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第一次看到老师当众用手风琴即兴演奏之后,孩子的心就被手风琴给迷住了。但最初我对孩子学手风琴一点都不支持甚至强烈反对过。说起手风琴,在我们父辈那个年代,宛如现在的钢琴一样。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手风琴成了一个没落贵族,已鲜有人问津。我当时也以为孩子学手风琴只是三分热度而已,并没有在意。没想到过了几天,孩子竟然从老师那里背了架旧琴回来。看到他动起了真格,我也态度强硬,勒令他把琴还给老师。他却抱着琴一言不发。不管我怎么和他说琴太重,学的人很少,他就是不肯撒手。我承认,作为家长,我是虚荣的,对于音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大概是因为有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谈到学琴,很多家长马上会问"我怎么培养孩子的学琴兴趣?"但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解。我认为,兴趣来源于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对各种事物的普遍的好奇,是家长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培养的。如果具备,等到儿童开始学琴,他们能很快或逐渐发展出对包括学琴在内几乎所有音乐活动的兴趣。有的家长问这个问题时,可能已经稍晚,他们在孩子学琴之初可能没有恰当地引导,孩子不是带着兴趣去学琴的。所以,在此意义上说,兴趣不可能无中生有,也无法培养,只能是被保护和被帮助。一、激发兴趣欲扬先抑兴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产生,发展和保持。儿童  相似文献   

3.
<正>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训练指导,加大学生自学的活动量,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口语训练。有位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学了将近六年英语,每次英语成绩总是在80分以上。可是,从国外归来的亲戚用英语与他交谈,他却不知所云。从这个事例看出:在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相当部分教师只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训练的培养。怪不得那位家长的孩子学了近六年英语,不懂得听说。  相似文献   

4.
<正>一、什么是过度练习"过度"难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根据每个琴童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在我看来,如果音乐演奏者的练习超出了他生理或心理的承受极限,从而造成肌肉或神经的损伤,或导致演奏和成长等多方面长时间不能均衡,那就是过度了。偶尔的过度练习,尚可通过各种手段恢复,但长期的过度练习会给演奏者带来巨大且不可逆转的身心伤害。孩子早期的身体疼痛常被家长和教师怀疑为懒惰而忽视,结果在伤害发生后追悔莫及。所以琴童家长——尤其是准备走专业演奏道路的家长们,有必要对"我的孩子是否练习过度"保持警觉。  相似文献   

5.
<正>孩子喜读《创新作文》,受他熏陶,我和妻子工作之余也会看看,日子久了,就喜欢上了《成长有话说》。这个栏目相当于把育儿经搬到了家里,在家里就能分享到好的教育经验。我和妻子与众多家长一样,伴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一边摸索,一边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许多不可预知的变数。这些变数让我们陷入迷茫,殚精竭虑依然茫然无措。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了我们最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及早让他们自立。"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  相似文献   

7.
<正>在学习平等思维的过程中,我学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单破不立。单破不立,就是对一个问题不断提问(是提问,而不是陈述),让这个问题逐渐被破解。我将这个方法用到和家长朋友的沟通上,非常有效。以下两个案例均来自我和家长的QQ对话实录。案例一:孩子早起玩手机家长:孩子早上起来就玩手机,违反周一到周五不玩手机的约定,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单纯去回答该怎么办毫无意义。我先要将问题具体化,即针对该问题不断提问,使问题细化,直到弄明白问题的核心所在。)我:这句话,是前半句还是后半句  相似文献   

8.
<正>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是父母爱的结晶,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就是家庭的核心,而家庭又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怎样当好这第一任老师,身为人母的我,从教育女儿的经验中,总结出几点体会。一、做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强了,他们一出生,心灵的土地上是荒芜的,父母是这块土地的最早播种者,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为了不结出苦果,作为父母,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  相似文献   

9.
<正>孩子的教育,需要慢慢来!这不是新观念,却有利于孩子学习。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点,让孩子之间毫无意义地较劲,过早和过度地开发小孩的大脑,可能会输掉孩子的一生。德国人的教育方式可供借鉴德国人的教育方式,或可供家长和老师们借鉴。"我的孩子7岁,这有他的高智商证书,可否请老师额外教他广些东西?"一名移居德国的华人妈妈,恳请老师帮助孩子加陕学习进度。老师像看到外星人一样,一脸难以置信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跌倒可能是一件司空见惯又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却很能考验出父母的智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如果孩子跌倒了,你会怎么做呢?最近,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自己的机会。晚上儿子练完球从学校出来,我接他一起回家。我在前,他在后。就在我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听到儿子在后面喊:"爸爸,你看!"我  相似文献   

