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管壳式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典型泄漏问题,本文综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在工业领域的作用及其使用现状,并对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泄漏表现、位置和原因做了相关分析,并结合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在设计、制造和操作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的工作对换热器的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规及技术标准要求。法规相关的技术标准有很多,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各种压力容器产品不同的特点执行相应的技术标准.主要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GB12337—1998《钢制球型储罐》、JB4710—2000《钢制塔式容器》、JB4731—2000《钢制卧式容器》、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等等。上述法规及技术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有一些体会与广大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在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等国家法规、标准时,由于对《容规》和国家标准中某些条款理解不一致,在具体工作时存在许多争议,至使制造单位走了许多曲折的道路。现就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加以讨论,望广大业内同仁,多交流意见。  相似文献   

4.
长颈对焊法兰广泛应用于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中,随着炼化装置不锈钢管壳式换热器应用的增多,长颈对焊法兰的不锈钢结构成为设计选择的焦点。以不锈钢管壳式换热器制造中的实例,分析不锈钢法兰结构形式,结果发现,设计已打破常规观念,日益倾向整体不锈钢法兰的工程应用;而对堆焊法兰结构则倾向于单层堆焊方式,设计应推广使用,促使制造尽快实施;并对3种不锈钢法兰结构进行评析,给出了不锈钢法兰结构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管壳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炼化装置,检修时经常对可抽式管束进行清洗或更换,管束能否顺利抽出,取决于换热器的合理结构及吊耳的设置,这不仅关系检修安全,而且更影响检修进度。通过对检修中几例管束拆卸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换热器结构及吊耳的合理设置,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建议换热器设计、使用及标准等各方应关注换热器标准的应用与改进。  相似文献   

6.
管板系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受压元件,承受管/壳程两侧介质的压力与温度及腐蚀作用。随着炼油化工装置长周期运行应用不锈钢管壳式换热器或不锈钢管束更换碳钢管束的增多,管板的不锈钢结构形式则成为设计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影响换热器制造的可靠性与使用的安全性。以不锈钢管壳式换热器制造的实例,评析3种管板的不锈钢结构形式,结果发现,设计已打破常规观念,倾向于整体不锈钢管板的工程应用。由此,给出了不锈钢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结构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套管式换热器的基础上,为了增加换热面积、扩大流量和强化传热,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层套管式换热器,且对其结构、原理和特点进行概述;其次对这种换热器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简化,建立物理模型,确定传热过程的关系式;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选择冷热流体、结构参数和运行工况进行液-液和气-液换热计算,确定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应用场合。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套管表面加装直肋和螺旋翅片进一步结构优化,得到最佳的翅片的厚度、高度和间距,同时比较了在最优结构参数下换热器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可供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是国内关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一项主要技术法规,是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主要依据。对外压容器、固定式真空绝热压力容器以及装有安全泄放装置且需进行气密性试验容器的定期检验要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腐蚀或磨蚀超过腐蚀裕量以及不圆度超标时,外压容器应进行稳定性校核;对装有深冷介质和普冷介质的固定式真空绝热容规规定统一真空度数值有待商榷;对装有安全泄放装置且需进行气密性试验的容器,若安全泄放装置有开启记录,建议定期检验时适当提高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管壳式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动力、原子能和其它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工艺设备,换热器在使用中管子与管板常常发生开裂,导致泄漏,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结合某中压废锅泄露事故,通过有限元对换热器管板与管子开裂基于XFEM方法数值模拟,并与实际管板开裂进行对比,分析潜在的裂纹生成和扩展区域,为确定事故原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1台6t/h、带膨胀节的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的结构设计计算进行了分析,认为所对应的各受压元件合理选用锅炉、压力容器标准规范,是确保产品设计制造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用这种分析方法,不但可以预测和评价所研究的对象(设备或人)在进行某种作业时存在的危险,以便确定必要的安全措施,还可以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本文仅介绍事故树分析在预防压力容器事故上的应用。 进行事故树分析,首先要确定终端事件,即所分析的系统中最不应该发生而又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确定压力容器事故树分析的终端事件,必须有针对性,不能把每一台压力容器的终端事件都笼统地定义为“容器爆炸”。因为容器的破坏型式很多,每一类容器并非机会均等地同时存在几种破坏…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期,国家质检总局为进一步规范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与检验工作,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关于集装箱型式试验((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规定的仅参与公路运输并且不进行堆码的罐式集装箱和管束式集装箱(以下简称公路集装箱)的型式试验按如下要求执行:  相似文献   

