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不同配风工况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本文以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k-ε-f-g即混即燃气相燃烧模型与煤的双挥发反应热解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炉内流动、燃烧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当机组负荷一定时,适当减少一次风率使整个炉膛火焰充满度大大得到改善,火焰长度与煤粉着火距离有所缩短;采用倒宝塔型二次风配风方式对于较差煤种的稳定着火较为有利;而停止三次风时,炉膛温度水平较高,煤粉燃烧完全,锅炉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煤质煤尘云着火敏感特性,采用相关试验设备测试了褐煤、长焰煤、不黏煤、气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的最低着火温度与最小着火能量。结果表明,挥发分越大、氧元素含量越小的煤尘越容易着火,表明煤尘云着火是由可燃气相所主导。通过建立TC与Vad、r三维拟合模型,得出高挥发分、小粒径煤尘颗粒更容易着火的结论。通过岩粉抑爆试验验证了75μm粒径Ca CO3岩粉可有效增大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在测试8种煤尘云最小着火能量基础上,发现褐煤的EC仅为30 m J,无烟煤的EC达300 m J,表明变质程度越大,所需最小着火能量越大。贫煤的EC为250m J,是长焰煤EC的4.2倍,可见不同烟煤在着火敏感特性上也有一定差异。进一步测试得出:无烟煤质量浓度为2.08~2.5 g/L时最容易着火;除无烟煤外的其余7种煤尘云在t=1 s达到最容易着火状态。无烟煤、贫煤、瘦煤喷粉压力为0.5~0.6 MPa时最容易着火;不黏煤、气煤、焦煤喷粉压力为0.4~0.5 MPa时最容易着火;褐煤与长焰煤喷粉压力为0.3~0.4 MPa时最容易着火。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探究矿井下伴生硫化物对煤自燃及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向原煤中添加不同量的含硫物配制4种不同含硫量的煤样,通过TG实验、DSC测试和XRD分析,研究伴生硫化物对煤自燃及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Coats-Redfern法计算煤中掺加不同伴生硫化物时煤燃烧阶段的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中掺比伴生硫化物的增多,煤的特征温度相应减小,而吸氧量、可燃和稳燃指数相应增大,原煤中混入伴生硫化物后更易自燃;随着煤中掺比伴生硫化物的增多,煤燃烧阶段的活化能降低,煤更易着火燃烧;伴生硫化物的主要成分为水绿矾、叶绿矾,这些物质在常温下遇水和氧气能够发生化学循环反应,反应放热促使了煤更易自燃;伴生硫化物在温度高于200℃以后整体表现为放热,在温度为565℃时达到放热峰值,这使得煤燃烧阶段的活化能降低,煤更易燃烧。  相似文献   

4.
1前言抛煤机锅炉的燃烧,是靠机械转动叶轮抛撒和风力的传播将煤送入炉膛的。原煤粒度大的落在倒转炉排上燃烧,细小颗粒的煤屑悬浮在炉排上方的空间燃烧,因此它的燃烧具有层状燃烧和室燃两种方式的优点。进炉的原煤,直接抛落在已燃烧的燃料上,这样煤的着火性能好,因...  相似文献   

5.
浓淡燃烧是当前煤粉燃烧的一个重要趋势。应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采用非一致性网格生成技术,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浓淡煤粉燃烧及炉内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煤粉浓淡比3:1是最佳浓淡比,对应的浓侧煤粉浓度为0.624kg coal/kg air;浓淡煤粉燃烧具有稳燃作用;炉膛出口截面上烟温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起卧式内燃煤粉锅炉的预燃室顶部鼓包变形的案例,本文从预燃室钢板材质和锅炉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采用Fluent软件对预燃室内煤粉的燃烧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造成鼓包变形的原因是燃烧器燃料喷管弯曲变形,燃烧器火焰偏离预燃室轴向方向,预燃室局部长期超温运行,钢板过热,材料劣化,导致材料的室温强度、高温强度、持久强度及硬度大幅下降,在外压作用下,钢板屈服变形,形成鼓包。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大型燃煤锅炉运行中由于燃烧不均衡造成的受热面超温及水冷壁壁温、烟温、汽温偏差大等问题,首先,分析锅炉热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给锅炉运行安全带来的危害;然后,基于一次风煤粉在线均衡控制系统,依据壁温、汽温偏差,调整二次风量分配的锅炉热偏差;最后,设计锅炉热偏差自动控制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国内某电厂1 000 MW对冲燃烧锅炉以及其他多种锅炉上,验证该该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使得各燃烧器风煤比均衡一致,实现燃烧器状态的精准测控,防控燃烧器燃烧偏差及局部燃烧恶化现象,消除燃烧热偏差导致的锅炉运行隐患。  相似文献   

