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入高年级,有的学生利用周末打着去同学家玩的幌子到黑网吧,甚至夜不归宿。我们班小金(化名)最严重,为了上网,可以骗父母、骗老师,可以不上学。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什么有众多的学生加入上网的行列,并且年龄趋于低龄化?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预防和引导?本文就小学生上网心理作一个粗浅的探析。一、从众心理,盲目跟"风",追随大流  相似文献   

2.
静默花开     
<正>9月,又是一群小宝贝离开父母的呵护,踏上了入园的队伍。每个宝贝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同的个性,在入园初的表现也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乐乐,一个瘦瘦的小女孩,在新生报名时,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报名时,她对老师的问话,一句也没有搭理。在接下来入园的第一周里,她也没有和老师说过一句话,拒绝老师的接近;也不和其他同伴说话,与老师、同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但是她也没有像个别孩子那样大声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受到生理发展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双重制约,小学生通常较为缺乏自主能力,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父母以及教师的帮助。长此以往,小学生就容易养成依赖的心理。这种依赖心理若不处理好,则可能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日后成长。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留守学生是中国特殊的社会教育环境下的特有产物,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无心也无力关爱孩子,这些孩子缺乏来自父母的关怀和教育。留守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担任着孩子父母和教师双重角色,给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教导,使他们厌学的心理回归本位。  相似文献   

5.
<正>乐器教学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会遇到过学生请假的情况。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频繁请假的学生,往往坚持不下去的例子比较多,这是由于学琴态度不端正导致的。先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位老师和家长的对白吧!老师:又请假啊!上课不持续,可是要影响孩子学习进度的。家长:最近她都没怎么练,今晚又因为不舒服早早上床了。有首曲子她还不会弹,其他的也弹得不是很熟练,怕挨你批,课又上不下去。  相似文献   

6.
爱在细节中     
<正>师德的灵魂是师爱。老师关爱学生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无数个细节之中。对于六至十二岁的小学生而言,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我们学校以留守儿童居多,远离父母,在情感孤独的状况下,更需要一个能在他们生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细节关怀的班主任。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小事,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的东西,其实对孩子的教育而言,却恰是一个机会。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到冬天了,我发现她的嘴唇四周红肿干裂,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她最喜欢吃麻  相似文献   

7.
<正>家长认为孩子难管,教师认为学生难教。其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到了学校也都想让老师捧在手心里。可是一个学校3000多人,一个班级60多人。教师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在管理、教育、教学、生活诸多方面难免疏忽。学生一旦感到不被老师重视,就会出现厌学、说谎、抵触等消极学习情绪,甚至叛逆。同时大呼老师不公平,老师偏心。所以,作为老师,怎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长期的甚至终生思考的问题。可现实工作中,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在意的眼神,一次习惯的动作,一种缜密的决定,都会让学生对我们的工作产生异议,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和正常的教学,更影响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很多学生存在"害怕"作文心理。因此,我一直在作文教学方面努力实践,寻求各种有效的路径,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改变传统作文课的上课模式等方面来探讨转变农村中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回放】圣诞节前的一天下午,我和李老师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带给孩子们。我们把精心准备的糖果包在每个孩子的抽屉里放了一份,还给父母们发了校讯通:"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今晚就是平安夜了,这是一个西方的传统节日,如果您爱自己的孩子,请满足他(她)一个愿望,在今晚把他(她)一直想要的那个礼物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正>嘘寒问暖的反应国文课时,老师教同学们尽孝,每天应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叫学生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妈妈叫我要多少钱就直说。"另一位同学说:"我更倒霉,我爸爸问我是不是成绩单发下来了。"小学生问价一小男孩走进商店。男孩:面包多少钱一个?  相似文献   

11.
她出生在一个科学家家庭,受父母影响,很小就参加了遗传病研究组,深入农村山区帮助普查血红蛋白病:四岁半开始学习钢琴,五岁登台演出,大学里主修的是生物学兼修音乐,曾在上海和华盛顿举行过多场个人演唱会;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向世界首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令人刮目相看;她刚刚在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第四届大会上,获首届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女青年科学家奖,是国内唯一的一位获奖者。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节课上,讲到青春期心理特点"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时,我忽然很好奇,我们班的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会选择向谁吐露心声呢?于是,我给出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当你有了小秘密的时候,你最愿意与谁分享?A.父母。B.老师。C.朋友。D.其他。"让学生不记名把答案写好交上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在纸上写着"吴老师"。诧异之余,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我们班同学也曾和其他班的同学一样,不太愿意和老师谈及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3.
<正>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要求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教会学生知识和道理。因此,教师要在细小的事情上挖掘学生的优点,在班级的管理上也要做到关注细小的环节,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下面就以几个案例来谈谈我的班主任管理方法。一、把握好细节,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案例:X同学生长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婚后她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由于爸爸平时工作很忙、早出晚归,所以导致她的性格孤  相似文献   

14.
后进生是一个大家熟悉的说法。唐曾磊老师说,班主任想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不给学生贴"后进生"的标签。但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本文还是用了"后进生"这个名词。所谓"后进生",唐老师给出的解释是老师还没有想出办法能帮到的学生,老师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帮助他在各方面进步、追赶上其他同学的学生。想转化"后进生",教育者要有水的品质,要成为像水一样善利万物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这本书清楚地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女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在一岁时就因疾病而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在常人看来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因此向命运屈服,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并且掌握了五种文字。海伦·凯勒在24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女子学院。此后,她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世界育人,为聋哑人谋利益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总结传统的家校管理中在解决留守学生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时的不足,提出通过使用网络通信软件为留守学生与父母、教师间建立新的沟通平台,以求增强父母对留守学生的管理信心,加强教师与留守学生家长的相互联系,弥补传统家校管理手段的不足,改善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间的关系,最终促进初中阶段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家长的态度转变,并实现留守学生行为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正>黄老师:您好!小毓让您费心了。她这一学期的精神面貌改变很大,她乐观、自信多了。她经常对我说:"妈妈,原来我最不喜欢语文课(二年级在西安),现在,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我想孩子能有这样大的转变,一是黄老师精心备课的上课内容吸引了孩子;二是黄老师对于她的关注和鼓励,让她树立了信心。所以,从内心来讲,我们非常感谢黄老师……这是上学期末小毓家长发给我的电子邮件,看完后我感到欣慰与快乐,对工作更是充满了信心!一学期以来,小毓的转变确实很大,以前上课她经常走神,为此我批评她很多次,甚至是严厉批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关注学生,以生为本,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可能发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或将不良的学习状态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保证学习有效地进行,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方法多样化以及练习多样化完成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记忆、注意力等各种学习因素,达到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实现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正>过门、重唱音乐课上,老师提问。老师:什么叫"过门"?学生:"过门"就是"出嫁"。我爸爸说,我妈妈当年嫁给他,就叫"过门"。老师:什么叫"重唱"?学生:重唱就是学生唱错了,老师罚学生再唱一遍。安静一天,音乐家杜邦去参加音乐会,他旁边的一位女士唠叨个不停。贝多芬的交响乐演奏到高潮时,她突然对杜邦说:"啊!先生,您说还有什么东西比音乐更美妙的吗?""有的,太太。"他回答说,"安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