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某油气田企业为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探索实践党建融入安全、赋能安全的针对性措施,构建了在安全工作中有效发挥党委领导作用、领导干部头雁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建+安全”体系工程,推动党建和安全生产工作同步提升、全面发展,为企业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以来,着眼于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目标,天津市武清区创新实行以党总支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使社区党建工作和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健全组织,创新党建模式。一是强化组织覆盖。针对社区党员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按照"规模合理、范围清晰、便于管理"的原则,探索推行"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三级垂直管理模式,确保了党建工作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已有的循环经济实践,提出并分析了企业集团型、社会功能型、城市功能型和生态功能型4种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谢菊  刘磊 《环境保护》2013,(23):21-23
本文在梳理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存在政府和社会对其认识仍不到位、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缺乏制度保障、环保社会组织普遍资金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三个应对之策,即充分认识环保社会组织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对环保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并降低门槛、建立政府与环保社会组织的沟通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绿色壁垒的法律依据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贸易壁垒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限制措施,并且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鼓励和保护,原因是一系列的法律依据成为其合法存在的有力保障。本文主要从绿色壁垒产生的法律依据及其特点的角度对这种贸易限制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为作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标志着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是实现防震减灾社会功能的根本保障。在本法律条文中,关于执法时效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浅析,希望为本法的修订和防震减灾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1989年12月26日经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施行。这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它为进一步落实基本国策,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也为发展我国的环境科学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多元参与""治理机制"和"监督考核",治理能力的重点是政府主导能力、企业行动能力、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能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坚持人本治理、坚持法治思维、系统组织实施、创新技术支撑、动态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为作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标志着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是实现防震减灾社会功能的根本保障。在本法律条中,关于执法时效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本通过对该问题的浅析,希望为本法的修订和防震减灾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从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现实需要等方面分析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相互融合的内在逻辑,提出构建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引领机制等实践路径,建立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机制,使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实现高校党建工作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