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对石油污染环境的治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三种类型。文章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几种微生物修复方法,分别介绍了利用植物、动物及微生物进行治理的修复技术。在我国,对于石油污染的治理应更多地采用低成本、无污染、高效率的生物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常用的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特别是生物修复技术的优越性,并针对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研发污染土壤综合修复技术、完善修复工程设计、加大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加强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4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壤修复现已逐渐成为环保领域新的热点。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使土壤的pH、有机质、含水率、生物群落结构等发生了改变。研究土壤理化性质、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动态关系是选择最佳修复技术的依据。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理化一生物联用的原位修复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石油污染物复杂多样,可通过构建复合高效菌群提高其生物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4.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及其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侯彬  朱琨  卢静  赵艳锋 《四川环境》2006,25(6):96-100
根据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和操作管理简便的优点,本文介绍谊类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在概述石油的组成成分及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微生物和植物修复技术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条件,并就目前两种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基因技术的应用作了介绍,同时指出了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30多年来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的进展,并介绍了国内外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方面的生物修复工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原位修复有原位地耕法和土壤气相抽提;异位修复有土壤耕作发、堆放法、堆肥法和反应器法。文章还就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阐述,指出生物修复方法作为一种费用低、效果好、对环境影响低、无二次污染的方法,是今后治理石油对土壤污染的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石油烃污染引发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在各种修复技术当中,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以成本低、修复效果好、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得到广泛重视。文章以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为中心,阐述了内生菌-植物联合修复和植物-根际微生物联合修复两种典型的联合修复技术的原理以及最新的应用进展,并总结了当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的不足,以期为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油烃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不断被重视,释氧材料作为一种强化生物修复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介绍了释氧材料的发展史,阐述修复场地条件、地下水化学环境和材料释氧速率控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石油类污染土壤的危害进行分析,指出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石油类污染去除的重要手段。由于石油类污染物组成的复杂性及难降解性,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富集、驯化,特别是基于多种生物协同共生的高效降解菌群的构建,是实现强化生物修复的重要途径。降解过程中污染物种类及理化性质、温度和pH值、电子受体、营养元素等都对污染物的降解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化学氧化法与微生物法联合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采用联合修复实验,以过硫酸钠/过氧化钙为氧化剂,氧化预处理后联合生物修复,研究了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烃含量、pH值、微生物数量以及石油烃分子分布的变化规律,比较了联合修复技术与单一生物修复对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投加量0.3 mmol/g,n(Na2S2O8):n(CaO2):n(FeSO4):n(柠檬酸)为5:5:1:1条件下,石油烃(C10~C40)降解率为24.41%,其中C10~C25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率为-6.82%,C26~C40组分石油烃降解率为31.34%,氧化预处理后土壤添加石油烃降解菌进行生物修复,经联合修复后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率可达85.13%,比直接进行生物降解的土壤,生物降解率提高了39.66%。修复后土壤的pH值由9.3...  相似文献   

10.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壤污染呈现加重的趋势,有关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项用于污染土壤治理的新技术.介绍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评述了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治理废水的高效技术,在废水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在污水中加入优势高效菌种来增加和改善处理系统的能力。文章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利用实验评价了生物强化作用的效果,并总结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污染治理中的微波诱导催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了微波诱导催化技术在大气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状况及应用实例,阐述了微波诱导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微波诱导催化技术在实践应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展望了微波诱导催化技术在污染治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的调查分析和对比,提出了适合国内实际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方案。以离心分离技术为核心,辅之以调质、倾析等多种预处理技术和高温裂解、生物处理等后续处理技术的污泥综合处理工艺,适于我国现阶段的含油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14.
含油污泥无害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胜利油田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油田含油污泥化学与微生物综合处理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含油污泥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仅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操作安全可靠,而且回收了原油。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油田含油污泥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现代油田的环保开采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绿色水处理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文章列举了膜分离、绿色氧化、绿色絮凝以及超声波、微波、电磁场等环保水处理技术,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探讨了绿色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低分子环保型压裂液体系(LMF)与传统瓜尔胶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低分子环保型压裂液体系,无论在工程还是在环保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它的推广应用,将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绿色环保压裂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进行了比较,论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机理及特点。分析了实现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溶解氧浓度、pH值、分子态游离NH3浓度和泥龄。结合典型工艺,提出了目前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超稠油蒸汽吞吐注采一体管柱技术,是对多项稠油开采工艺技术进行实践、总结、分析而来。该项技术,解决了作业频繁的问题,实现了不动管柱直接转抽,并可以多次注汽、转抽;由此而改变传统的蒸汽吞吐注采工艺技术,做到注、采、焖、放一体管柱,减少作业工序和降低井筒热损失,降低环境污染及电能消耗,实现超稠油不动管柱开采,有效降低超稠油开采成本,提高了油井的生产实效,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油田含聚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新疆油田聚合物驱含油污水特点,在不改变高效水质净化与稳定技术配套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聚驱产出液的技术。研究确定了"氧化+曝气"的预处理技术结合旋流反应工艺做为含聚污水处理的核心工艺,可实现含聚污水的有效净化,并筛选优化与之配套的化学药剂体系。通过室内大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可达到室内净化后水中悬浮物含量≤15mg/L,含油≤10mg/L。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基于缓释肥料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显著降低,穗粒数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了8.36%。侧条施肥技术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氮素的表观损失量。侧条施肥各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在39.1~67.8之间,显著高于FP处理的23.7。FP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高达174.2 kg·hm-2,侧条施肥各处理表观损失量在23.2~61.9 kg·hm-2之间。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因素,基于缓释肥料的侧条施肥技术是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