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名花     
《绿叶》2003,(1)
有一位旅行者,来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大片兰草。经仔细辨认后,他确定那是兰花中的珍品:佛兰。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旅行者找到一户农家,想借一把锄头。当憨厚的男主人明白了旅行者的来意后,很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只是提出一个要求:跟着他去看一看兰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儿,竟让旅行者如此着迷。看过之后,农民很失望。“原来是  相似文献   

2.
敬畏野草     
野草的生命哲学在于年复一年地生长、茂盛,在于无处不在的生命。春风吹,春雨润,春阳照耀下,野草像所有的绿色生命一样开始萌动,节气一到,便是草长莺飞,谁也阻挡不了野草那生生不息的生命。似乎在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嫩嫩的小草绿了山间,连路边、石缝中、古  相似文献   

3.
我们可爱的地球在美丽的宇宙下是多么的璀璨,可是,我们的地球母亲的身体是越来越糟糕了,她每天过得很不开心,整天以泪洗面。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如果不是我们不懂得环保,那么地球母亲她一定会活得非常非常健康和开心。前不久,地球母亲寄给了我们一封信,现在我把这封信公布出来。我亲爱的儿女们:你们好!你们一定很吃惊我怎么会给你们写信吧?  相似文献   

4.
鸟殇     
《绿叶》2020,(6)
正如果把那些鸟窝倒扣在地上,是不是像一片鸟坟?我说不清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制造了多少鸟坟。说起来,我们还算是一个个爱鸟的人,可鸟不相信我们爱它们。当年的我们,对鸟确实是"一往情深"。春天,我们入神地望着从南方飞来的紫燕衔泥筑窝;夏天,我们在鸟鸣阵阵的山林里流连忘返;秋天,我们望着一群群南飞的大雁  相似文献   

5.
裘洁颖 《环境教育》2011,(11):77-78
地球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烦恼的她,只要轻轻将手一挥,2009年的1月,西藏同胞们就遭受到了冷酷无情的大雪灾。懊恼的她,只要轻轻吹口气儿,雨就像发疯似的,不停地下,淹没了多少农田和庄稼。现在天气暖和了许多,北极的冰山快速融化,只见北极熊坐在冰上一动也不动。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环保、低碳。  相似文献   

6.
父亲好酒。从我记事时起,我对父亲最熟悉的便是他身上的酒味。那其实真是一种很好闻的味道,所谓酒香。我也曾因抵制不住那种香味的诱惑加之好奇偷偷尝过父亲的酒。却呛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于是大惑不解:这火辣辣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的,为啥父亲喝(?)那样香?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醉酒的时候越来越多。而且不论喝多少。醉酒后的父亲不像别人那样呼呼睡大觉,总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一次会上很荣幸听到一位环保主义女士大讲"现代性",讲"德、赛、和(和谐)",谴责我们中国人在世界50多个国家砍树的"环境帝国主义"行径。总之,听她的口气,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品位低下、品质恶劣,只知道贪婪地发展,不懂得与大自然的和谐,因而呆在这个地球上就是污染环境,污染像她这样高尚的文明人的眼球。她说,她去过很多国家,如今还准备带她的小女儿到中国的各处走走,使她从小培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和精神。  相似文献   

8.
我的倡议     
孙俊炜 《环境教育》2016,(Z1):126-127
正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现在,她已伤痕累累,没有当初那么美丽的容颜了。因为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我们的地球妈妈发烧了。我们为什么不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给她降温呢?少开车,多种树,这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啊!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地球上的水资源极为缺乏,现在还有些人仍然不知道节约用水,如果水没了,那我们该怎么生活呢?大自然的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每一环都是不可断裂的,珍爱动物,就是珍爱我们的生命,为了  相似文献   

9.
观点     
《绿叶》2011,(8):134-135
重金属的危险废物应急处置我觉得第一步做的还是对的,但是水处理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而且也很容易用环境质量标准来评估,对于污染的土壤和受污染的井则会比较麻烦,因为重金属渗入和渗出多少是相对比较长过程,而且修复也不像水处理那么简单,现在没有环境质量标准,只能是用风险评估的方法来进行确认。目前第一步控制住较大风险,第二步  相似文献   

10.
窗外的世界     
"目前,地球上每天都有物种在灭绝!"这是来自生物学家的声音。如果你觉得这是危言耸听的话,那么,请你望望窗外,我们的朋友还有多少?"现在,地球上的气候越来越恶劣!"这是来自气象学家的声音。如果你觉得这是夸大其词的话,那么,请你望望窗外,我们的天空是否还蔚蓝?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我们的小区也变了。以前,我们的小区环境可以说是"脏、乱、差"——一条条道路坎坷不平,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路面上全是泥浆,车一开过,能给车洗个"黄泥澡",溅起的泥浆还会把过路行人的衣服弄脏,道路两侧野草遍地,塑料袋随处可见;楼房呢,墙面褪色,外墙上到处贴着小广告,就像人的脸上长了牛皮癣,实  相似文献   

