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荀子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曾经看到这句话,我总是不能理解,直到经历了"918"全民防空演练和暑假里的学生救灾自护学习后,我才明白民防的意义所在。防于外9月18日那天中午,上海全城拉响了防空警报,警报一共为三遍,第一遍为预先警报,第二遍为空袭警报,第三遍为解除警报。之前,手机中也收到了相关的短信,为此还特别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防屈曲支撑对巨型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首先采用SAP2000,按照现行规范8度设防的要求,设计了一座48层巨型框架结构,并将此结构的所有普通支撑分别用与其等刚度和等面积的防屈曲支撑代替,得到等刚度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和等面积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然后对3个结构进行8度、8.5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较巨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有明显减小,且层间位移角变化更均匀;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能达到"大震可修,超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3.
正在人类千年文明史中,瘟疫总是以挑衅的角色与我们相伴同行。14世纪毁掉欧洲1/4人口的"黑死病"、15世纪至18世纪横扫欧洲的天花、1799年把英国人口死亡率推向顶峰的结核病、1840—1862年席卷全球的霍乱、1844—1866年在沙俄西伯利亚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炭疽,以及20世纪以来发生的"西班牙大流感"、疯牛病、艾滋病、SARS、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冬季供暖后室内空气干燥,人们常会出现嘴唇干裂、咽干声嘶、口苦干咳、肌肤干燥、鼻孔出血等"暖气燥"病状。那么,人们应该怎样防燥呢?保湿调节暖气,保持低流量,将室温控制  相似文献   

5.
, 《防灾博览》2013,(4):14-15
活动概述根据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女盗贼丽塔乔装打扮,混进珠宝拍卖会场,盗走了两颗大钻石。一回到家,她马上将钻石放在水里做成冰块放在了冰箱里。因钻石是透明无色的,所以藏到冰块里,  相似文献   

7.
春季的三个月,万物复苏,天地间生气发动,草木欣欣向荣。为适应这种环境,人们应当"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散步,披开头发,舒缓形体,以便使神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但春季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春宜捂春令气温,乍暖还寒,气候极不稳定,加之人体皮肤腠理逐渐舒展,易于感受外邪,引起疾病。因此,天气稍热,不要急于脱掉冬衣,以防外邪侵袭。民谚"春捂秋冻"即是此意。对于中老年人,更应"春捂"。防旧病冬去春来,阳气升发,易致  相似文献   

8.
防屈曲耗能支撑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屈曲耗能支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耗能减震构件。本文阐述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构成和基本原理,根据约束构件的不同材料形式,将防屈曲耗能支撑划分为混凝土约束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全钢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和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分别介绍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的类型与性能、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分析与子结构试验,以及防屈曲耗能支撑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标准化。指出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今后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汪洋主持召开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总结回顾2015年防震减灾工作,听取2016年全国地震活动趋势分析意见,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完善"分级负责、相互协同"抗震救灾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  相似文献   

10.
《防灾博览》2011,(1):13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在部署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主要任务时强调,2011年是贯彻落实国家防震减灾重大部署,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之年。全局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立足于防大震、谋发展、提能力、增实效,全面做好年度各项工作。陈建民要求防震减灾主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要抓紧发布实施"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尽快形成上下配套、左右协调,衔接有序的规划体系,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考察减轻自然灾害历史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减灾工作经历的经验性减灾阶段长达几千年,至本世纪60至70年代.才逐步发展到了今天的半经验半理论减灾阶段.今后的发展是向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的综合减灾过渡.适应这种发展,需要把二、三十年前形成的“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方针,适时调整为“以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综合减灾”的新方针.在肯定我国四十多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纵向分散(部门型)减灾管理体制,主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领导取得巨大减灾成就的同时,提出必须改革现有减灾管理体制.制定国家综合减灾大法,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及社会发展对减灾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国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213人死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国务院派出事故责任处理小组,对这起事故进行认真调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近年来,煤矿事故一直困扰着我国煤炭业的安全生产。尤其是2004年10月份以来,人们尚未从河南大平矿难造成147人死亡的悲悯中解脱,2004年11月20日,河北沙河又发生矿难,导68人死亡;11月23日,山西太原红花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2人遇难;11月25日,江西分宜县杨桥镇西坑煤矿发生大火,5人被困井下;11月  相似文献   

