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澳大利亚碳市场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 ETS)作为全球最大的区域碳市场一直被大家讨论和研究,而近两年亚太地区的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国内碳市场的设计、筹建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澳大利亚碳市场由于其巨大的预期碳抵消额度的需求(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对来自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减排量的明确表态以及对形成与国际市场对接的计划而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2.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民航业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实施行动.在坚持技术、运营减排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分步实施符合中国责任义务的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在各航空公司实施碳抵消计划后,适时开展自愿减排计划.在实施该计划中,可尝试设定基于人文需求的量化指标,如人均强度指标或人均排放总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碳交易市场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GHG减排方案下碳市场的形成,包括规范市场和自愿市场两种类型,同时研究了目前全球碳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展现出来的金融化特征,指出国际GHG减排协议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并且依托现代商品市场,碳市场也已经日益发展成一种成熟的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未来参与全球碳市场的前景,认为自愿市场是一种十分良好的借鉴形式,但是促进碳市场、建立碳交易所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上态度几经反复。虽然日本已经实施了全国范围内的碳税措施,并在国家层面实验了多种机构牵头的碳排放交易和碳抵消项目体系,但其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启动却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的夭折而终止。地方是日本碳排放交易制度开花结果的亮点,东京都作为日本最大都会,首开以城市楼宇与商务机构等产生间接排放的城市设施为碳市场管辖范围的交易体系,为全球碳排放交易制度实践提供了创新点。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天津会议特意设置了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场内小型边会。为呼应场内边会.“中国碳市场未来之路高层论坛”日前在天津开幕,以市场手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发展成为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秸秆与水分管理稻田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固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1):41-48
文章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稻草)还田量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秸秆还田时,长期淹水增加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大于间歇灌溉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高量秸秆还田时,长期淹水增加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显著大于间歇灌溉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甲烷(CH_4)排放,减少了氧化亚氮(N_2O)排放,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效提高了土壤固碳量,但温室气体增排的效应非常明显。高量秸秆还田时增加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大于低量秸秆还田,其温室气体净排放更高。该研究中以间歇灌溉且低量秸秆还田处理为最佳处理,3.0 t/hm~2低量秸秆还田量和间歇灌溉可有效发挥稻田秸秆还田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德国在2021年正式实施了专门用于供热和运输燃料领域的国家排放交易制度(nEHS),旨在通过市场手段配合德国已经参与的欧盟碳市场,来实现德国2030年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并力争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立法层面,德国出台了《燃料排放交易法》,并相继启动了《排放报告条例》和《燃料排放交易条例》的制定,对2021年和202...  相似文献   

8.
我国环境保护部门排污权交易正在试点当中,刚刚结束第一个履约期的中国碳市场试点经验和教训可资借鉴。通过对碳市场运行和履约中的基础数据、配额属性、奖惩机制、能力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归纳了碳市场建设难点,并从强化法规、完善数据、市场主导、能力建设4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世界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额分配机制是碳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 Trading System,ETS)的关键要素。通过研究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世界上较为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分析其减排目标、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方式、储蓄和抵消机制。从而提出中国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构建应注意:设定适当的减排目标和透明的调整机制;建立配额市场信心;分配方式的选择应兼顾减排效率与经济发展;配额分配应考虑碳泄漏风险。  相似文献   