11.
很多父母,嘴上说着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其实他们是在自欺欺人。旨在通过电影《我是山姆》的观影感受,告诉家长,家长的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最简单的爱。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我们认识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那么,老师、家长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去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和不足,而不是主观地、孤立地思考成人自己的教育方法。然而,人是最难了解的,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的潜能往往藏在幼稚行为的背后。这就需要家长在"发现"上下工夫,通俗地讲,就是家长要当孩子发展的显微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  相似文献   

13.
<正>学校举办各种亲子活动时,许多家长都会参与到比赛、游戏中来。看到孩子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相信家长都会被这种快乐的情绪感染。这时,家长们可要注意了,你们在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孩子的成长。那么,家长在亲子活动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首先,除了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欣赏和鼓励之外,家长应满怀热情,积极参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字典,所谓"以……为业",就是公开地当众供认或表明信仰,也就是在世人面前公开承认从事某项工作的内心冲动或神灵的感召……例如,我们讲到职业信仰时情况就是如此。———威廉·巴雷特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十几年了,原本应该变得"成熟"的我,却像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一样重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因为在我眼里,"教师"两个字正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不只是一份工作这些年来,我不断地重复这样的工作———迎来一批入学新生,然后把他们送往更高的年级。我似乎只需要靠着认真和勤奋,"贩卖"些知识给学生,便足以换取那份工资了。凭着认真和勤奋,我还从家长那里博得"这个老师很负责"的薄名,总有一些家长想把孩子送到我的班上来。3年前,一位近70岁的老爷爷特意送我两朵栀子花,他说:"我的孙子  相似文献   

15.
<正>小创:"小时代"跟"奶奶"本是两个反差极大的词语,但在小作者的笔下,却如此和谐地交融在了一起,因为奶奶人老心不老嘛!今天是小姨的订婚典礼,不用说,我的奶奶又要迟到了,因为———"盈盈,快来帮奶奶看看。"瞧,奶奶又在卧室忙活开了。我掀开被子,身体瞬间凉了一大半。我本想打退堂鼓,谁知奶奶早已站在卧室门口,催促道:"快点!下来运动运动就好了!"我不情愿地穿好衣服,刚想去吃早饭,就被奶奶扯到  相似文献   

16.
<正>经常有"准琴童家长"询问我早期音乐才能如何开发,我的回答通常是"多听、多接触音乐"。但早期开发没有标准的指导手册,以下是我的一些回忆和经验总结,仅供参考。一、亲子间大量的交谈——音乐启蒙从语言启蒙开始交谈一般被当作语言才能开发的手段,最初我和吴韵喆交谈时也没有将它与音乐才能相联系。韵喆出生后,我就对他"说话",他则用表情、动作和各种有趣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关心孩子的美术教育,这是好事。然而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儿童画,总会有一些家长对儿童画的种种特点无意认同。并且,多数人只以为以"像"与"不像"作为造型标准来判断孩子绘画水平的优劣。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导致不同的结论。很多家长自己并不懂得美术技能的传授,便采用了各种方式去"教"孩子。我曾见过一场儿童绘画表演,执笔的是孩子,可是大人们在周围不时  相似文献   

18.
<正>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某。他是个老实的孩子,从不调皮捣乱。可月考后他老实得甚至整天很少说一句话,这不寻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重视。我逐渐了解情况,原来他在家也一直很少说话,很少和朋友玩,一直被爷爷娇惯着,经常还被妹妹欺负哭。平时课堂上他很少举手,经常丢三落四,作业乱,不主动打扫卫生。我从心底期待着有一天看到他活泼地出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并且能主动些,大胆些。有一次,我把他拉到身旁,他有些紧张,头低着,不敢直视我,我又是一番鼓励:"语文课上你的表现真棒,同学们都为你鼓掌,为  相似文献   

19.
<正>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幼儿、新的家长、新的班级组合、新的环境……一切都是新的。作为小班的老师,此时此刻,我们在想,家长最关心是:孩子是否能够在这个新的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合作……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一、明确一种思想幼儿园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是为家长参与社会劳动而服务。所以,"早出晚归,延长服务"是我们职业的奉献;"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曾经在孩子面前不可抑制地发脾气,强烈地表现出伤心、失望、愤怒等负面情绪,过后又难免自责、后悔。其实,当孩子出现家长不可接受的行为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稳定自己的情绪,分析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亲子冲突。1.控制情绪。家长在生气的时候,通常是先"打击":"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笨不笨?"然后是说教:"平时跟你说多少次了,要有礼貌……"孩子则是内心奋起反抗,瞪着眼,翘起小嘴。此时,具体的教育内容完全被家长火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