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独秀以其独有的犀利向旧式教育发动大批判,同时以他的政治思想为基础构筑了新教育制度的蓝图。从其教育思想,反映出一个大时代的发展轨迹和社会进步潮流的不可逆之势。总体言之,他一方面深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寻找革命道路的同时,寻求教育改革的根本方法。这就使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一方面反映了时代性,一方面又呈现出革命性和政治性。他从提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和科学"思想,发展到主张马克思主义的"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理论,经历了时代和思想的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6):113-119
在南宋复杂的政治生态中,杨万里与周必大仕途穷达各异,但秉承浩然正气交往五十余年。谨重厚信的周必大在与杨万里的交游中,始终恪守着一份士人的操守,无文人相轻之意,不惧强势皇权,不论是官场上,还是文坛上,都能客观公正地给予对方维护与评价。刚褊正直的杨万里在周必大政治失意时,坚守士人理想人格,不惧权势和己之得失,以刚正之怀给予友人深切关怀。杨万里与周必大二人的交往之间不仅洋溢着乡谊友情,更始终流转着权势不能移易的浩然正气。他们共同建构起庐陵正气文化,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7,(4):16-17
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这一问题,他充分肯定一年来节能环保工作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又坦率地指出这两方面的指标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生态诗歌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表现出对于自然生态问题的关注,新世纪之后则涌现出了一些专门从事生态诗歌写作的诗人,华海与侯良学是其中的代表。华海与侯良学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时间、历程均有不同,但他们都是先在思想资源上得到了精神启蒙、而后在生态灾难的现实中萌生出生态诗歌的审美旨趣。华海与侯良学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自然环境与精神氛围的骤变有着敏锐的感悟,凭借着诗人的良知与社会使命感创作了一系列生态诗歌作品。气质禀赋、思想资源与环境地理的差异,使他们的生态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文化质地与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同样适用,他的"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等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就基于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过程中天性的释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和类型,对自然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佛教实相论对自然问题的回答,是比较特别的,也为很多人所忽视或误解。通过对比分析佛教实相论对自然的来源、自然的构成、自然的规律、人类与自然关系等的看法,能深入系统地揭示佛教的"自然"思想。由此亦可更细致地理解中国文化思想和中国哲学史中的境界论和本体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祁彪佳的《救荒全书》是一部重要的通论式的荒政著作,这部论著包含了作者大量的荒政思想和主张,体现出了他对灾害救济的态度。他提出了荒政中用人的重要性,认为救灾"首要得人";同时认为"屯田垦荒、发展农业乃是千古救荒之祖";形成了"仓储备荒"、"兴修水利"、"御灾召祥"、"崇尚节俭"、"赈灾勿缓"等主要的荒政思想。这些思想是祁彪佳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传统荒政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鲁迅和池田大作都可谓是墨子的现代传人。鲁迅除了将墨子兼爱平等、为民谋利的思想转化为自身坚韧抗争的性格、正义公平的思想外,他还在小说《非攻》中赞颂墨子反对不义战争,摩顶放踵而利天下的精神。池田大作一生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事业,他称赞墨子是"战国时代有名的行动派和平主义者",并受到墨家学说的深刻影响。尤其是鲁迅小说《非攻》中的墨子形象给他带来了共鸣和启示,使他深刻认识到,推进世界和平必须要坚持用文化和文明"文"的力量来抑制现代军备"武"的力量,而这唯一道路就是要坚持"果断的行动,勇敢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禅宗六祖惠能,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遍及海内外。作为一代宗师的惠能,诞生和圆寂于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他拜石出家,堕石成道,趋石化吉,坐石圆寂,无一不与石头结下不解之缘。出家学法时的“别母石”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日,惠能降生在新州县夏卢村,三岁丧父,家境清贫,与母相依为命。24岁那年有一天,他在新州县城金台寺卖柴,闻寺中和尚诵经而悟发出家学佛。此事令其母亲十分为难,认为惠能是根独苗,岂能断根绝代,因此,要惠能去征求舅父的意见。舅父明白家姐的意思,苦劝无效后,生气而又打赌地指着村边的一块石头说:“你若能把这块大石头‘拜’开成两边,那你就去吧!”舅父以为出了道难题。哪知惠能一口答应下来,天天头顶烈日,脚膝跪地,心如磐石,矢志不移,整整跪拜了七七四十九天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6,(3):116-122
周必大的《玉堂杂记》成书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主要记载了南渡后翰林院的典章故实,并收录了周必大、宋高宗、宋孝宗、程泰之、史浩等人的诗文。《玉堂杂记》在编撰方面主要体现了工于考据、躬身经历的特点,而在价值方面则主要体现为其不但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而且有些条目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