10.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碳排放的削减上。作为一种市场手段,碳排放权交易普遍被认为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的减排工具,因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中就包括了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是必然趋势,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把握国际碳市场的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碳市场的发展现状,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11.
火电企业在用能权市场和碳市场中面临着独立配额约束,为降低履约难度、提升减排效率,对两市场协同下火电企业配额履约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两市场的相互影响,从交易主体、配额分配、互认抵消等方面梳理市场间协同机理;构建火电企业履行双市场配额责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双重配额约束对企业的影响;对比分析无协同机制、允许配额互认和限制抵消比例3种政策情景下企业的履约策略.结果表明,双重配额约束加大了企业履约成本,未能提升其自主减排意愿,进一步建立配额互认的协同机制后,企业能够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优化自身经济效益,但会引起两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互认比率应处于2~3.5之间,且需进一步设计抵消限制机制,确保企业按时履约和市场均衡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低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既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障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的良好途径,更是发电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文章以国内碳市场建设为背景,梳理了碳市场发展概况,对全国统一碳市场第一履约期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发电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出发,提出碳资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斯坦是早期启动碳排放交易的实施国,也是最早启动国家级碳市场的亚洲国家。在法律层面,哈国通过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环境问题某些立法修正案》与《国家生态法》共同奠定了哈国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基础,并将碳市场确立为该国重要的温室气体控排政策工具。在具体运行机制方面,哈国碳市场经历了二年期的制度改革后,采取了企业自愿选择配额分配方法的制度,配额总量设定、覆盖范围、MRV制度与履约管理更加健全,控排对象也变革为排放设施层面。  相似文献   

14.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11,(1):6-6
新西兰农民收获碳信用点数 在新西兰,牧羊人正远离销售羊毛和羔羊排的生意,并将其牧场转变为林地。新西兰似乎应该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存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地方(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该国碳排放总量位列第51位,仅占全球总量的0.2%)。新西兰政府称,碳排放交易的管理体制可能不会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很大影响,但是这会有利于围家的绿色形象,并使其在全球气候论坛中更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去年年底,欧盟公布的一系列有关金融监管修订的提案引起了碳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其中,新制定的《反市场操作指令》(MAD),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庞军  冯相昭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4):1901-1911
基于电力部门细分的CGE模型,针对碳配额分配中有偿拍卖的引入、是否配套实施碳税政策以及碳减排目标设定等关键机制问题,设置了差异化的政策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机制设计对碳市场及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碳市场引入配额拍卖机制有助于降低碳交易价格、促进我国碳市场总体规模扩大并激发碳市场活力,高碳行业将成为碳配额拍卖市...  相似文献   

17.
加州是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先行者,制定了《全球变暖解决法案》专门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变暖解决法案》规定的诸多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中,碳排放交易机制被寄予厚望。加州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可谓野心勃勃,这体现在它对目标、适用范围、配额分配和买卖以及碳信用抵消等核心问题的详细规定。在我国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之际,加州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成败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六氟化硫(SF6)气体因其具有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气设备中.SF6同样也是《京都协议书》中限制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等效于二氧化碳的23900倍。世界各国的电网企业都已开展了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排放管控,我国政府近年来也日益重视SF6气体的排放控制问题,并有意将电网企业纳入未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本文从现阶段碳交易试点市场的项目接受情况、企业六氟化硫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限制及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出发,研究分析了电网六氟化硫温室气体减排在碳市场试点阶段及全国市场阶段的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在部分工况采用柴油扩散燃烧 ,另一部分工况则采用柴油引燃醇燃料形成的均质混合气压燃燃烧 .这种组合燃烧利用醇的高汽化潜热和含氧特性 ,达到同时降低柴油机碳烟及氮氧化物 (NOx)排放的目的 ,并可以避免小负荷燃烧醇燃料带来的高醛类排放问题 .在一台 4 85QDI直喷式柴油机上采用上述组合燃烧法进行了试验 ,醇均质混合气经进气管处喷射形成 ,用电控装置控制醇燃料喷入量及其喷入时刻 .试验结果表明 ,与原机相比 ,碳烟和NOx 排放分别可以减少 5 0 %和 30 %以上 ,同时燃料的消耗率也有大幅度降低 .该方法为降低城市车用柴油机的碳烟排放提出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梁希  吴怡  董白桦  肖倩 《环境保护》2022,(10):24-27
碳市场机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实现了碳排放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欧盟碳市场是全球最早的碳市场,其实践经验表明,碳市场的定价机制反映了减排目标下的边际减排成本,对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具有积极作用。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和逐步完善将推动中国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建议未来加大力度研究能源行业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提升政策协同能力、建立碳市场科创板、开展内部碳定价、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建立规范、透明、高效的碳市场,引导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