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说真的,如果有来生,我想去瑞士做一只动物,豚鼠也行,金鱼也行。就说金鱼吧,瑞士的鱼缸必须有一面是不透明的,以防金鱼太没安全感。还得有同伴陪住,以备鱼开展社交生活。没开玩笑,这是2008年写进瑞士法条里的:群居动物应该和它们的同伴存在"社会"接触。最近,这部充满关怀的《动物保护法》又有新规定:活的甲壳类动物在不能动弹之前,不能被冷冻或煮沸。这意味着,大厨烹饪时,得先将龙虾敲晕,待它懵圈后,再  相似文献   

2.
办公室外面的走廊里,摆放着一盆盆姿态各异的绿色植物。它们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天使,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每次走过,我都会忍不住蹲下身来看上一会儿。记得有一次,我又在兴致勃勃地看,有人在旁边打趣道:“又在看啊,再看,它们会叫你‘阿姨’了!”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仿佛一下子拉近了我和这些绿色小生命的距离,就在刹那间,我似乎真的触摸到了它们生命的脉搏。细细回味这一刻息息相通的感觉,感觉暖融融的。我明白正是我精心的呵护才使它们可爱起来,顽皮起来。而它们生命的葱绿也让我的生活明媚起来,生动起来。这其间,绿色的…  相似文献   

3.
<正>新接班,一个同事语重心长地和我说:"我看你怎么"收拾"小张这孩子,前面三年他可是"风云人物"呀!"迎头一棒,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呀?上课捣乱?作业不做?欺负同学?与老师作对?天啊!我该好好地想想"制服"这孩子的方法。于是,就有了我天天揪着小张的小毛病做文章的场面了:你怎么上课又不认真听讲了;你怎么又在队列里讲话了;你怎么又和同学闹矛盾了,等等!孩子,给我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在非洲内陆地区的热带雨林里,生活着一种猴子,它们越来越聪明,已从大树上移到地面居住,并学会了搭建简单的茅屋。它们会把捕捉到的小动物扔进火里去烧,将小动物烧得污糊烂焦,虽然味道不可口,但是,它们已经会用火了。它们还会做简单的木制工具,用来挖土地,种植马铃薯之类容易找到种子的植物。它们口中会发出各种声音,动物语言学家经过长期观察,确认它们已有了自己的语言,就像各国都有自己的语言一样,只是人类听不懂它们的话罢了。长期在此研究的动物学家们惊奇地发现,最近出生的小猴子除了头顶,身上的毛越来越短。专家们预测,再过20年左右,这…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当值周生我很紧张,生怕自己做不好。值周的第一天,我看见几个五年级的同学在走廊里高声喧哗。我鼓足勇气批评了他们一句,没想到他们只是笑了笑,冲我做了个鬼脸就走开了。当时我很生气,可又不敢说什么,脸涨得通红。低年级的同学则不一样,他们看见我,就像老鼠看见了猫,不敢乱跑。  相似文献   

6.
<正>初次接触《生于天空》这本书时,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不仅因为作者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还因为作者笔下的大雕,它们以倔强的姿态,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它们热爱自由,面对困难从不屈服。走在大街上,不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喇叭声,走近一看,铁笼子里竟然装着在森林里才能看到的老虎、狮子、棕熊……看着它们失去神采的眼睛,我不禁又想起了关在铁笼里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有一种独特的取水器叫“压水井”,用一根很长的管子打到地底,上面是一个小小的,一根细铁棒的杠杆,一压一压地便能把水汲上来,但是在每一次压水之前,你必须向那小小的井台里注一勺水作为引子。乡亲们给这一勺水取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娘水”。每次我总是一面压一面就把嘴凑近井沿吸吮那清甜的井水,但是对于那一勺“娘水”的意义,我却不太清楚。  相似文献   

8.
家访奇遇记     
何元港 《环境》2002,(9):31
急促的铃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我连忙拿起电话的话筒来听,熟悉的声音令我惊呆了。原来,我的班主任张老师被两只大狼狗挡在巷口,她想到我家,却寸步难行。提起这两只大狼狗,我就很愤怒了。它们是我一位邻居的宠物。平时,它们被关在院子里,所以,它们只认主人,其他人都是它们的“敌人”。有一次,他家的一位亲朋来访,未进门,吼叫声就大作起来了。恰好主人不在家,可大门不知怎的被打开了,这两只  相似文献   

9.
向往     
吕定 《环境》1998,(12)
忽有一日,我对他说:“我想住一个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鸣叫的房子”。他说:“那我把你送到动物园去吧,让你住在鸟笼里,不用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叫,还省事儿了。”我说:“你不觉得我们现在就像被囚禁的鸟儿吗?”他这才认真起来:“你今天怎么啦?”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不是今天怎么了,而是很久以来就怎么了。我就是想住一个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叫声的房子。对了,也许就是农庄吧!可是,我又觉得那是我受用不起的奢华。  相似文献   

