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测定及其分级标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试验建立了测定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发光细菌法。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几十种钻井/完井液添加剂和钻井/完井液体系的生物毒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油田化学剂的使用贯穿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全过程,但目前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甚至毒性作用却不甚明晰。为了探究油田化学剂对环境产生的毒性影响,文章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的生态毒性的评价方法标准,包括以土壤为载体的化学品毒性评价方法、以水为载体的化学品毒性评价方法和以高等动物为载体的化学品毒性评价方法。此外,根据油田化学剂本身的独特性质及对其进行毒性评价的限制因素,通过对比与借鉴,得出在众多毒性评价方法中微生物法是最具潜力的油田化学剂毒性评价方法,并提出几点针对油田化学剂的生态毒性评价的思考,为今后油田化学剂在环境中的毒性评价方法和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国内外钻井液生物毒性评价的主要方法──糠虾法、黑褐新糠虾法、发光细菌法、发光海藻法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法快速、简便,符合我国钻井现场应用实际情况,因而推荐使用发光细菌法作为钻井液生物毒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白鲢鱼为实验生物,采用半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几种油田化学剂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研究表明:防膨剂、杀菌剂K、杀菌剂L、清蜡剂、四氟硼酸、酸化缓蚀剂、阻垢剂、阻垢缓蚀剂、缓蚀阻垢剂和破乳剂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0.68、1.6、9.3、25、123、510、620、3240、4570、7410mg/L。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物质分级标准,防膨剂属于剧毒物质;杀菌剂K、杀菌剂L和清蜡剂属于高毒物质;四氟硼酸、酸化缓蚀剂和阻垢剂属于中毒物质;阻垢缓蚀剂、缓蚀阻垢剂和破乳剂属于低毒物质。这几种油田化学剂的安全浓度为0.068~741mg/L。此研究可为评价油田化学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制定废水排放浓度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汉油田废弃水基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废弃水基钻井液基本组分及生物毒性效应的分析,详细评价了废弃水基钻井液对浮游生物生长、卤虫孵化、土壤植物及糠虾的生物毒性影响。结果表明:江汉油田废弃钻井液对无节生物幼虫的影响不严重,不会影响卤虫的孵化率,但会影响其孵化速度;由于废钻井液中的含盐量高,pH值较高,因此对土壤及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其LC50均大于3000mg/L,基本上符合美国联邦环保局(EPA)颁布的陆相水域排放钻井液和钻屑的条例。  相似文献   

6.
钻井液环保性能评价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与钻井液相关的环保标准、管理指南等规范性文件的调研,结合我国陆上油田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将钻井液的环保性能评价项目分为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重金属(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砷)、石油类和pH值等5类9项,并推荐了相应的评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薇  程爱华  叶向德  王志盈 《四川环境》2007,26(3):84-86,93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特点及危害,概述了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常用的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一种处理LAS废水十分具有前景的新方法——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法,并提出这一新型的污水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油污土壤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处理技术可以用于转化和去除土壤中的石油类污染物,微生物对油污土壤产生降解作用,其降解的最终产物是CO2和水,不产生二次污染。重点分析了影响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包括pH值、温度、湿度、供氧情况、营养素、表面活性剂加入量、油污染强度,论述了各种影响因素的调整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HNO_3-H_2O_2-HF混合无机酸体系下,通过微波消解方式对油田化学剂样品进行完全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田化学剂中Cr、As、Cd、Pb四种元素,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较低,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36%~7.84%,加标回收率在88.5%~99.7%,经验证能够满足油田化学剂环保性能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毒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水体中重金属的生物转移和生物转化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影响重金属毒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影响重金属毒性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硬度、溶解氧、光、盐度等,另外,有机物和其它综合因素对重金属毒性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生物降解性能好等特性,在一些特殊工业领域和环境保护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有可能成为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或升级为换代产品。目前,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与石油有关的工业。文章用实验方法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生产方法及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长庆油田学一联合站油田采出水经三级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回注指标,但不久水质变浑浊,并伴有大量的红棕色沉淀物生成。取样分析,红棕色沉淀物为氢氧化铁,水中pH值为6.0~6.5,铁含量在50~100mg/L。文章针对含铁量过高为主的高矿化度油田采出水可能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反胶团是一种新型提取分离技术,具有防止生物大分子失活、变性等优良特性.综述了反胶团的原理、含水率、pH、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离子浓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反胶团萃取的影响及反胶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光化学氧化法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少红  杨勇  季民 《四川环境》2006,25(1):11-13
本试验采用UV/H2O2光氧化法处理含有较高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模拟废水,研究了H2O2投加量、pH值、光照时间、紫外灯光强对LAS降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油田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介了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技术,对几种主要生物处理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江苏油田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践,综合分析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法、接触氧化法等三种主要生物处理技术,初步提出了中小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场的设计标准,可供油田生活基地中小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油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对石油降解菌DSP菌的生长、疏水性、产表面活性剂、脱氢酶活性及降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SP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降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脱氢酶活性与降解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当土壤中柴油含量为10%时,利用DSP菌经过40d的处理(30℃,pH值为6),油含量下降到1.82%,降解率最高可达65.4%。  相似文献   

17.
疏浚底泥土地利用应该尽可能避免对施用土壤、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通过生物聚积试验和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考查底泥对水及土壤中生物、植物发芽生长的影响,通过渗滤试验评价其对地下水层的污染。疏浚底泥土地利用前,其生态毒理性风险分析的方法包括风险简化评价和风险详细评价。通常简化评价方法用于估计底泥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详细评价法进一步通过生物毒性试验和柱状渗滤试验来确定其生态毒理性影响,界定其风险特性。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驱注入液黏度稳定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田采出水中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的主要因素有金属离子、还原性物质、细菌等,次要影响因素有pH值、溶解氧、含油量、悬浮固体、残余聚合物、残余化学剂等。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可通过投加适宜的化学剂来消除影响,从而控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损失。根据作用机理,目前常用的黏度稳定剂可分为水质改性型和黏度稳定型两种,对造成黏度损失的主要因素可投加水质改性型药剂、对溶解氧等问题可投加黏度稳定型药剂来降低黏度损失。此外,不同单剂组合的复配可通过协同作用有效地提高药剂效果,复合型药剂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19.
电絮凝处理油田废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油田废水,考察了电流强度、PAC投加量、电极板间距和pH值对废水脱油率的影响。正交实验表明,pH值和电流强度是影响废水脱油率的两个最显著因素。在选定的条件下进行电絮凝实验,废水脱油率达到84.3%。  相似文献   

20.
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油田压裂返排液中筛选出EB系列菌种,可高效降解压裂返排液中的高分子和有机污染物。考察了振荡时间、温度、接种量、菌种混合比例等对压裂返排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8h振荡、25℃、10%接种量、菌种EB1和EB2按1∶1比例混合是较佳应用条件。EB复合菌种的应用范围较广,其pH值适用范围为6~9,矿化度适用范围为3 000~20 000mg/L。该研究提高了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