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五”重点项目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提出了建立基于Web的系统集成 ,全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及分析预报系统的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合作建立了江苏省前兆数据库和分析预报方法集成系统JSOMEN ,编写了适用于江苏前兆观测资料的控制主表 ,用C、VB等语言编写程序整理入库了 1 990年以来全省 4 3个测点 75个测项的一百多万组前兆观测数据 ,同时建立了台站和市局的前兆数据库 ,以达到全省前兆观测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震前所识别的前兆,其中包括十余项测震学前兆和地形(应)变、水化、地电等手段的多项前兆,分析了震前依据前兆而作出的预报实况,并根据目前所认识的地震前兆的某些物理基础,讨论了对这次地震可能作出预报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会议简讯     
<正> 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五月四日至七日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前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同志出席和主持了这次会议。在会议上有16位委员就重力、地倾斜、大地形变测量、水化、地电、测震学前兆、前兆的观测研究、综合分析预报研究等方面交流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交流,大家感到七级以上强震的前兆是比较丰富的,预报是有希望的;同时对前兆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对干扰的识别、信息的提取、前兆机理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的经验表明.群测群防工作在短临预报中发挥着专业队伍难以代替的作用。这是因为群测群防工作的分布面广,控制范围大,观测网点多,密度大,群众熟悉当地长年的自然环境正常背景。其作用具体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1)捕捉短临前兆特别是宏观前兆。当今国内外地震预报探索的主要方面在于短临预报,而在短临预报尚无确定的前兆指标情况下,只能靠获得比  相似文献   

5.
洪水前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利华 《灾害学》2000,15(1):21-26
根据历史洪水和现有研究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洪水前兆 ,可以为洪水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同时指出 ,为了提高预报精度 ,必须对洪水前兆进行综合分析 ,去伪存真 ,最终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1970年以来江苏及邻区10次震群资料,对其单项及综合指标作了计算和研究,根据《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判断其前兆性。另外,对前兆震群与未来强震距离、间隔作了统计,并对其预报效能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1976年松潘Ms7.2级地震的前兆异常现象(微观方面)约60项,其中包括地震学方法、地形变、水氡、地电阻率、地磁、重力、地应力前兆手段。为了确认其中可信的前兆,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简便的判别方法,对上述60起异常事件按手段进行了判别,发现仅五分之一的异常事件能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而对大多数的异常现象看法并不一致,很难确认为可信的前兆异常。松潘大震是这样,其他大震或中强震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是运用前兆现象预报地震的困难所在,也反映了地震预报的现状。为了确认可信的前兆,除了深入研究前兆现象的机理外,各手段研究和制订出确认前兆异常的工作规范,也许是提高分析预报水平的途径。bb  相似文献   

8.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应用于堆积层滑坡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一种用于研究非线性系统失稳前兆和进行失稳预报的新理论,目前主要用于地震预报方面.对将该理论应用于探索滑坡前兆和滑坡中期预报作了探讨.降雨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外部因素中最常变化的因素,也常是滑坡的诱发因素.针对降雨在堆积层滑坡孕育、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降雨变化作为加卸载手段,建立了降雨型堆积层滑坡的加卸载响应比预测模型,并以新滩滑坡为例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可作为滑坡预报的手段,且在某些方面它比常规预报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杜兴信 《灾害学》1991,6(2):12-16
近一、二十年建立起来的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不仅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减灾信息,有待我们去开发。综合观测、综合分析和综合预报是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演示系统是江苏省地震局 “九五” 重点课题──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主要集成了测震数据库及测震学预报软件(CAPSEIS)、 前兆数据库及前兆学预报软件(JSOMEN)、 强震中短期预报动态图像系统、 台站基础信息数据库、 地震烈度分布计算等软件系统,一旦出现震情时可以为地震研究人员提供常用的基础资料,震情分析判断工具和震害快速预测等。 本文重点介绍笔者对基础图件和基础资料信息等系统数据库整理所做的工作,同时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及其使用。  相似文献   

11.
滑坡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李秀珍  许强 《灾害学》2003,18(4):71-78
滑坡时间预报的核心是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的建立。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总结了滑坡预报中的多种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重点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提高滑坡的预报水平,本文认为滑坡预报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滑坡类型、滑坡特征、变形特点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监测资料为依据,将滑坡预报理论模型、预报判据以及根据斜坡的宏观变形破坏迹象和前兆信息等几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滑坡预报的综合信息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 19990 92 1台湾 7.6级大震前浙江省地倾斜异常特征 ,并结合预报过程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这些前兆异常应属台湾 9.2 1大震引起。这对识别分析今后该区域出现同类型的前兆信息 ,为地震时空强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客观地反映了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发育在苏北地区的各类地形变异常,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相探讨,在总结研究前兆的基础上指出综合预报的重要性和在中期趋势异常背景中捕捉短临前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吸取阪神地震的教训,加强地震监测预报,推进工程抗震研究,提高综合防御水平密切注意东部地区震情,努力捕捉短临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学术讨论会暨前兆委员会全体会议于三月十二日至十九日在我省镇江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各直属单位的117名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许绍燮同志,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联同志,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同志出席了会议。江苏省地震局局长魏文园同志也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6.
陕西彬县百子沟滑坡预报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宪周 《灾害学》1998,13(1):53-56
通过野外调查、形变监测,宏观前兆分析,对百子沟矿区滑坡蠕变规律和运动过程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为黄土高源滑坡、矿区滑坡临滑预报做出了范例。  相似文献   

17.
<正> 1990年2月10日01时57分,在江苏省常熟市和太仓县交界处发生Ms5.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失。本文给出了这次地震的参数和序列、地震前兆和预报情况以及震后现场监测预报工作概况,并对这一次地震的监测预报过程进行了回顾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南黄海6.1级地震序列和主震震源参数进行了初步推算和分析。对该次地震前的长期和中短期地震学前兆异常的分析预报作了总结,提出了长中短结合和注意异常指标的独立性及抓时空强异常综合分析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前兆异常与地震相关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列举了在进行这方面研究中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困难,以期引起广大地震分析预报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多年的观测资料进行总结,并讨论利用地震电磁辐射现象来提取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等问题。对于地震短临预报工作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