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第11期《绿叶》杂志内容很好,对身处基层的环保NGO有指导意义。其中,温波写的《民间环保组织如何获得可持续的资助》一文,对境外基金会资助我国环保NGO问题有释疑作用,对我们今后的实际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今后能够多刊登一些此类文章。基层环保NGO需要指导!淮河卫士@霍岱珊 相似文献
5.
在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默默耕耘之后,中国的环保NGO正在进入一个“集体收获期”。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里,环保NGO的声音变大了,形象清晰了,获奖的次数和人数也增多了。一些环保NGO的会长、主 相似文献
6.
500元改变命运魏占月的故事作为地地道道的西北农家妇女,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魏占月每天的生活曾经非常简单:拉扯俩孩子,一天做两顿饭。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政府确定的重点贫困县之一。和县里其他家庭一样,魏占月的家庭以前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8月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发起"20行动中小学节能教育试点项目",在未来的一年里,北京、上海、成都和保定四地100多所中小学将在课堂内外开展一系列以节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中,除了环保部门加大监管之外,环保NGO广泛、深入地参与,将更加有助于环保事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环保NGO是指以促进环境保护为己任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包括民间组织、志愿者以及学生团体)。目前在我国,从事环保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是NGO中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十大民间杰出环保人物”于10月26日评出,“福特汽车环保奖”于11月2日揭晓。“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环境大使”评选也将于11月30日举行颁奖仪式。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各种类型的环保奖项逐渐增多,环保NGO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诸多困难导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还不足,目前公众对他们的期望还停留在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环境意识普及教育宣传活动上。中国环保民间组织需要一个法律框架下的环保倡导通用模型来指导工作,而印度环保民间组织在公众倡导、政策和法规倡导等方面的工作方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例如提高利用媒体宣传的有效性、通过与其他同类或相关组织结成联盟的方式来影响政府环保决策等等。 相似文献
12.
潘岳与环保NGO共商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环保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着依法治国的本质。于环境文化而言,公众参与与否及其参与程度,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环境意识的发育程度,也体现这个民族的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状况。2005年12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召开的"环境文化与公众参与"座谈会上,提出了一整套公众参与环保的工作思路。为飨读者,我们摘选了潘岳同志训话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会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和高校环保社团负责人的发言,并同题配发了中国著名学者的环保思考,以及美国、菲律宾等国公众参与环保的方法途径,以期为公众参与我国的环保事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14.
2007年4月18日下午“,2007SEE·TCN生态奖颁奖典礼”在中国农业大学报告厅隆重举行。颁奖典礼结束以后,只留下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和获奖代表 相似文献
15.
正当福建省屏南县溪坪村的医师张长建和"屏南绿色之家"赢得污染侵害赔偿官司,准备和村里人庆祝一下时,当地民政部门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称屏南绿色之家是非法组织,予以取缔。我国民间环保NGO组织,虽然正悄然成长为一支生力军,但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6.
登记注册难、没有合法地位几乎被公认为是中国环保NGO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境,而且是造成诸如筹资难、人才匮乏等其他困境的罪魁祸首。但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要 相似文献
17.
18.
2007年“五一”期间,著名环境NGO“保护国际”的项目官员王雪,以环保顾问的身份在拉萨给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珠峰行”做了一次环保培训。一个企业为了自己的一次志愿行动,专门聘请环境NGO的工作人员担任“环保顾问”,这在中国企业史上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北京以外,西南地区应该是中国草根环保NGO数量最多、项目最集中、开展活动历史最悠久、取得成绩也最大的区域。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天然具备最先获得政府相关政策的信息和方便联络的政治优势。目前中国草根NGO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国外的资助,而且申请资金的信息大多在北京发布。所以北京的草根NGO在获得国际、国内项目资金的支持方面具有信息、地域和人才的优势,NGO的数量增长迅速,NGO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和一个区域都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环保NGO的活动与公众在参与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公众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也深化了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