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使我国面临能源供应、节能减排等方面更加严峻的挑战.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影响,较少探究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过程中对典型领域产生的驱动效应.基于此,本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应用弹性系数模型,选取居民消费、住宅建筑、道路交通3个典型领域探讨城镇化对碳排放的驱动效应,并提出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结果表明,2006—2015年,城镇化对居民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的驱动效应最为显著,弹性系数为9.91;对居民生活间接消费碳排放和道路交通领域的驱动效应次之,弹性系数分别为6.94和5.38;对住宅建筑等驱动效应最弱,弹性系数为2.71.研究表明,城乡生活方式差异导致居民直接生活消费碳排放显著增加,相较而言,城乡产品市场差异较小;辽宁省现阶段城镇住宅建筑存量与城镇新增人口的需求基本匹配,但人口城镇化带来的城市边界外扩、人口密度提高,导致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  相似文献   

2.
协同推进山区林业产业发展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国家实施林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揭示山区林业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林业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5.953时,林业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降低。(2)山区林业产业规模通过就业和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负向影响,山区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则通过收入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相对于跨越发展县,林业产业发展对生态发展县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更大,相对于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增收效果更明显,林业产业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严格保护夯实山区林业产业发展资源基础,以科技创新引领山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山区林业产业迭代升级,以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山区农村居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统筹绩效评估与城乡统筹趋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2000—2009年的城乡统计数据,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资源5方面构建城乡统筹绩效评估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评判法、关联性分析和关联度计算等方法,测算了中国城乡统筹绩效,定量评价了中国城乡统筹趋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城乡统筹总绩效系数偏离1的程度大,中国城乡差距明显并有逐渐扩大趋势。从城乡统筹单项绩效看,城乡人口统筹和生活统筹绩效逐渐趋好,城乡经济统筹绩效不甚明显,城乡社会统筹绩效波动变化,城乡资源统筹绩效较差。通过正负关联性的计算可知,城乡统筹绩效指数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城乡人口、经济和资源统筹绩效指数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而与城乡社会、生活统筹绩效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从综合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发现城乡统筹总绩效与城乡资源统筹绩效、城乡经济统筹绩效和城乡人口统筹绩效的关系密切,资源经济和人口是中国城乡统筹的重点。此外,中国城乡统筹还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比如总量和平均量的差异、投入与产出间的差异、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乡人地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分析该过程中的城乡人口与土地变化及其关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应用脱钩理论及其相关模型,重点分析2000-2008 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及其与城乡人口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25 个省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两者协调性欠佳,呈现弱脱钩状态;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减少,约一半省区呈现强脱钩状态,11 个省区呈现衰退脱钩状态;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关系可划分为7 种类型,其中有1/3 的省区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关系极不协调。论文认为,财税体制和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不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不力、城乡二元制度根深蒂固是造成前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新时期协调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可持续途径在于,遵循人口、产业、城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推进财税/绩效体制改革,科学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有序推进城乡土地统筹置换。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自2003年到2013年,我国各地的城乡差距均有显著的缩小。不同地区缩小幅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呈现非线性,人均GDP为9 295元与2 8843元时发生了转折。在第一阶段经济发展倾向于拉大城乡差距,在第二阶段会明显地缩小城乡差距,而第三阶段数据显示其缩小效果有一定的减弱。我国在2011年完全跨过了"倒U型"拐点,城乡差距已经处于持续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谢里  伍婷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9):2429-2450
以电力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与能源价格扭曲指标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家庭层面经验考察了居民能源价格扭曲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普遍存在负向扭曲的居民电力价格提升了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特别是增加了居民家庭的电能、食品、衣着鞋帽、设备及日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及其他分项消费支出。(2)居民能源价格扭曲通过收入效应与互补效应影响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及其结构。(3)居民能源价格扭曲的家庭消费效应在城乡家庭之间、城乡各收入组家庭之间存在异质性。居民能源价格扭曲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比城镇家庭更大,同时,居民能源价格扭曲对城乡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都体现在提高各自高收入组家庭消费。这些结论可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并建立公平与效率兼容的能源价格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差距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比较分析了中国城市与农村在环境保护上的主要差距,并探讨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对策。结果发现:自1998年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近52%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与农村环境卫生投资差距平均为6~10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差距平均为35~59倍,生活垃圾处理差距为7~17倍,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差距基本符合东中西部逐渐扩大的趋势;此外,乡镇环境保护机构仅占环保机构总数的4%~15%,乡镇环境保护人员仅占1%~4%,其中东部、西部和中部乡镇环保机构与人员所占比例均依次减小。因此中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巨大差距,亟需在城乡功能的合理定位、创新城乡环保政策、统筹城乡环境建设与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X24,9600758关于人口与环境两大国策对经济影响的思考/彭坷珊(中科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1995,8(3)一1~5环信X一39 人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中根本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加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根据我国人口庞大的基数,过快的增长速度,独特的人口结构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现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对策:1.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邝.强化国情意识,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3.建立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晓红  江可申 《环境工程》2017,35(2):168-173
使用STIRPAT模型、PLS-VIP方法研究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等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间接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都位居第一位,富有弹性;人口规模、人均GDP的弹性系数为负值,我国人口的扩大以及经济的发展会降低间接CO_2排放量;城乡居民城镇化的弹性系数都为负值,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降低间接碳排放量;农村第三产业比重的弹性系数为负值。最后,提出提高城乡居民间接生活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谷雨  刘昕  邓红兵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1):1573-1578
在界定城乡结合部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其特征和存在问题,综合考虑社会人居、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等因素,构建了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状态为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并选取重庆市大渡口区进行了案例研究.现状评价显示:相较于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结构与功能耦合不够优化,生态潜力有待发掘;城乡结合部的活力优于城市,而组织结构、恢复力和环境质量均逊于城市;其中经济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社会人口组成、道路噪声、空气质量是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差距最大的方面.这些因素均值得在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