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返修次数对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本文借助S30408不锈钢氩弧焊焊接接头的返修,针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室温拉伸试验、夏比冲击试验,并观察和分析了焊缝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焊缝返修次数不超过2次的情况下,焊接接头显微硬度略有下降,焊接返修3次时显微硬度明显降低;在不超过3次返修的情况下,焊接接头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随着返修次数的增加未出现明显的恶化趋势,返修次数与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的力学性能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手工钨极氩孤焊(GTAW)和手工电弧焊(SMAW),两种焊接方法下的2205双相不锈钢轧制板材对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通过试验证明2205双相不锈钢钨极氩弧焊,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焊缝组织和耐应力腐蚀性能,优于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连续驱动摩擦焊技术焊接Super304H/T92异种钢钢管,Super304H/T92焊接接头有良好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考察了摩擦时间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摩擦时间的延长,焊合区晶粒尺寸没有明显变化,热影响区Cr_(23)C_6等碳化物析出相的数量逐渐增加,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逐渐增大,冲击韧性逐渐降低,拉伸断裂位置和拉伸强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硬度试验和冲击试验等方法,通过比较09Mn Ni DR钢在焊态及焊后热处理条件下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变化,着重研究了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接头M-A组元的影响以及M-A组元对焊接接头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9Mn Ni DR钢在焊态条件下焊缝和HAZ中均有M-A组元出现,而经焊后热处理后大部分M-A组元分解;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硬度影响不大,但明显改善韧性,而M-A组元对冲击韧性危害很大,基体组织的变化和M-A组元的分解是焊接接头韧性改变的原因,其中后者是焊接接头韧性改善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用活性焊接新技术获得的S30408不锈钢板焊接接头,进行了成型、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检测与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焊接熔深明显增加,正反(背)面成型良好,工艺简单;接头的强度、塑性及硬度满足使用要求;晶间腐蚀后焊缝区铁素体平均含量达到10.8%,具有优越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局部韧性损伤、断裂准则,采用窄间隙埋弧焊接工艺、圆形缺口拉伸试验,研究了压力容器用钢BHW35窄间隙埋弧焊接接头,各特征区的断裂韧性参数Wdc。结果表明,采用H10Mn2NiMoA焊丝作为填充材料,焊缝、粗晶热影响区(CGHAZ)、熔合区的断裂韧性值差别不是十分明显,但熔合区和CGHAZ的断裂韧性值相对较低,而CGHAZ的断裂韧性值最低,是接头的薄弱部位。采用基于损伤力学的局部破坏准则,评定窄间隙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试验方法简单,可以采用小试样缺口试验进行。且同一特征区的断裂韧性数值比较稳定,因此比较适合评定焊接接头的韧性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7.
对接环焊缝的强度在高钢级管线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仪器化压痕法、常规拉伸试验法和维氏硬度法对X80的环焊缝、热影响区以及母材的材料性能进行测试,并比较仪器化压痕法和常规拉伸试验方法获得的强度结果。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化压痕法可以给出对接环焊缝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仪器化压痕法可以正确反映管线的焊缝与母材的匹配关系,还可以获得焊缝热影响区等更加精细的强度分布。通过对环焊缝进行常规拉伸与仪器化压痕法测得的强度对比发现,上游母材、焊缝中心及下游母材的屈服强度误差分别为6%、6.5%、7.5%,抗拉强度误差分别为16%、5.5%、3%。仪器化压痕法测得屈服强度基本低于常规拉伸的屈服强度,测得抗拉强度高于常规拉伸的抗拉强度。但仪器化压痕法测试结果与常规拉伸试验结果的规律一致,即母材强度大于环焊缝中心强度且上游母材强度低于下游母材。  相似文献   

8.
选用氩弧焊工艺对1o号钢换热管与16MnlI管板四种组对坡口形式(缩孔45、缩孔u型、凸孔45°、平口45°)进行了焊接,并对其进行了拉伸及低周疲劳性能研究,对断后焊缝断面进行了显微形貌观察和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组对坡口形式焊缝结合良好,无明显缺陷。缩孔和凸孔焊接试样拉伸性能相差不大,平口焊接试样略低;平口焊接试样抗疲劳性能优于凸孔焊和缩孔焊。因此四种组对坡口形式中平口焊接试样的接头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定期检验中发现一台材质为12Cr1MoVR中压分汽缸存在焊接接头及母材硬度非常低,焊缝晶粒组织粗大、晶粒度等级低,母材部位组织粗大,珠光体球化严重等问题。本文分别从焊接材料、焊接方法、钢板的供货状态、焊后热处理等多个方面对材质劣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12Cr1MoVR钢材在热处理及焊接过程和焊后热处理中产生材质劣化原因,并给出了相关防治措施。对该类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2典型焊接缺陷的相控阵S-扫描图谱以下对两种典型焊接接头型式(V型坡口单面焊和T型接头组合焊)展示了9张典型焊接缺陷的相控阵S-扫描图例。单面焊接缺陷有:焊趾裂纹,近底面坡口未熔合,近表面未熔合,密集气孔;T型接头组合焊缺陷有:根部未焊透,翼板侧未熔合,焊道下裂纹,焊趾裂纹。为便于图像解释和评定,这里通过专用软件,特意添加了相应的焊缝探测布置截面图,绘出了焊接结构和线阵相控探头(包括线阵斜探头或线阵直探头)的布置及声线示踪图。S扫描图加探测布置  相似文献   

