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其平 《环境》1995,(3):32-33
三峡工程40年不上不下,国家基本上没有在库区投资搞建设,三峡库区目前仍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库区人民想三峡、盼三峡终成现实,而今他们把改变贫困面貌及经济腾飞的希望寄托在三峡工程上。由三峡工程热引发了库区移民经济开发热,库区人民正结合开发型移民的实施,超常规地高速地发展库区经济。三峡的开发使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倍受世人关注的跨世纪工程。2008年三峡大坝蓄水,江水流速将大大减缓,长江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库区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将不断增加。三峡工程的生命力不仅仅决定于三峡工程本身的工程质量,最终决定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库区的环境质量越高,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长,库区的环境质量越差,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短。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是三峡工程寿命周期的致命因素。应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尽快制定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库区水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完善库区水污染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XZI 9402044三峡库区移民生态研究思路/李鹤鸣(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武汉430070)//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1993、12(5)一61一64环情Q一28 本文以三峡库区移民搬迁的动态过程作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原位考察,移位分析,定位设计和比较研究。原位考察即从各个层面对三峡库区进行总体考察,分为背景考察、历史考察和现状考察;移位分析侧垂库区环境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和移民搬迁、流动的社会生态过程;定位设计主要探求库区产业扩展方向、移民就业途径和居民从安身一乐业一安心的有效递进模式,包括居所定位、生产定位和心理定位;比较研究主要包括国际…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建设引起库区自然水环境的变化,使得在175m以下及临近该水位的个别城镇面临搬迁重建。库区城镇的原有特色是千百年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所形成的,具有三峡库区自身的特点。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的规划方法、城市建设技术为传承库区独特的文化和生态遗产,同时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关于三峡库区生态补偿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广平 《环境保护》2008,(10):24-26
三峡工程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运行寿命,还关系到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三峡库区率先进行生态补偿立法,从法律制度上确保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尽充分、合理和三峡工程的负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是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植物坡地农业技术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强化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经济评价,是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地质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将工程与地质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地学信息转换为易于政府决策部门使用的经济信息,以保证实现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统一。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对道路工程建设不利。因此,移民道路工程能否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将直接关系到移民道路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经济评价的提标体系、评价模型等,丰富了地质环境经济学理论。评价结果,阐明了移民道路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库区地质环境的途径,对库区正在进行的移民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对策探讨龙伦成何江(万县市环保局,万县634000)三峡工程具有发电、航运、供水、防洪等巨大综合效益,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三峡工程也将给库区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中库区形成后的水环境质量是否恶化是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9.
郑建新 《福建环境》1994,12(4):12-13
水口水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千瓦小时。南平市是水口水电站最大的库区,移民淹没数及搬迁任务占整个库区的70%,需新建64个移民安置点,移民64532人,建新房220万平方米。 面对如此之大的电站主体工程和库区移民工程,早在电站论证之时就有不少专家提出了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问题。因此,在1987年库区建设伊始,南平市委、市府及库区工作机构库区办就把保护环境,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库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如今,经  相似文献   

10.
鄂西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恢复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三峡库区因特殊地理位置和较复杂的地质、地貌、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 ,使该地域内动、植物种群呈现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特点 ,残存着不少珍稀和孑遗植物及珍濒野生动物资源。由于库区人为经济活动和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影响 ,库区森林植被锐减、覆盖率低、生境退化 ,在夏季暴雨袭击下常引发山洪、岩崩、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地力退化 ,直接威胁到三峡库容 ,影响大坝寿命及库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 ,制定生态保护规划 ,加强库区生态建设 ,恢复和改善环境生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是延长三峡水库寿命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有2070多种资源植物,被称为中国的绿色植物宝库。但2003年6月三峡工程蓄水后,受淹没影响的库区陆生珍稀植物多达500余种,现在要进行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还有290余种,任务非常紧迫。目前,三峡植物园收集迁移珙桐、南方红豆杉、宜昌楠等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共96种12800株,三峡库区特有植物26种3100株。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安稳、缓解人地矛盾、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迫切需要,也是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设和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区的迫切需要。论文提出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主导产业与农业各行业发展的思路与重点。库区种植业发展重在压粮扩经,逐步压缩坡耕地粮食生产规模,提高名优特精经济作物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不求库区粮食自给平衡,但求库区生态平衡;林业突出优化改造经济林,加快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香料林;畜牧业突出种草养畜,稳猪攻羊,积极发展草产业和草食型畜牧业;渔业主要以生态渔业为总体发展方向,服从全局,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形成特色,适度限制发展。最终将三峡库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全国一流长江名优柑橘带和果品产业带、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重要的兽药生产基地、香料生产基地、有影响力的优质中药材主产区和我国西部重要的淡水水产养殖带。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与三峡库区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它一方面对库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牵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将对三峡库区直至长江领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度提出了实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14.
《环境工程》2007,25(2):51-51
“三峡工程建设未给库区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灾害。”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说。汪啸风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已列入国家“十一五”环境治理规划。目前,三峡库区每个市县和重点镇都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所建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已全部投入运营。三峡库区水质大部分是Ⅱ类、Ⅲ类水体,只有局部是Ⅳ类水体。  相似文献   

15.
鉴于湖北巴东县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人文及经济条件,本文提出在该地区实施"变废为宝"的农业废弃物与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方案,尽快形成当地特色产业,更好地实现我国三峡工程建设目标,促进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和长江母亲河环保工作的开展,进而带动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重庆市涪陵区环境保护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精神,于近日提出:要着力建设"三型"机关(责任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群众满意型机关).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保障水生态安全,基于生态承载力内涵,尝试性提出了流域生态承载力分析思路。结合三峡库区特征,以资源承载力计算为主,以环境承载力对比分析为辅,探讨了库区生态承载力现状,并回顾分析了库区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目前所能承载的适宜人口规模为1 530.6~1 590.7万人。空间分布上,资源承载力在重点发展区最大,其次是优化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最小。1999-2011年三峡库区生态承载力稳中有升,但库区一直呈超载状态,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反方向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库区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模式。因当前方法学的不完善,三峡库区生态承载力的合理范围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总体上认为三峡库区需要实施积极的人口减载措施、提高资源与环境承载效率,以确保库区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淡水资源的重要战略储备基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把确保库区水环境安全作为交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要求重庆市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嘉陵江、乌江流域的水体和生态环境,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重庆市把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中央交办重庆的重要政治任务来重视,作为事关整个国家生态安全的大事情来对待,全面加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确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以来,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环境风险问题备受关注。该文查阅了近年来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研究成果,对库区及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和环境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当前库区重金属污染特点和潜在风险,提出了未来库区重金属污染研究与防控重点,为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叶德昌 《环境保护》1994,(12):25-27
三峡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工程建成后将部分地改变长江水文情势,引起生态与环境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在时空分布上,环境质量有的趋于改善,有的趋于恶化.三峡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国内外所关注.一、库区主要环境问题库区多山,后备宜农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剧增给库区农业生态环境增加了压力.生态系统面临如下问题:1.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50年代库区沿江各县森林覆盖率仍在20%以上,而目前除鄂西三县较高外,其余各县仅有7.5%~13.6%,沿江两岸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