8.
摘要锅炉节能降耗研究中,较深层次去研究煤粉燃烧内部特性,从热效率反平衡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气体未燃烧热损失Q3、排烟热损失Q2的计算分析中找出关键因素,对节能改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煤粉着火动力学特性分析采用热重分析,热重微分分析,差热分析等办法,它能克服传统全元素分析、灰渣可燃物分析等方法局限性,该方法通过研究或测定物质热性质的技术,综合了煤的反应性能、灰份、灰与可燃物结合特性,内部空隙率及燃烧过程中煤粒膨胀与空隙度变化的影响,较完善地表达了煤的着火、燃烧及燃尽特性,对节能燃烧的研究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生物质与煤的燃烧特性及相应燃烧设备的比较,分析生物质燃料与煤混合燃烧技术在层燃动力锅炉改造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采用非一致性网格生成技术,结合一台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器的改造方案,对锅炉低负荷燃烧稳定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器改造后,锅炉在各负荷下运行时,煤粉更容易着火燃烧,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提高了、运行能力增强了,其中低负荷运行时的燃烧稳定性提高得更为显著;降低了炉内烟气的旋转强度:减弱了炉膛出口左、右两侧的烟气的温度偏差。数值研究结果为锅炉的炉内过程的合理设计与组织、锅炉的运行调试与改造提供了重要而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崇云 《安全》2008,29(12):43-44
由于链条锅炉燃煤是在链条炉排上燃烧,链条缓慢移动,带动燃烧的燃煤运行,燃煤的燃尽程度与链条运行的速度有很大关系,因此该型锅炉区别于电站锅炉主要在燃烧方式的选择上。电站锅炉大多数是采用喷燃方式,链条锅炉主要是燃煤在链条上燃烧,所以该型锅炉相对与电站锅炉适应煤种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实现低排放的目标,阐述了燃煤电厂采用袋式除尘的有效性和趋势性;通过几个典型工程案例的对比分析,阐明了燃煤电厂袋式除尘的先进性、可靠性及其实现"恒稳低排"的可行性,并就采用袋式除尘实现燃煤锅炉烟尘"恒稳低排"的技术措施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某钢厂高炉喷吹煤粉的燃尽率,并实现混煤喷吹的配比最优化,采用热重分析和沉降炉试验研究方法,对单种煤的物化和燃烧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配比的配合煤进行燃烧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着火点最低和燃尽率最高的选取原则,配合煤的最佳优化配方为:52%混合无烟煤+40%烟煤+8%焦粉,燃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1改造前的背景某公司5、6号机组容量为135MW.分别于2004年、2005年建成投运,锅炉为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440t/h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燃用煤种为当地无烟煤.由于当地煤矿的关闭.造成无烟煤供应紧张.无法保证两台锅炉的正常生产.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转烧能稳定供应的印尼烟煤.由于烟煤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与无烟煤有较大差异.烟煤呈粉状物较多。在煤粉输送过程中容易沿缝隙向周围工作场所飞扬扩散,特别是输煤栈桥2、4、5号站机尾落差较大的落煤管处,更是粉尘飞扬,现场粉尘浓度严重超标,严重影响到在该区域范围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现场环境卫生,需要对上述输煤栈桥的除尘方式进行改造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加大,给锅炉和供热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份额。所以必须迫切提升锅炉的热效率,节约资源,让我国的能源供需链趋于平衡。供热锅炉的设备选用问题使用平均分配给煤技术首先因为燃烧条件的变化,锅炉更加适应燃煤的环境,其能够良好的燃烧发热量偏低的煤种,进而控制了燃煤成本;其次是锅炉热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因为漏煤量递减了一半以上,加上  相似文献   

16.
装有引送风机平衡通风的锅炉,在正常情况下,进入炉膛的燃料及时燃烧,引风机把生成的烟气排出炉外。送引风机的风量保持平衡,维持炉膛负压3~4毫米水柱。 我们把数量较多的燃料在炉膛内同时燃烧,形成炉膛较高正压的过程称为爆燃。爆燃通常发生在燃用煤粉、燃油或气体燃料的室燃锅炉中。燃用固体燃料的层燃炉一般不会发生爆燃。根据爆燃严重的程度。炉膛可形成几十至几百毫米水柱的正压。轻微的爆燃仅使防爆门动作,严重的爆燃可使炉墙损坏甚至钢梁变形,造成严重事故。 在锅炉点火时,由于操作不当或炉膛灭火后未及时切断燃料时容易产生爆燃。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0台煤改气、煤改生物质工业锅炉进行了能效测试,从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炉体外表面温度、CO含量及锅炉热效率方面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基本完毕;锅炉平均排烟温度为181.9℃,总体趋稳;过量空气系数超标严重,仍有80%超标;炉渣含碳量略有下降;炉体外表面温度平均值为45.1℃,保温措施一般;燃煤/生物质锅炉平均热效率为75.71%,燃油/气锅炉为88.16%,热效率基本持平;燃煤/生物质锅炉漏风严重,影响热效率提高;总体负荷率偏低,燃煤/生物质锅炉平均只有50%。  相似文献   

18.
锅炉结焦是燃煤工业锅炉运行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它会破坏正常燃烧工况,减少锅炉出力;破坏正常水循环,造成爆管事故;严重时还会使炉腔出口堵塞而被迫停炉。 结焦的原因 1.煤质。煤在燃烧时,其灰分熔融特性温度用变形温度t1、软化温度t2和熔化温度t3数值表示。软化温度t2的高低是  相似文献   

19.
以某2×33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低负荷下两种一次风掺烟烟气再循环方案对炉内煤粉燃烧以及NOX生成规律的影响,耦合锅炉热力计算研究了SCR入口烟温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合理掺烟方式以及掺烟比能有效降低炉膛出口NOX浓度,提高SCR入口烟温,但掺烟比例过大会影响炉内煤粉正常燃烧;较优的掺烟方案为一次风掺烟20%,同时维持空气量不变,此时炉膛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降低了18.29 mg/m3,SCR入口烟温提高了15℃。采用一次风掺烟能有效控制低负荷下锅炉NO_x生成及烟气中的排放。  相似文献   

20.
DZ型燃煤锅炉由于其除尘效果差、污染严重,已被环保部门列为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大量DZ型燃煤锅炉将面临着停用或被改造的处境。目前,DZ型燃煤锅炉改烧煤气则成为治理污染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燃煤锅炉改烧煤气,锅炉的燃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所以,有诸多技术方面问题需要慎重考虑。1DZ型燃煤锅炉改烧煤气基本要求DZ型燃煤锅炉改烧煤气从根本上改变了锅炉的燃烧方式。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对DZ型燃煤锅炉实施“煤改煤气”时应严格遵循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