13.
压力容器封头的有效厚度能否满足强度要求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关键。压力容器计算中通常采用封头的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与钢板厚度负偏差来计算封头的有效厚度。当图样上标有封头最小成形厚度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容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与开孔补强计算时,结果偏大,而卧式容器封头的应力计算结果偏小,应采用设计所需的最小成形厚度减去腐蚀裕量作为封头的有效厚度,才能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的常见型式及其工作原理。为解决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无法判定快开门安全联锁装置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预防和减少因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失效而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本文通过采用模拟运行的在线试验方法,为较典型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一套具体的在线运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压力容器的构造一般比较简单,其主要构件是一个能承受压力的筒体及其他必要的连接件和密封件。一、容器简体压力容器筒体最常见的是球形和圆柱形的。球形筒体是一个球壳,多由预先压制成型的球壳板组焊而成。在内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球形壳体的应力是圆柱形壳体的二分之一;制造相同容积的容器,球形的要比圆柱形的节省材料。但是,球形容器制造比较困  相似文献   

16.
压力容器产品制造把所有容器简单划分四大件;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筒体、封头是设备主要构成部件,监检是重点。法兰是外协外购件,制造厂自制较少。接管是压力容器上不可缺失的小部件,又易被忽略。  相似文献   

17.
易熔合金塞     
易熔合金塞(以下简称易熔塞)是压力容器或气瓶的安全附件之一。常用的易熔塞有三种结构型式(见图 1)。所谓易熔合金,一般系指熔点低于200℃的合金,由铋、铝、锡及镉等三、四种金属元素组成。易熔塞就是利用这种低熔点合金充填塞的中心孔。在正常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容器内的气体不会从易熔塞泄漏出来。如果容器发生意外火灾事故,其内部温度升到合金熔点,塞内合金立即熔化,从而排放泄压,达到保证容器安全使用的目的。 易熔塞主要应用于溶解乙炔瓶 液氯瓶及其它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上。这类容器虽然压力较低,但是危险性较大。如果采用高压容器用…  相似文献   

18.
一、单层卷焊容器的制造单层卷焊的压力容器是制造和使用最多的一类容器。近年来,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调质高强度厚钢板,而且重型机械部门有了大型卷板机和压弯管机械,使单层卷焊式压力容器的应用范围又扩大到了新的领域,例如核反应堆的压力容器就可采用单层卷焊结构。此类容器的制造工艺成熟,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现简要介绍如下。 1.划线、下料、边缘准备钢板进入车间的第一道工序是划线。最简单的手工划线、放样,目前仍普遍采用。手工划线的劳动量很大,技术要求高。近年  相似文献   

19.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04附录2的压力容器宏观检查报告中:对“直立容器和球形容器支柱的铅垂度”,以及“大型容器的基础下沉、倾斜、开裂”,均有检测结果的要求。对这两项有关压力容器基础的检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通常指安全泄压装置(安全阀、爆破片等)和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切断阀、减压阀等安全附件。一、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是压力容器的最终保护装置,它具有这样的功能:当容器在正常的工作压力下运行时,保持密封不漏;一旦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它能自动迅速地排泄出容器内的介质,使容器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在最高许用压力范围内。安全泄压装置主要有下列几种。 (1)安全阀它是通过阀的开启排气来降低容器内的压力的。当容器内的压力降至正常操作压力时便又自动关闭,以避免一旦容器超压就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