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和着社会语境的变迁,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宏大叙事在关注重心上由阶级话语转向了民族话语,其现代性生成指向与"中国梦"对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反思密不可分,在功能建构上表现出国家主流话语的引领和询唤、修复当代人信仰缺失的"无根"状态的有效性,也展现出模式化、空心化、符码化的不良叙述倾向,考量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宏大叙事表述的及物和不及物症候,对彰显和助推"中国梦"的话语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胡塞尔均对内历史或历史的内在本质和历史认识论做出了经典的分析。关于前者,胡塞尔认为它根源于主体的意向性,马克思则坚持它根源于物质生活资料及生产方式这一客体。关于后者,胡塞尔阐述了"纵向本质直观"这一方法及其理论依据,马克思则论证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方法的合理性。总起来看,马克思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在逻辑上更为自洽,也更加契合史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厚今薄古的现象,进一步总结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历史成绩和经验,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守正创新",可以从五个历史阶段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根源,从而更好地总结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1,(2):120-127
史学的学科性根植于其真理性。西方历史哲学史既是一个求索历史和史学真理的历程,也是一个为史学争学科地位的历程。1725年之前,史学被认为与真理无涉;自1725年始,以维柯、黑格尔等为代表的思辨历史哲学,论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真理理论;自1874年始,以柯林武德及沃尔什为代表的批判或分析的历史哲学,论述了认识论意义上的史学真理理论。这些真理理论,在逻辑上均无法自洽。自1973年始,以海登·怀特和安克斯密特为代表的叙事主义则直接把史学与文学等同起来,彻底割断了史学与真理的关系,从根本上消解了史学的学科性。尤其是在经过叙事主义的冲击之后,史学家追求"隐喻的真理"当是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公园何止是艺术的舞台,它还承载着国家的历史。澳大利亚很年轻,她自1788年1月26日建国至今,才经历了200多年,正如其国歌所唱的:"我们澳大利亚人多么欢乐幸福,因为我们自由而年轻……"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6):105-112
谭恩美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的美籍华裔作家。她的长篇小说善于书写仪式性空间、诗意性空间、异质性空间。其小说通过构建一个个"会说话的空间",不仅呈现了大自然的地理风光,而且透视了小说人物的精神风貌,拓展了主题的意蕴。谭恩美长篇小说的这一空间叙事特征,凸显了小说的空间叙事魅力及作者的创作诉求。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5):115-120
王蒙小说《青春万岁》从创作到出版,再到改编成电影,横跨"十七年"和"新时期"两个不同文学史时期。契合与分裂构成了《青春万岁》从小说到电影之不同艺术形态转换的基本特征。小说《青春万岁》的改编,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内涵,具有文学史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5):118-124
新世纪影视剧以化历史的影像呈现方式不断关注着革命"在地性"的审美在场,试图以吐纳百川的开放性姿态接纳着阐释"革命"的多元文化预设。它们以"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再叙述,昭示着在民族复兴的时代主潮背景下,借助历史化的审美建构进行修复红色记忆、承载地缘文化、寻求国族认同、凸显现实观照的诸多可能性,考辨其建构"在地性"的影像景观、叙述格调与主题旨归,对于廓清革命再叙述的审美误区,寻绎红色基因因袭相传的空间路径,整合新时代的国族认同观念,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作为历史这门学科,课改后依然存在着课堂容量大、知识跨度大、难点多等明显的问题,必须注重创新、注重实践,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而不是仅仅以"理解""认识"为主要特征。本文仅就新教材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作粗浅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70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其演进脉络、阶段性变化特征和取得的成效,对于制定新时代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演进为主线,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变迁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非理性战略探索阶段(1949-1971年);②建立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1972-1991年);③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2000年);④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态环境示范创建的环境友好型战略(2001-2012年);⑤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2013年至今).分析表明,我国基本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较为完善的环境战略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法制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市场经济政策体系以及多元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伟大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需求,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基本走向、改革目标,指出了管理体制、生态法治、空间管控、市场机制、公众参与、责任考核等六大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革命文化因社会重点问题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不断进行"价值阐释"和"价值发现",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各有新诠的强烈的现实关照。这种现实关怀既是革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思想品质的现实反映,透视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脉络;同时也是研究者作为思想个体对于传承革命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能动反应,是革命文化研究必然呈现的学术风貌。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化研究的历史进路,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术研究的内涵和范畴,更可以在一定程度对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做管中窥豹的探求和检讨。  相似文献   

12.
