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2.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6,(4)
基于红色资源的学习行为,指的是直接以红色资源作为内容或对象的学习行为。影响这种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教导行为、学习内容的教育特质、学习内容的载体特征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红色资源是具有独特教育性质和多样化表现形态的教育教学资源,基于红色资源的学习行为自然也多种多样。从学习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行为倾向和行为特点,基于红色资源的学习行为可以归纳为观察学习、活动学习、体验学习、反思学习四种主要类型。基于红色资源的学习过程可以划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学生在这三个阶段的具体学习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是不同的,因而其重点学习行为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4.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2):11-17
红色文化遗产是从遗产科学的视角提出的学术概念,这一命题带有明显的事件指向、时间指向与意义指向,是特定历史时期内与特定事件相关,蕴含特殊意义的一类遗产。因此,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公民爱国情感的提升、城市文化精神的凝练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的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上海红色文化遗产呈现出体量大与影响小的结构性矛盾,红色内涵挖掘不足、利用方式单调以及城市发展定位对于红色文化价值的忽视是其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红色文化遗产的发展,注重红色精神的阐释,强化在场实践体验,以更多创新的红色产品形态丰富红色供给内涵,探索红色文化供给从同质化到精品化的升级,并且推动上海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从而实现红色文化遗产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海岛区资源特征与开发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舟山群岛为我国第一大群岛,区位条件优越,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基地。本文分析了舟山群岛区的资源特征、优势及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对港口航道、海洋生物、旅游、盐业与海洋能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铅锌矿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对其开发治理均处于较低层次,消耗严重。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铅锌矿资源特点、开发治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陕西省白河县卡子镇铅锌矿资源为例,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铅锌矿资源开发治理新模式,并以政策论证的方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为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矿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的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地的资源开发,对缓解全国能源和高耗能原材料的供需矛盾有重大意义。基地内以煤为主的优势资源组合、经济地理区位、已有工业基础及全国的经济大势与布局战略,为基地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优势产业的选择及开发规模的确定,布局展开的步骤、总体布局及开发重点区块的部署,是基地建设、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交通运输的超前发展,水源地的开辟,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保证基地建设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诅咒”假说,利用1993年-2012年贵州省相关数据,建立包括绿色GDP、资源依赖、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变量的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贵州省资源依赖与绿色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贵州省并不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相反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绿色GDP的增长,但作用并不显著.进而提出促进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生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县域内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河南省巩义市的实例,提出巩义市4个生态区和8个生态功能区的二级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并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针对县域小尺度范围内各生态功能区分别确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个类型,确定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式探讨——以陕西绥德县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产业单一、广种薄收、乡村贫困的特殊问题区域。“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土地利用方式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瓶颈”。论文运用农业地理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绥德县为典型案例区,进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的限制因素剖析。认为该区土地资源利用必须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效益的关系,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脱贫解困目标的有机结合。依据研究区地形地貌特点与水土流失规律,重视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造林实用技术、水保型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大力发展柠条防护林产业化、水保型立体农业、生态资源开发增效等典型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西江州区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地利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广西江州区属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农业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竞争为主,耕地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内容;建设用地低效、缓慢增长,农村居民点增长面积占较大比重;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逐渐增加。以1978-200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相结合,对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增长,收入和消费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引起农地快速非农化,江州区在土地利用中,必须注意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实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1)
生态足迹是一种常用的度量生态承载力的方法,已在我国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以乐都区为例研究了西北传统农业区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现状。乐都区生态承载力主要由耕地和林地提供,生态足迹主要由猪肉生产和能源使用产生,全区生态承载力和足迹水平均较低,但已呈现显著的生态赤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乐都区碳足迹比重将不断增加,生态赤字将不断增长。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17.
本研究从区域发展可持续性评价角度出发,构建了平江生态县绿色GDP核算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平江县正积极实现社会经济转型,获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仍资源环境相对依赖。针对平江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关于平江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红壤区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实证研究——以千烟洲生态试验站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千烟洲站1984年以来人工林长期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观测数据,结合目前市场交易的碳汇价格,推算所得经济效益;进而根据造林成本估算,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辨识该地区的林业碳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984~2004年间千烟洲站人工林(生态林和经济林)固碳总量约15994.28tC,年均固碳量799.71tC。同时,成本效益分析显示,过去20年经济林收益393.11×104美元,碳汇收益127.07×104美元。在该地区实施CDM造林再造林项目不仅可通过碳汇获得经济收益,还可通过种植的经济林获得农产品提供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植树造林活动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我国南方红壤区实施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实例研究中对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监测方法学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相似文献
19.
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分析了县域农田畜禽承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对策。结果表明,寿光市畜禽养殖规模总体较为合理,且仍有承载103.3万头猪当量养殖量的发展空间,然而乡镇(街道)间畜禽养殖业发展不均衡,部分乡镇养殖量超过农田畜禽承载力2倍多,环境污染风险极高;2008—2013年间寿光市农田畜禽承载力无显著变化,预计到2018年养殖量将达到饱和;从空间分布来看,寿光市农田畜禽养殖环境压力呈“北肥南瘦”和南部地区“皮薄馅大”的特点。因此,提出控制畜禽养殖发展规模和奖励机制等管理对策,以期为县域养殖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红色旅游资源利用需要重视儿童群体,强化儿童话语转换。采用妈妈语式访谈法、座谈访谈法、田野调查以及二手数据收集等多种方法,阐释儿童红色旅游的地方经验图式:(1)儿童认为红色旅游是以学校组织为主的、前往神圣/庄严的地方进行参观/仪式的研学旅行。雨花台不是一个“玩”的地方,而是美丽的风景空间、真实的历史空间和红色的神圣空间。(2)儿童认为“爱国主义=烈士精神+国家认同+信仰传承”;儿童对烈士产生了祖先崇拜的意识,并认为好好学习是对烈士最好的回报。(3)雨花台烈士陵园的解说词设计、小小讲解员及暑期夏令营、金牌讲解员进课堂等爱教活动设计,对于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如何强化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