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某些特种工业生产的危险性大,以及发生事故造成破坏的严重程度难以控制,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例如,在煤炭工业生产中,井下企业存在着透水、瓦斯突出、冒顶片帮等危险因素;在化工生产中,存在高温,  相似文献   

2.
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因此,加强矿山顶板管理.预测井下工作面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数量化理论(Ⅱ)[1]研究了矿井冒顶危险性评价问题,建立了一个实用的矿井冒顶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通过项目贡献分析,提出了一套降低冒顶危险程度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场,又称回采工作面,它是井下作业环境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据统计,冒顶是矿山工伤事故中最多的一类,而70%的冒顶事故发生在采场。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与顶板管理不善有关。为了预防冒顶。必须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回采工作面顶板及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回采工作空间和处理采空区,主要对象是顶板。因此,了解顶板的性质和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是搞好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前提。 回采工作面顶板,按垮落性质及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成三类。一是伪顶,一般是碳质页岩,直接…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局近年来一些采面过特殊地段发生冒顶事故原因,总结多年现场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提供一些回采工作面的特殊地段顶板管理方法及预防冒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冒顶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煤层顶板意外冒落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灾害事故,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尤其是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机会更大,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冒顶是煤矿中最为常见的事故,一般占煤矿事故总数的40%左右。发生了冒顶事故,不仅浪费煤炭资源,损失坑木或钢材,而且往往造成人身伤亡。有时由于冒顶,还会造成瓦斯积存、自然发火,导致地表下沉等。可见冒顶事故危害甚大。 冒顶是怎么回事呢?在井下开凿巷道、挖煤时,挖空了的地方如果不支护,悬露的顶板经过一定时间就会变形下沉,逐渐产生裂缝。裂缝增多,整体岩石就会破裂、脱层。表层部分冒落了,其上方的岩石又会破裂、脱层,再冒落。这种现象就是冒顶。 冒顶有大面积冒顶和局部冒顶。对大面积冒顶,大家比较注意防范;而对局部冒顶,思想则较麻…  相似文献   

8.
煤矿质量验收员在井下检查巷道工程质量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笔下留情。”言外之意就是请验收员高抬贵手,对不合质量要求的巷道放行过关。有的验收员因而退却了,打不开情面,用庸俗的关系学代替了原则。但更多的验收员却不管别人如何说,始终站稳脚跟,丁是丁,卯是卯,坚持按质量标准验收,心甘情愿做个“笔下无情”的人。 我们赞美这种“笔下无情”。因为巷道质量低劣,支柱棚子不合规格就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危及工人兄弟的生命安全。验收员严把验收关,在“无情”里正包含着对工人兄弟的一片深情。这种“无情”可以促使巷道质量由劣变优,有利…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层掘进巷道与其它巷道相贯通时,必须预防冒顶、瓦斯、煤尘和放炮等事故的发生。巷道贯通会使井下通风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涉及的安全问题比较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通三防”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钢山东矿业引进了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对入井工作的职工实行定位管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综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于一体的新型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是目前国内技术先进、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1.
赵丽 《劳动保护》2008,(11):81-81
本刊讯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矿将井下安全管理的弱点、难点与各级管理人员下井的具体职责挂钩,全面推行安全隐患治理“两条线”管理法。  相似文献   

12.
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小官庄铁矿是一个年产140万t原矿的井下开采矿山,矿体赋存条件复杂,具有“深(地表以下400多米)、缓(倾角10°~30°)、软(矿岩松软破碎)、粘(矽卡岩、粘土质砂岩遇水膨胀泥化)、变(形态变化大)”等特点,地压大,矿岩承载能力低,巷道稳定性很差,冒顶片帮时有发生。1993年,这个矿出现了两次冒顶片帮事故,死亡4人。  相似文献   

13.
发生冒顶或坍塌事故后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是事故救援的关键,分析了灾害时期井下人员搜救方法和特点以及矿井救护现状,针对事故救援现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有源探测的方法,即研究基于气味探测原理的矿井人员搜救方法和设备,并在示踪气体的选择和气味探测器研发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我国煤矿井下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迁,采用传统元分析与横断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文献检索,选取2007-2014年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所得的符合要求的25组数据,分析了13 031名煤矿井下工人在该量表9个因子上的得分随年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煤矿井下工人SCL-90各因子均值与年代均呈负相关(-0.55 ~-0.05),且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方面的年代效益显著;比较2007年与2014年煤矿井下矿工SCL-90各因子的均值后发现,各因子均值在2007年较在2014年减小了0.37~0.55个标准差(即效果值d),表明2007年以来,煤矿井下工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少,心理健康水平稳步提高;2)与成人男性常模相比,煤矿井下工人SCL-90各因子的效果值均大于“0”,尤其是“躯体化”(d=0.53)和“恐怖”(d=0.33)的效果量皆为中,且置信区间不含“0”,显然在“躯体化”和“恐怖”方面的差异还较显著,表明煤矿井下工人在这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局近年来一些采面过特殊地段发生冒顶事故原因 ,总结多年现场安全管理实践经验 ,提供一些回采工作面的特殊地段顶板管理方法及预防冒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生产分为“一二线”,也就是指“井上”、“井下”,工作的重点都向一线倾斜。安全工作也不例外,总认为事故出在下面,管理的重点也在下面,问题自然也喜欢往下找。但剖析近几年来一些典型的责任事故看,却很少发现是由井下工人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的“导火线”恰恰是在井上。南丹“7.17”矿难、山西繁峙“6.26”矿难、运城富源“5.4”矿难等等,几乎都与管理者的失职、渎职有关,他们甚至提出“出  相似文献   

17.
成语“亡羊补牢”,是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可对生产安全事故,我们却不能总等着亡了羊再去补牢,而应在羊尚未丢时就经常查看羊圈是否完好,缺损处及时补上,这叫防患于未然。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一些管理者对安全设备不那么重视,他们常在这上面精打细算,为图省几个钱,该添置的设备也不投资。暂时的省钱,往往是给事故埋下了导火索。这是我看了第5期《劳动保护》杂志“安全画廊”栏目中的一幅漫画《——羊又没少,慌啥?》得到的启示。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破损的羊圈,管理人员向上级申请安全设备经费,以便把羊圈修补好,而得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零星检修”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与对策,并提出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事故预知及救护三方面出发,制定“零星检修”安全管理办法,规范检修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矿灯是煤矿矿工必备的井下照明灯具,在矿工井下作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矿工的眼睛”。同时.矿灯又属特殊型防爆产品,其安全性能和质量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矿灯使用,管理不善诱发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战屡屡发生.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家将矿灯作为煤矿重要的安全产品,实现安全标志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井下铁矿冒顶片帮是掘进面工作和回采工作面经常发生的事故,分析了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