10.
拉萨的冬天     
绿色消褪,天气冷清,游客散去的时候,拉萨的冬天也就到来了。 拉萨的冬天,是漫长的,也是干燥的。冬天的拉萨也与往常不太一样,变得更像是一个用来居住而不是旅游或者观光的城市。阳光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它们洒满每一个角落,在旅游旺季里被人们遗忘的事物,都在冬日里恢复了容颜。冬天去拉萨,也许才能真正看见这个城市的诗意,触摸它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正>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变成一只蚂蚱?你变成蚂蚱后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尽情地想象吧!(下期主题:妈妈的手里藏着爱)如果我是一只蚂蚱,我不做害虫,我要做益虫。我会到森林里去吃害虫,把害虫都吃掉。我要保护森林里的植物,不让害虫伤害它们。我要让所有的害虫都知道我,害怕我。我要带领我的小伙伴们每天种一棵树,让地球变得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的《班级观察日记》中,有这样两段文字:那一瞬的后怕刚才又让自己的心跳突然加速了一下。做眼保健操的时候,他歪着脑袋,完全不理会旁边值日班委的提醒。一气之下,我顺手就在他头上拍了一巴掌。他的头本来靠在讲台边上,结果就碰到了桌角上。应该很痛吧,希望别出什么岔子。唉,当老师真不能太激  相似文献   

13.
<正>自然课上,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做标本。放学铃声一响,我撒腿就往家里跑。回到家后,我东翻西找,时而欣喜,时而失落,看得爷爷一脸疑惑。当我道出缘由后,爷爷笑着说:"不就是找几片树叶夹到书里吗?小菜一碟!爷爷小时候经常做,我来帮你!"看到爷爷满不在乎的样子,我不服气地说:"爷爷,您落伍喽!这做标本可没那么简单,工序可复杂哩!"  相似文献   

14.
《沿海环境》2002,(6):12-13
在人们的印象中,乌鸦总是与荒郊、墓地、枯 藤、老树相伴,可是当它们突然闯进了大城市,闯入了现代人的生活,这事儿就有点蹊跷了。去年入冬以来,成千上万的乌鸦就闯进了沈阳城。乌鸦们不仅仅栖息在市区公园里,它们的地盘甚至还扩大到市区繁华地段的天空。沈阳城里,一时漫天乌鸦。每天清扫鸦屎至少上百斤 乌鸦这批“不速之客”突然闯入,给沈阳市民带来了一丝不快。人们烦恼的倒不是它相貌丑陋、叫声沙哑,而是它的到来确确实实骚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笔者在街头采访,不少市民都争着告状:“我觉得不太雅观,不…  相似文献   

15.
小青蛙的梦     
<正>咦,书桌上怎么有一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原来是小青蛙寄来的信,它会告诉我什么新奇事呢?小青蛙在信里说:"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来到了一个黑乎乎的山洞。山洞里有一个精致的玻璃盒子,盒子里住着一个小仙女。小仙女轻轻地一挥手,就变出了许多美味的食物。我放开肚皮拼命地吃,于是我的肚皮变得越来越圆,越来越鼓。我的身子忽然变得好轻。天哪,  相似文献   

16.
以农民之名     
正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现在,人们真的想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许多城市人正对食物从哪里来、它们又在什么样的生长环境中感到好奇。《现代农民》这本杂志就踩准了这个时代的鼓点,这个由字母M(代表modern,现代)和一个拖拉机组成杂志标志的新锐刊物,在仅仅出版3期之后,就获  相似文献   

17.
<正>吹总:阿笨!快收拾行李,我们要出门采牛皮了!阿笨:……吹总:阿笨,你已经坐在牛皮堆里一个早上了!阿笨:我真想变成一块石头,一动不动!吹总:我明白了,阿笨和王礼同学一样,勤快被女巫收购了!只听王礼泪流满面地吹道:今天,很普通的一天,我竟然遇到了一个自称是懒惰之王的女巫,她笑眯眯地对我说:"小姑娘,我是收购勤快的女巫,你愿意成为一个什么也不用做的人吗?""什么也不用做?不用写作业,不用弹钢琴,不用……真的吗?"我一听,惊喜得叫了起来。"是的,是的,只要你把勤快卖给我!"女巫满脸笑容地回答。  相似文献   

18.
<正>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妈妈总会送上一杯白开水,轻轻地放在书桌上,拍拍我的肩膀,说:"别着急,慢慢做。"然后轻轻转身离开。电视剧里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妈妈面带笑容地为正在学习的孩子送上一杯香浓的牛奶或可口的果汁,而孩子则幸福地一饮而尽。可那些美味的饮料都与我无缘。我真搞不明白,妈妈又不是买不起饮料,为什么总让我喝这平淡无味的白开水呢?好多次,妈妈给我送白开水时,我都抱怨:"怎么又是白开水……"妈妈只是微微笑着,不回  相似文献   

19.
<正>秋天到了,果农们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水果又丰收啦,发愁的是需要做的事太多了。要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要把它们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实在忙不过来。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是的,现在已经有了会干农活的机器人。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这些机器人这么聪明能干,看来真是果农的好帮手呢!可是果农还是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20.
程俊松 《环境》2003,(6):39-39
在动物世界里,坚守一夫一妻制的并不鲜见:天鹅、大雁、鸳鸯……它们一旦选择了对方,就会相互忠诚,终生不渝,用它们的遗传基因,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可歌可泣的爱情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