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授课的方式,一年级教师不能用教授高年级学生的方法去教一年级学生,那么在课堂上适当地加入一些小游戏则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学生没有负担地学,快乐自信地学。由此看来,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两个相邻但又存在较大差异的阶段。如何进行幼小衔接,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是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幼儿进入小学后的适应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了张掖市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总体适应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要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给小学习作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儿童视野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有其独特内涵,从认知论和社会文化观的角度思考儿童语言的习得与运用,习作可以定义为是经由认知发现生活,在语言的交往与习得中回归生活、丰盈生命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美国儿童保育与发展专款项目新提出的"倡议规则",通过增进儿童健康和安全、确定支持贫困儿童家庭等举措,切实提升儿童保育质量,体现了美国在儿童保育方面的发展趋势,也为我国儿童保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启示:可以通过加强对儿童保育提供者的培训、丰富父母参与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方式、对儿童保育中的不适宜行为进行及时反馈与处理、开发质量框架等途径提升我国儿童保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儿童习作题材单一、内容空洞、情感浅白,是长期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儿童作文题材生成的受制因素大约包括:传统文化、应试教学和规则化生活状态的交互影响,儿童生活体验的率性与基本分析判断能力的缺失,传统的平面式作文教学流弊作祟。儿童作文题材生成的策略至少有:小学作文儿童化、儿童作文交际化、作文教学生活化、习作选题情境化。  相似文献   

6.
<正>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和妈妈去参加职业体验的心情。职业体验是一种模拟工作的形式,完成一项工作后便可领取工资。工资可用于学习另一份食品加工类工作的技能或购买食物。我们来到冠达广场的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哇!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到处排着准备参加体验活动的长队。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语言教育中,词汇对于儿童语言能力及有关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自闭症儿童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索、技能或策略等来学习词汇,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的词汇教学,对于恢复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研究的现状,阐述了词汇教学在自闭症儿童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根据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构建科学的词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儿童入学准备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入学准备观、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因素、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儿童入学准备测评工具的本土化开发及对儿童入学准备五大领域中具体领域的研究等方面。提高我国儿童入学准备水平,需要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考虑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各方因素,兼顾儿童入学准备的的具体内容,关注处境不利儿童,丰富儿童入学准备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儿童语言教育中,词汇对于儿童语言能力及有关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自闭症儿童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索、技能或策略等来学习词汇,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的词汇教学,对于恢复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研究的现状,阐述了词汇教学在自闭症儿童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根据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构建科学的词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土壤铅对儿童血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沈阳市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动态关系,鉴于今后土壤是儿童最重要的铅暴露源,通过土壤铅预测儿童血铅,并计算当土壤铅含量削减到土壤质量二级标准时,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10μg·dL-1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相关系数在地理区水平上最高,为0.9200,地理区客观地代表了儿童铅暴露的真实范围.西部工业区有约90%的儿童血铅水平都高于安全阈值;东部儿童血铅水平最低,几乎没有超标现象;其它地理区儿童血铅的超标范围在3.48%~31.81%.西部工业区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以下所需的时间最长,平均为26.68月,其次为北部、东北部、西南部、西北部和中部,东部儿童已在安全水平.无论各地理区儿童血铅水平,还是平均恢复时间和最长恢复时间都受土壤铅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3,41(9):2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13亿吨的食物被浪费。与此同时,全世界1/7的人口仍处于饥饿状态,并且每天有超过20000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饥饿。鉴于这种巨大的不平衡的生活方式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旨在倡导反对粮食浪费,减少耗粮足迹和碳排放,鼓励人们意识到食物的选择对环  相似文献   

12.
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沈阳市全市范围内采集大气、土壤、灰尘样品,根据美国EPA推荐的儿童暴露参数,将所得的环境铅含量与儿童行为数据和铅摄入量结合,计算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量.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儿童各种环境铅暴露中,儿童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灰尘铅摄入量>吸入空气铅量>皮肤从土壤中吸收的铅量.其中,土壤和灰尘铅是儿童铅负荷的最主要来源,儿童平均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和灰尘铅摄入量分别为2.35×10-2mg·d-1,9.70×10-3mg·d-1.除了皮肤铅暴露,沈阳市儿童每日土壤、灰尘和空气铅暴露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铁西区、太原街和崇山小区是沈阳市儿童主要的环境铅暴露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儿童的超重肥胖率处在迅速增长阶段,肥胖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遗传、营养过剩、缺乏运动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三个主要因素。家庭干预,包括家长的积极态度和有效的健康减肥措施,对于预防及控制儿童肥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与留守儿童有关的各种问题频繁出现,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担忧与关注。此研究以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等作为调查工具调研了池州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梳理出池州市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与儿童的个体性格、受照顾程度及与其监护人监护程度等有关。基于此,为改善池州市留守儿童健康现状,此文从人际、群际、社会等多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为后续池州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儿童肺功能的多因子及交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儿童肺功能横断面数据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影响儿童肺功能的多因子及其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儿童肺功能指标主要受儿童基本体质情况、呼吸系统疾病和家庭室内暴露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交互影响.儿童肺功能与空气颗粒物(PM10-2.5和TSP)的负相关比较显著,未发现与SO2和NOx有显著相关性.作者还对空气颗粒物与年均取暖期燃煤取暖、母乳喂养、呼吸系统疾病等因子的交互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细颗粒物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教育是我国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要思想。当前儿童主体性教育实践存在几个主要问题:重视儿童整体主体性而忽视儿童个体主体性,忽视儿童非智力因素对主体性发展的影响,忽视儿童独立的学习和自主的活动。儿童主体性教育必须克服这几个问题,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儿童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使之愉快地参与到各种生活环节和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实验证明,胎儿、婴幼儿和儿童对环境中不良因素最敏感。因而在进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时,通常把儿童列为最敏感的人群。儿童时期为什么对环境中不良因素特别敏感?这是由于儿童的生理情况决定的。儿童生理发育尚未成熟,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身长、体重迅速增加,各个器官逐渐分化,生理机能逐渐地成熟。儿童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性强,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而抑制。儿童的乳  相似文献   

18.
"学习品质"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很好地融入到各领域的内容之中,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将学习品质视为儿童入学准备与长远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引导儿童养成积极的学习品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执行能力,使之学会如何更有效、更高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园的幼儿成长速度比较快,这个时期他们也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有研究证明,学前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学龄前儿童认知方面落后,则是因为贫乏、单调的学习环境和适合学龄前儿童教育方法的缺失。而为学龄前儿童提供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则能够促进他们认知的发展。此外,学龄前儿童在学前教育时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龄前儿童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作为旨在推动人与环境适应性平衡的特殊专业和职业已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领域。本研究以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小组为案例,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发现,是否具备相应的政策空间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领域的前提。在政策支持下,社会工作可以从微观层面的服务及宏观层面的倡导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工作要在宏观上意识到促进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回归,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