介绍了历史上次生火灾灾害比较严重的几次地震,概述了地震次生火灾的引发原因及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然后着重介绍了以建筑物为对象的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地震及其次生火灾是相继发生的双重灾害,作者曾提出针对建筑物的考虑地震及次生火灾的分析思路,即首先评估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的损伤,随后分析次生火灾的发生可能性及大小,接着分析考虑已有损伤的建筑物的抗火性能,最后进行危险性分析.建筑物的损伤应考虑3类损伤:建筑防火保护系统损伤、结构防火保护系统损伤以及结构损伤.分别介绍了建筑防火保护系统和结构防火保护系统的损伤及分别考虑这3类损伤的建筑物抗火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3,(5)
汽车自燃频繁发生去年上半年,北京共发生火灾3197起,其中交通运输类火灾186起,为行业类火灾之冠。6月25日,从早上8时至下午3时半天的时间里,就先后有三辆车在行驶中突然起火。一辆小公共汽车在航天桥辅路由南向北行驶时突然起火,由于处理及时,没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区域方法模拟了建筑物火灾的发展过程,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火灾工程系统软件,分析求解了防火工程中的参数,该模型可为建筑物防火工程设计提供咨询、评估。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着火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杜志明  冯长根 《灾害学》2000,15(1):79-83
分析了输电线路绝缘层电热着火的原因 ,建立了两种着火模型 ,并给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对模型的分析计算揭示了导线电流、绝缘层尺寸及绝缘材料物理化学性质与导线外围散热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该模型对分析线路起火原因 ,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地震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燃气管道泄漏后引发次生火灾的演化路径,通过对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过程的分析,构建了反映城市地震燃气泄漏次生火灾发展各阶段中间原因事件之间依赖关系的贝叶斯网络,确定了节点变量及其状态取值范围。通过对国内外地震灾害记录和专家经验判断结论的分析,给出了贝叶斯网络结构中各节点变量的条件概率。依据贝叶斯网络推理方法,比较了地震特征及建筑属性相同条件下,消防力量扑救、地下供水管网老损等节点变量取值不同时,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失控以及蔓延的后验概率。推理结果表明,扑救行动的及时与有效性对地震火灾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显著,灾害现场的环境风速、建筑物间的防火距离等因素对火灾蔓延概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型建筑在不同防火措施下发生火灾的概率研究,得出了各类建筑达到轰燃的概率.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方法,引入材料高温本构关系、截面尺寸和计算模型系数等的变异性,按照ISO标准升温曲线升温,给出了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最后,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物达到轰燃的概率与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组合,给出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构件在火灾下的失效概率公式.  相似文献   

12.
高层建筑火灾最佳疏散路线的确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在现场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尽快地选择一条既安全、疏散时间又短的疏散路线,是室内人员快速、安全撤离火场的重要保障。在应用高层建筑火灾全风网网络模拟软件HRBFS模拟火灾时建筑物内烟流体积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人员的分布情况,提出了最佳疏散路线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大风重现期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结构抗风设计计算风荷载时所采用的设计风速,是根据重现期即所谓多少年一遇的概率来确定的,只考虑某一风速大风出现的概率,不考虑该大风出现的间隔时间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对某一风速大风出现的间隔时间及其概率分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大风重现期的风险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分析得出按年度出现某一特定风速大风的发生概率或风险率.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典型外墙保温材料火蔓延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保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的同时,也可能增加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着重研究了保温材料之一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的火蔓延速率、失重速率及温度场分布等特性。研究结果发现:发生火灾后,外墙保温材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自下而上蔓延至整个材料表面,并有表皮着火的现象。在火焰到达材料顶部之前,向上火蔓延占主导地位,材料中部区域明显燃烧脱落,火焰在材料两端上部继续燃烧,有向下加速蔓延的趋势;之后,火焰沿着材料中部内侧向下剧烈燃烧,材料呈V字型燃烧直至熄灭。在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火蔓延中,不同着火点情况下的燃烧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相似,且会形成两个波峰。  相似文献   

15.
森林火灾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针对其风险预报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融合气象、地表覆盖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方式构建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是西南山地区域森林火险综合预报业务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国家标准(GB/T 36743-2018),本文研究首先构建了重庆市森林火险气象风险预报模型。然后通过融合可燃物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方式,进一步构建重庆市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最后利用历史火点数据针对上述两类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较多,且呈现出季节性规律;重庆市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到地表覆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要素条件的共同影响;与森林火险气象风险预报结果相比,森林火险综合预报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更高的精细程度;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能有效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6.
引入火灾保险后消防投资经济性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田玉敏 《灾害学》2005,20(4):29-32
在西方发达国家,业主为减轻火灾发生后的实际损失,在火灾发生之前会主动采取火灾风险管理措施,而火灾保险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我国今后火灾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购买火灾保险,业主将火灾损失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保险公司,但业主需每年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购买火灾保险之后,消防投资经济性的评价模型会发生一些改变.本文基于经济性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这些新模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投资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建筑火灾烟气运动数值模拟方法的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火灾烟气运动的各种数值模拟方法。将收集到的59种建筑火灾模型分为4大类,包括9种网络模型、32种区域模型、15种场模型及3种复合模型;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各类模型的计算方法,着重介绍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模型;提出复合模型是未来模型的发展方向。为初涉建筑火灾烟气运动数值模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内蒙古中部地区二连浩特,乌拉特中旗和乌海3个观测站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的逐时土壤含水量观测结果和相应的沙尘暴发生的实况,对沙尘暴发生时和没有沙尘暴发生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用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伽马分布、瑞利分布、威布尔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函数进行了拟合,并根据相关系数和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对内蒙古中部地区这3个地点而言,沙尘暴发生时的土壤含水量服从耿贝尔分布,沙尘暴不发生时的土壤含水量服从伽马分布.根据耿贝尔分布,建立了土壤含水量重现期的曲线拟合模型.  相似文献   

19.
吴凡  汪明  刘宁 《灾害学》2012,27(3):116-121
探讨了以美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例的建筑物易损性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地震随机事件损失组合的方法.由于应用对象的不同,如用于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或是对保险资产风险的评估,其易损性模型建立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工程应用中,注重对建筑结构的分析,往往使用非线性解析方法如能力频谱法等以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或脆弱曲线;而保险行业常用历史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等获取所需的易损性曲线.由于工程应用的易损性曲线有更好的精准性,越来越多保险用模型采用此方法.此外,工程应用常对单一地震事件进行评估,而保险行业的模型往往涉及对大量随机事件的评估.对不同的建筑物易损性建模方法、规范标准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随机事件损失组合方法中如何计算损失的单次超越概率(OEP)和累计超越概率(AEP)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使场地液化危害程度的估计建立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可靠性分析之上,本文提出二种估计场地液化危害程度的概率方法,二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途径处理地震和岩土的不确定性,不仅分析了一点液化的概率,而且提供了估计整个土层住状液化概率的方法,文中最后通过算例简要讨论了液化概率分析结果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