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一门法律性、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法律性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是综合性案件。当事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承担事故责任的,都要承担交通事故的损害后果的,一是财产损失、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步入汽车时代,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纠纷也日渐增多。其中,车辆减值损失这个前所未闻的词汇,逐渐走入法律理论界和司法部门的视野。在我国,对于车辆减值损失,应否予以赔偿,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尤其在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案件的审理中,双方当事人对于受害人受损车辆的减值损失应否赔偿存在极大争议。现以一典型案件的法院两审情况为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涉及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的案件也随之上升。交通事故对受害者及其亲属都可能会带来精神伤害,而当事人在起诉时有可能附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那么如何确定好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4.
王玉信 《劳动保护》2001,(12):28-28
交通事故的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具体应赔偿的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但交通肇事赔偿的标谁有多高?对赔偿的标准又该如何计算?这是读者关心的问题。 关于交通肇事赔偿的标准,国务院1991年9月22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7条已有规定,但在实践中应严格掌握以下标准和计算方法: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计算。与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相比较,不但赔偿项目有所增加,而且赔偿的标准也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变化大: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为给前来处理交通事故的群众提供方便,提高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办结率,大田交警大队领导与县人民法院磋商,在大队内设立交通巡回法庭。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属民事合同性质;雇主在雇用活动中以及承包、租用、借用期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雇主及发包、出租、出借人应承担连带民事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可以成为民事诉讼活动的第三人;农村居民到农村居民到城镇务工、经商,已连续居住、生活满一年的,应按城镇居民的计算标准赔偿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道路事故造成损害的情形比较复杂,很难对赔偿责任主体作出一致的认定。笔者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由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当事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下列这些人都有权提起行政赔偿:  相似文献   

10.
调解成功率近百分百 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开始探索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引入人民渊解的办法。当年8月,鄞州区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择牌成立,从而开创了全国在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引入人民调解机制的先河,它打破了交通事故纠纷主要通过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判决未解决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大致分为:一、对事故后果负直接责任的驾驶员,驾驶员本身就是车主,就由驾驶员负责赔偿。二、驾驶员并非车主。而是在办私事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暂时无力赔偿的,应由驾驶员所在单  相似文献   

12.
问:我国户籍制度将公民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者因交通事故死亡、残疾赔偿金额差距甚大。我注意到,《福建省2010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规定,死亡、残疾赔偿金额为:城镇居民19577元/年,农村居民6680元/年。据了解.目前有些省份按“同命同价”赔偿,有些省份仍是按“同命不同价”赔偿。请问:这个赔偿标准的公布,是否意味着我省交通事故的赔偿仍是实行“同命不同价”?  相似文献   

13.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个抄送给保监会的文件中首次明确,今年7月1日以前的第三者责任险性质为商业保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发生后,各地法院应当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责任。也即是说,在旧商业三责险保单与交强险保单并存的这个时期,一旦被保险车辆出险,应分别执行各自合同约定的赔偿原则、赔偿标准,互不排斥。  相似文献   

14.
随着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不断增多,很大一部分当事人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和在诉讼中如何举证,使自己的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健康》2006,(4):34-37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16.
近日,山东省沂南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雇工的妻子向雇主索赔案。案件中,雇工的妻子已经就人身权赔偿问题与肇事方达成协议,并已执结,之后,她又起诉到法院要求雇主给付工伤保险赔偿金,结果其诉讼请求未得到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健康》2007,(5):21-21,47
交强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立法规定施行的强制保险制度。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18.
在事故责任认定中应同时考虑司机、交警、管理部门和道路条件等存在的问题,分析并量化各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而不能像目前,事故责任几乎仅由司机一方100%承担。以开阳高速(开平到阳江)“1·23”特大交通事故为例,着重论述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事故责任认定和事故赔偿的不合理性,紧急救援体系的不完善性。并对高速公路事故责任的量化,交通警察现场指挥能力的提高,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责任的落实与监督,应急救援及强制保险理赔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促进我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落实全过程的科学、合理、公平及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09,(7):46-46
问我的朋友张某与受害人吴某达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张某向吴某出具的欠条中注明了还款期限,我在该欠条上签字担保,承诺若张某逾期未还则由我支付。到期后张某未向吴某付款.吴某未向张某主张而直接诉至法院,要求我承担保证责任。请问:我会被判令承担保证责任吗?  相似文献   

20.
王晓春 《安全与健康》2005,(8):36-37,39
近年来,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频发,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国家和个人财产严重损失,而且由于破案率不高,致使受害当事人及家属得不到赔偿,肇事逃逸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法律的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成为当前事故处理工作中群众上访申诉的集中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