13.
赵青 《防灾博览》2013,(1):54-59
"史上最严交通法规"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新规则实施后,一些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值做了调整,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分值提高。据媒体报道,全球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每年造成近130万人死亡,5000万人伤残。近年来,我国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是因交通违法导致的,其中超过两成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不按车道通行、违反禁令标志等"小节"。国外许多国家围剿"马路杀手",强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1989~2005年中国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建国  贾燕 《灾害学》2006,21(1):91-97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是地震应急的行动纲领。过去重“救”轻“防”,而且“救”的程序也缺少规范。地震应急预案将“防、抗、救一作了规范.对每个职能部门的应急工作都作了部署。全国地区(市)级颁布地震预案267个,县级颁布地震预案1603个。据不完全统计,1989-2005年,全国共计启动地震应急预案56次。其中,1989~1993年年均启动0.8次,1994-1998年2.2次,1999-2003年4.2次,2004~2005年10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小网格嵌套的Delft3D模型,数值模拟了浙江省象山港内的3个月天文潮和"海葵"(1211号)台风影响下象山港的增水过程,用3个临时潮位站和13个潮流测点资料对天文潮进行验证,并用9个测站对风暴潮位进行验证,结果符合良好。根据多年风向统计确定的强风向设计了12级至17级的虚拟台风,通过网格嵌套的波流耦合模拟获得象山港内风暴潮位、流速和有效波高的分布,首次进行岸线设施、锚泊地和防波堤3个单项的防台风等级评估,得到相应等级为13级、16级和15级。按"就低不就高"原则确定象山港防台等级为13级;按加权平均确定综合防台等级为14.85级。目的旨在为《浙江省渔港防台风等级评估技术导则》的编制提供方法和案例。  相似文献   

16.
张天文 《民防苑》2009,(2):11-12
高炮作为压制空中火力的唯一有效武器在诞生之后几十年里,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一度成为防窄领域的霸主。但随着导弹技术在防空领域的运用,以及随之取得的一系列的辉煌战果,使得高炮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随着电子对抗技术在防空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沈阳市地震局近年来贯彻国家防震减灾战略目标,努力促进地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实践,探讨了构建防震减灾"预、防、救"三大工作体系的途径和做法,概括阐述了"环境、务实、创新、开放"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以某采煤沉陷区内的典型输电铁塔及其复合防护板基础工程为背景,考虑地基-基础-上部铁塔结构的共同作用,对不同板厚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抗采动变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引入"保护作用"的概念,对独立基础和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抗变形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设置复合防护板后,与独立基础相比,可明显减少铁塔支座的水平位移及上部结构的应力,支座位移与结构应力随着复合大板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其减小的幅度随着板厚的增大而趋缓,当板厚达到一定数值以后几乎不再减小。提出的复合防护板的厚度可取铁塔基础长向根开的1/45~1/35的建议,以供采煤沉陷区内复合防护板基础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14,(7)
正上海市"120"急救中心连续三年统计数字显示,意外伤害排在夏季院前急救第一位。随着高温的来临,预计今夏救护车日均出车将突破900~1 000车次。分析这几年发生的意外伤亡案例可以发现,夏季因天气炎热、衣着单薄等原因确实容易引发食物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事故,但有些像溺水、高楼坠落、交通事故等,明明可以避免,却最终还是频频发生,这说明我们的安全意识还大有漏洞。在这些事故中,又以儿童的意外伤害最为牵动人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耗能减振技术用于结构抗风抗震时不具备自适应能力的问题,提出变形协调、并联出力的黏弹-金属-体化复合阻尼器及其耗能减震结构,以实现结构抗风抗震自适应多灾害防御体系。本文以黏弹性复合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大震及强风作用下的性能分析,并将其与普通钢框架结构和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抗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下黏弹性复合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呈现更小的基底剪力和顶层加速度,但层间位移角较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有所增大;在强风作用下,黏弹性复合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的顶层加速度、顶层位移及层间位移均小于钢框架及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