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DTC—TX—100胶束增溶直接光度法测定水中低含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tonX100对D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铜反应生成的络合物Cu(DDTC)2有增溶增敏作用,建立了低含量铜直接光度测定法。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8%~43%,回收率为96%~106%,摩尔吸光系数ε=64×103L/(mol·cm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乳化剂OP存在下,于pH8.5缓冲介质中,铜(Ⅱ)与铜试剂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4×104L·mol-1.cm-1,铜(Ⅱ)含量在0~7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与巯基棉富集分离相结合,应用于天然水及废水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试剂4-(H-酸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酮(HPMP),研究了其和铜的显色反应。在pH=7的NH4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HPMP与Cu(Ⅱ)生成2∶1紫色络合物,λmax=580nm,ε=5.68×104L·mol-1·cm-1。铜含量在0~0.6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水样和生物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废干电池铜帽中铜锌分离与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种回收废干电池铜帽中Cu、Zn的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利用锌粉还原酸溶解后溶液中的Cu^2+形成海绵铜,其纯度达到85%,铜帽中Cu的回收率达96%.沉淀Cu后的溶液经进一步处理可制备出ZnO,纯度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5.
6.
在盐酸羟胺还原体系中萃取,用铜试剂将丁基黄原酸亚铜转化成铜试剂亚铜,进而分光测定丁基黄原酸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比色法的灵敏度,其浓度在0 ̄80μg/L符合比耳定律,相对误差小于1.5%,平均回收率达92% ̄105%,适用于水中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新试剂P—NPAQ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新试剂5-(4-硝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P-NPAQ),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研究了P-NPAQ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其最佳条件,在Tween60存在下,铜与P-NPAQ在碱性介质中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05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5.92 ×10~4l·mol~(-1)·cm~(-1),铜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不经分离,用于环境样品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铜加工厂含铜酸性废水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采用了置换中和法处理铜加工厂含铜酸性废水,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亚铜灵--直接全差示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了新亚铜灵--直接全差示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铜.与新亚铜灵萃取光度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不使用氯仿等优点.方法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26%~3.6%,最低检出限为0.002mg/L.  相似文献   

10.
用乙醇代替甲醇,改进萃取过程,提高了测试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膜分离富集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乳状液膜技术分离、富集水和土壤样品中微量铜(Ⅱ).研究了流动载体(P204)、表面活性剂(SPan80)、膜的增强剂(液体石蜡)、膜溶剂(煤油)和内相解吸剂(2.5mol/LH2SO4)等液膜体系,对分离富集微量铜(Ⅱ)的影响.确定了Span80—P204─液体石蜡─煤油─H2SO4高效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富集后的溶液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分光光度法测定铜(Ⅱ).用本法富集水和土壤中微铜(Ⅱ).回收率在99%以上。应用于测定水和土壤中的微量铜.相对标准偏差为1.2%~4.5%。  相似文献   

12.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基于铜(Ⅱ)对高锰酸钾氧化二安替比林对甲基苯基甲烷显色的强烈负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铜的高灵敏方法。检出限为0.004mg/L,铜含量mg/L与lg(0/A)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用于环境样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以珠海码头作为调查船舶防污漆使用影响的对象,分析了珠海周边海域码头内表层沉积物与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以Cu元素为讨论重点,对其进行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危害的评估。结果表明,码头内表层沉积物中Cu含量明显高于码头外沉积物,离市区较近的香洲码头和金沙滩码头内沉积物受到中等至较高程度的Cu污染,海岛东澳岛码头海水易流通,因此受污染程度较低。使用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进行评估的结果为低潜在生态危害,但码头内海水中Cu元素含量已高于生态安全限值。  相似文献   

14.
铜氨络离子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简便而实用的铜氨络离子废水处理方法,即用硫酸亚铁的还原性破坏络合物,使铜离子从络合剂中解离出来,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铜沉淀,从而使废水中的铜离子的含量下降至1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测定铜(Ⅱ)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催化光度分析法.基于在氨水介质中,曙红Y与H_O_2的氧化还原反应受铜(Ⅱ)催化使曙红Y褪色,据此建立的测定铜(Ⅱ)的新方法的检出限为3×10~(-10)g/ml,该法用于人发、指甲样品中铜(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5%~6%,加标回收率为88%~114%.  相似文献   

16.
17.
18.
邻苯二胺和铜之间的催化反应,其催化反应后的产物用极谱法测定了时产生灵敏的催化波,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邻苯二胺或痕量铜进行测定,其催化电位Ep=-0.38V,铜的检出限为0.02mg/L,邻苯二胺的检出限为0.80mg/L。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铜(Ⅱ)的一个新指标反应,它基于在氨水介质中,溴甲酚紫与H_2O_2的氧化还原反应受铜(Ⅱ)催化使溴甲酚紫褪色.本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下限为0.092ug/L.用于测定自来水中的痕量铜,结果令人满意,相对标准偏差3%,加标回收率在90~10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