12.
水的传说     
陈应松 《绿叶》2014,(3):89-91
正水在明白无误地流淌着。是一条河?是的,就是她,在茫茫天地间,可能我们只能通过这条河来找到它的源头。远山青青,春烟迢迢,赤水濛濛。有一股神秘气息蒸腾在这逶迤一线的地方,有什么正在暗示我,有酒的醇厚。有香味。不是那种浓香,不是轻浮的香,不招摇,很深,好像蓄谋已久的,很厚。有的东西就是厚的,很厚,宽阔,神秘,深藏不露,但又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3.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为博大壮美的长江所折服,尽情宣泄心中的情愫,给后者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这条在中华大地奔腾了数千年的母亲河,由于受“病痛”的折磨,正在失去她昔日的娇美。保护长江、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她的儿女们发出了源自内心的呼喊!  相似文献   

14.
梁从诫先生曾说过:"我想如果把环境保护的种子撒在中小学生的心上,让这些种子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么,我们的环境保护事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就必然会大有希望。"许多绿色志愿者正在依此行动。——题记女儿在德国定居,多次催促她去海外团聚;老公是资深文艺工作者,一直活跃在武汉文艺舞台;她本人是电视台的知名编导,已步入退休行列。她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本可以安享退休后的富足浪  相似文献   

15.
树木之最     
吕春 《环境教育》2009,(10):61-63
森林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树木是人类亲密的伙伴。树木在给人类提供氧气和各种用途之外,还装点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离不开树木,那么,我们对朝夕相处的树木了解多少?下面的这些树木之最,你都听说过吗?  相似文献   

16.
我不能不凝视她。就像凝视最后一个春天,就像凝视转瞬即逝的流星,就像凝视天际唯一的一朵云彩,我如此绝望而深情地凝视着她。在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地方,在那爬满绿色藤蔓的地方,在那无处不洋溢着阳光的地方,在那神秘美丽的伊甸园,我,便是那棵见证亚当与夏娃爱情的生命树。  相似文献   

17.
我相信     
正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云有个希望,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蜜蜂有个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而我也有个希望,希望我的家乡文明美丽。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掠夺式地开发,随心所欲,滥伐树木,乱建工厂,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几何时,地球上像女孩飘逸的长发的森林变成片片秃疤;地球上像小伙  相似文献   

18.
朋友小王,平时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半年也不见他生回病。可这几天看他眼圈乌黑,人也无精打采的,问他怎么了,他说:“我也不知道,就感觉四肢无力,有的时候头晕、容易疲劳,也没有以前那么有活力了。”我说: “你还是去医院看一下吧!检查一下也安心。”小王从医院回来后,一脸紧张地说:“医院能用的仪器都给我用了一遍,也没检查出来,这下麻烦了,心里更闹得慌了。”后来从报纸了解到,原来小王这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是由生活不规律和长期电磁辐射等原因引起的。想想也是,看小王每天的状态,手机就在胸前的口袋里,一个电话能聊半个多小时,进了单位无论天气怎么样一定要把空调打开,整天对着电脑显示器工作,就连发呆也是朝着那玩意儿。回家也好不了多少,34寸的大电视怎么舍得不看?几个小时看过了还要抽空上网灌灌水,最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躺下,然后明天又要开始同样的轮回。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各种各样的电器成了我们身边亲密的朋友,可如果自己没有正确地使用,而电器的设计又不那么尽如人意,就会像《天下无贼》中艳贼小叶出卖黎叔一样,这些亲密的朋友最后可能成为出卖我们身体健康和公共环境的叛徒。如何使这些电器的功用为我们服务又不损害我们的健康和环境呢? 我们将从性能到使用,来细细地为您评说这些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用电器,希望能为您提个醒,不要等身体已经受到损害,最后不得不像黎叔一样说句“大意了”,而成为别人的笑话和自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良心泯灭。没发财的拼命想发财,发了财的还想占用更多的财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像一张血盆大口,吞噬着人们日渐脆弱的心灵,更吞噬、破坏着早已满目苍夷的大自然。更可悲的是,在对大自然进行毁灭性地掠夺和破坏的同时,人类也在迷失着自己的本性。可是,正像一首诗中所说的,不是一切大树,都能被狂风折断。同样,也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疯狂、贪婪的沙漠里,正有人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真情回归的美好家园。她舍弃都市的繁华,走向贫瘠的大山,用几百万资金染绿了荒山,却没有钱为自己治病。“本刊特稿”《山妹与山魂——归真园的人生醒悟》讲述了这样一位环保奇人——贾晓淳,她在荒山上建起归真园,不单单是为了绿色的回归,更是为了在大自然的陶冶下,寻找人性回归的心路。也许,谁都不会否认,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但是,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如果在我们当中,多一些像贾晓淳这样的人,把恢复生态、保护环境变成使命和自觉的行动,那么,我们就不再惧怕沙尘暴、干旱和水患。这不仅是污水变清、荒山变绿的希望,更是拯救地球、人性回归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敦煌乐章     
一敦煌莫高窟——你前无古人的传世之作,你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像一盏东方的神灯,放射着古代中国文化的灼灼光芒;你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容纳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将千载辉煌万代相传;你渊源流长的华夏心曲,牵动多少赤子的爱国之情,把和平的福音播向异域地方……四十年前,普格沃什运动把科学与和平紧紧连在一起。四十年后,场的混厚神秘与驼铃的叮叮咯咯,把我们这群北京少年引向丝绸古路上的商埠——西域与内地的纽带——敦煌。当莫高窟在我们面前掀开她神秘的面纱的时候,我们的心被她的艺术较力强烈地震撼了。无论是殿堂式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