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口身体素质包括人的健康状况、身高、体重、胸围、坐高、呆残低能人口、遗传病患者和传染病患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婴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等。世界上不同人种、不同人群间,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人的身高差别很大。国际上最高的人群是非洲苏丹的丁卡人,男性身高181.6cm,最矮的人群也是在非洲,是刚果的俾格米人。男性平均身高145cm,女性135.8cm;中国人属黄种,身高一般低于白种人。根据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于1978年~1980年10月,对北京等16个省市1210所大中小学校20多万7~25岁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进行测试结  相似文献   

3.
4.
毛卉 《环境导报》2003,(24):47-47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然而作为提供维持人类生存的地球资源之负载量是有限的,超过这一负载量的过多人口,必然造成资源的消耗,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基础。 首先,人口增长的直接后果是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估计,全世界每年要损失500~700顷的耕地,由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全球土地荒漠化也日益严重,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仍以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土壤,水量和水质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地表发射率,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含量影响区域气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能量交换,水交换,侵蚀与堆积,生物循环和作物生产等土壤主要生态过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组合影响着土壤养分的迁移规律,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崇左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从而评价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结果显示:崇左市及部分县市(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最大增幅达1.33%;所选取的8种生态功能变化各异,其中气体管理功能增幅最大,达1.03%.表明崇左市各县市(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已取得一定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生态环境质量开始向良性发展,但仍需加强生态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此在规划修编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生态建设的要求,更加关注对生态与环境用地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7.
李澍卿 《环境保护》1990,(4):17-18,3
所谓身心素质后天发展,是指婴儿出生之后生长发育形成的体质、智能器官素质、心理素质和生命力等方面发展利用的程度。生态环境对于人口身体素质的作用。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抚育的影响。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统一于人的机体之中,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8.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评价指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遥感信息技术提出一个新型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以快速监测与评价区域生态质量.该指数耦合了植被指数、湿度分量、地表温度和土壤指数等4个评价指标,分别代表了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4大生态要素.与常用的多指标加权集成法不同的是,本研究提出用主成分变换来集成各个指标,各指标对RSEI的影响是根据其数据本身的性质来决定,而不是由人为的加权来决定.因此,指标的集成更为客观合理.将RSEI应用于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并与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中的生态指数EI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二者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不同的是,RSEI不仅可以作为一个量化指标,而且还可以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可视化、时空分析、建模和预测.因此,可弥补EI指数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辉腾锡勒风电场周围植被样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风电场附近居民的调查,初步探讨风电场对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辽东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本溪歪头山—溪湖典型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开展辽东典型区域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固态水体,主要由两极冰盖、海冰、山地冰川、冻土、积雪、湖冰、河冰等组成。我国冰雪冻土分布广泛,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世界约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距海岸线50公里以内的沿岸地区,人口密度平均较内陆高出10倍,因此海平面变化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随着人类活动对海洋、大气系统影响的迅速扩大,全球气候异常、海平面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地理学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目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利用研究区地形、土壤、植被数据和近10年来每年的气候、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计算了1994~2003年铜川市城郊区历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并尝试性地运用该指数定量评价了城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尤其是土地利用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年际间变化很大,1994~2003年期间,在不考虑水域生态服务功能情况下(基于水域面积年际变化极小考虑),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在4.77×108~1.56×109元间波动;②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每年基于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明显低于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③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计算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结果表明都大于1,从1994年到2003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除个别年份略有波动外,整体呈增加趋势,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城郊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增长迅速,人口素质和结构不够合理。土地、水及其它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污染比较严重,对河南省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要改善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促进河南省农业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从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保护农业资源;发展综合养殖生态工程,合理回收利用生物质资源;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监控力度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人类生态足迹供给与需求间的差距,可以评估人类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近年来大庆市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大庆市1999年和2004年土地利用生态足迹的研究,对其产生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探讨。大庆市生态足迹赤字日益严重,其人口消费需求超一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大庆市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最后,对大庆市的土地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工农业的开发、城市化崛起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等,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域降雨量、入淀水量的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增加,淀水位下降,入淀泥沙量减少等。论文在分析湿地水文特征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提出了白洋淀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亭子口库区水温变化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亭子口水库形成以后,将改变嘉陵江苍溪河段的径流分布状况,通过水库的调节作用来满足水利枢纽各用水功能(如灌溉,发电,防洪等)的要求;同时,水库也改变了天然河流水体的热状况,对库区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本文采用水温一维扩散模型模拟了建库后的水温分布,并就库区水体热状况的改变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研究中以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分析高原气象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节能减排原则,促进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基于eCgnition软件平台,采用先进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开展本溪典型区域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分析。利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充分结合影像中的光谱、纹理、几何性信息等各种对象特征,针对不同影像、不同地物目标的信息提取,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变化遥感分析。  相似文献   

20.
快速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过程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景观生态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尝试构建基于"遥感(RS)数据分类→土地利用变化制图→景观格局分析→GIS地统计分析"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定量研究了区域环境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案例研究采用2000、2004和2006年遥感数据,监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连云港港湾地区城市用地扩张特征、盐田湿地损失、填海造地(港口扩建等)以及耕地退化等关键的区域环境变化,分析评价了区域景观格局特征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而评价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区域环境影响强度的时空分异.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驱动下,整个区域环境影响强度分布及变化规律与城市扩张强度与方向基本一致,高环境影响强度区是受人类干扰最大、生态系统最脆弱以及环境被破坏程度最深的部分,也是当前和未来进行环境调控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