群测群防的根本含义是群众性的测报和群众性的防御,它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自其诞生以来,大至经历了起步—高潮—调整—复兴四个发展阶段。在新时期复兴群测群防,应以"三网一员"建设为基础,以群众性防御为重点,拓展思路,创新模式,强化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历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即渔猎文明时期,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对自然界没有实质性破坏和威胁,并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原始的文明意识,此间历时百万年。随着农业的诞生,特别是铁器生产工具的出现,人们从被动适应自然过渡到主动适应自然,并出现了农业文明,此间历时万余年。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早期排水系统不完善,后期工程改造限制较多,在降雨事件中时常面临积水和内涝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针对历史文化区的特征进行降雨径流管理是决策管理者及技术专家要解决的问题。以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大礼堂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其历史文化景观格局和场地自然现状的解析,筛选了4种基于自然功能的LID-BMPs (蓄水池、雨水花园、透水铺装和植草沟)设施,并设计了这些类型LID-BMPs设施的空间布置方案。随后采用SUSTAIN模型进行LID-BMPs方案的水量水质控制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LID-BMPs方案能够在设计降雨条件下中满足区域降雨径流控制目标,并且在典型年中实现径流量和污染负荷的显著削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晚清小说研究虽渐成热点,但仍存在格局失衡的情况。如果转换视角,过去被忽视的非经典作品价值将会凸显:从历史视角看,可构建完整的小说历史图谱;从地图视角看,能够在文学地图中展现现代转型进程;从地域视角看,可保存地域文化,被归为狭邪小说的《青楼梦》《风月梦》《海上繁华梦》恰是苏州、扬州、上海地域小说的典型;从互文视角看,可挖掘文本隐喻及叙事策略,如《海上繁华梦》与《海上花列传》的互文,可解析后者的"藏闪"手法。  相似文献   

16.
自十七世纪中叶清朝康熙年间推行土地政策以来,长三角地区耕地变化速度显著加快,对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收集了长三角地区十七世纪以来的耕地数据,选择海拔、坡度、土壤与河流距离和人口密度等影响因子,利用SPSS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结合不同时期耕地分布影响因子权重,重建1661—2020年长三角地区耕地演变数据,基于此探索历史耕地的空间分异规律和时间演变过程,系统分析不同时期耕地变化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耕地数量呈现“M”型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多南少”,其空间格局呈“西进北扩,纵深扩散”的演变态势。清朝时期,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耕地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农业政策和技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成为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与生态退耕项目的推进导致长三角地区耕地持续减少。历史时期长三角耕地格局持续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在地理变迁与耕地格局演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在宏观层面上影响耕地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始终是耕地格局演绎变迁的基底,也是区域人文景观的基础。人文地理环境则在微观层面深入且细致地改变耕地格局,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实践。长三角地区耕地的变化体现了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博弈,反映出“人地关系”理念的转变。区域发展规划应突显长三角的生态环境优势,打造区域一体化的生态景观廊道,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反理性、反中心、反基础等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导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意识淡漠化、选择多元化、内容趋向非理性化和追求功利化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后现代主义思潮、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改进大学理想信念的教育模式,突显人文关怀,以保证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生态实践观旨在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使人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是对非生态实践观的积极扬弃。它包含着促进社会整体持续健康发展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旨归,是马克思思想的坚实基础。《共产党宣言》中的生态实践观以对资本增值实践观的辩证扬弃,实现了历史之维、价值之维和建构之维的有机统一,也实现了解释世界、改变世界与改善世界的有机统一,因此对当代人类实践有着无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是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同济大学、井冈山大学共同创编的一台大型音乐舞蹈剧目,该剧目十年来已经成功演出了240多场,其社会影响深远、广受各界好评。从音乐美学的视角来探究其红色音声构建的哲学思考,通过以乐树德、立德树人的创作立意,多样复合与互补的艺术样式,审美与叙事基础上的音乐建构,"物我同一"的角色参与和情感体验,"寓教于乐"的审美接受与立美创造等五个方面分别阐释《井冈山》内在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价值,期望能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教育和音乐文化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道路"问题就引起人们的广泛热议。只有科学地把握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才能深刻地理解其强大生命力所在。中国道路有着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它体现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主体选择性、以及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目标。这条超越传统的现代化之路,证明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添彩增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