11.
对武钢-400m~3氧气球罐在1994、1995、1996年逐年进行了检验。通过1994及1995年的检验发现了大量焊缝表面裂纹,通过硬度试验、金相检验及声发射监测,发现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容器制造时焊接工艺控制不当。严格按正确的焊接工艺补焊之后消除了隐患。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石油化工公司加氢装置中变气第一分液罐底部环焊缝周围产生多处裂纹而发生泄漏的事故,通过对该压力容器使用工作环境的工况调查、设备泄漏部位裂纹宏观分析、裂纹形态及断口理化金相分析、材质化学成分检测、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分析、材料拉伸力学性能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手段,综合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按ASME法规最新版(2009增补版)要求,用超声相控阵技术检测承压设备焊缝时,根据相控阵扇形(S-)扫描图像结合相应探测布置截面图,对典型焊接缺陷检测图谱进行识别和评定的应用案例。所涉及的焊接接头为相比于一般X型坡口双面焊是有一定检测难度的V型坡口单面焊和T型接头组合焊,焊接缺陷包括:焊趾裂纹、焊道下裂纹、内表面开口裂纹、坡口未熔合、根部未焊透、以及密集气孔等。同时,还比较了相控阵检测的定量结果与实际缺陷尺寸。目的是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为承压设备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图像识别和结果评定提供有用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国外某制造厂按ASME Sec.ⅧDiv.Ⅰ制造的6台进口压力容器进行了到岸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在对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抽查中发现了纵焊缝裂纹和环焊缝未焊透,进行了原因分析,对进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方式和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某水泥余热发电锅炉分汽缸补焊缝及附近母材出现大量裂纹,部分裂纹出现穿透;宏观观察发现分汽缸表面覆盖有大量黑色粉尘状物质,裂纹沿焊缝呈环向或纵向分布;金相分析及扫描电镜形貌观察结果可见焊缝断口主要为沿晶开裂,同时在断口附近发现大量的沿晶二次裂纹;EDS能谱分析与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分汽缸窑头侧内壁存在大量碳酸盐和碱浓缩;通过对补焊的未开裂焊缝和附近筒体母材分别进行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表明焊缝位置最大应力达251MPa,超出材料屈服强度。综合分析表明:分汽缸内壁存在碳酸盐积聚和碱浓缩,在焊接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分汽缸焊缝及附近区域出现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6.
锅炉集箱三通型接管角焊缝因结构形式特殊,安装或检修焊后热处理时难以满足温度均匀度的要求,不能有效改善焊接接头组织和消除应力。本文针对该问题,采取特制远红外电加热器,对三通型接管角焊缝进行热处理试验研究,掌握其温度分布规律,从而保证焊后热处理工艺需要。  相似文献   

17.
对武风-400m^3氧气球罐在1994、1995、1996年逐年进行了检验。通过1994年1995年的检验发现了大量焊缝表面裂纹,通过硬度试验,金相检验及声发射监测,发现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容器制造时焊接工艺控制不当,严格按正确的焊接工艺之后消除了隐患 。  相似文献   

18.
一些读者来信询问氮、氢时焊接质量的影响和防止措施。现就笔者所知答复如下。 锅炉和压力容器运行安全的关键条件是焊接质量。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以氮、氢较为突出。 氮和氢对焊缝质量有以下几点影响: 1.焊接时,由于溶池的冷却速度很快,熔化的焊条和金属迅速凝固,氮和氢在金属中的溶解度就会下降。超出溶解度的氮和氢来不及逸出,就会在焊缝中形成气泡。 2.高温下的氮在铁素体内的溶解度高于室温下的溶解度,如果焊缝金属中溶入较多的氮,焊后冷却速度又很快,一部分氮便以针状氮化物析出,分布在金属内,使焊缝强度、硬度增高,塑性、韧…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新日铁和住友金属公司提出的锅炉用新材料SAVE12AD(9Cr3W3Co Nd B)进入ASME规范案例的申请已持续2年,该材料的主要特点是持久强度比现有的P92高20%,申请材料提交的数据包括:化学成分、单轴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硬度、热处理要求、焊接接头性能和室温~700℃温度范围内材料的线性膨胀量、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高温拉伸以及7个温度点18个应力下的持久强度、5个温  相似文献   

20.
Ω环焊接密封是高温高压苛刻工况U形管式换热器中管箱与壳体法兰接头的一种常用特殊结构,但在使用中Ω环泄漏却时有发生。对一台加氢U形管式换热器Ω环与管板焊缝上部两次开裂,从材料的耐蚀性、工况的腐蚀性以及焊接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由于换热器设计时没有考虑铵盐结晶及注水溶解,引起了使用中诸如管箱隔板焊缝开裂、U形管束换热管铵盐垢下腐蚀泄漏、直至Ω环与管板焊缝开裂。建议在完善工艺与检修过程防腐控制的同时,管束选用321,完善Ω环与管板的焊接条件,并增加管箱底部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