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钱祝  何建树 《灾害学》1991,6(3):94-96
本文总结了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分析了城市震害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减轻城市震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综合减灾规划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绍福 《灾害学》1997,12(4):20-23
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城市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城市综合减灾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型水灾害及其综合治水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型水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城市型水灾害的综合治水方略,并对城市型水灾害综合治理的推进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城市灾害的特点和城市灾害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城市减灾集成管理的思想,并按此思想初步分析和设计了一个城市防灾救灾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城市恐震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更才  王国荣 《灾害学》1994,9(1):84-88
本文以地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从分析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入手,探讨城市恐震心理产生的原因、人们的行为表现以及对城市社会的影响,从而提出防止和消除城市恐震心理的对策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说明城市自然灾害是地球自然灾害系统的一个组成部份,根据城市自然灾害的特点.对城市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相然  张绍河 《灾害学》1998,13(4):62-66
滨海城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经济与城市建设均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土地开发力度加大,由此起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滨海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型,研究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成灾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代城市人为灾害日渐频繁,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及生命财产安全,阻碍城市社会中持续发状,系统论述了城市人为灾害的内容,特点,及其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南省特殊的地理条件、致灾的天气系统、脆弱的生态环境、较低的防洪能力,研究了湖南省城市洪水灾害的主要成因,分析归纳出湖南省城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南省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洪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汪锋  朱晓东  李杨帆 《灾害学》2006,21(4):103-10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安全已经上升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城市生命线系统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命脉。本文基于生态安全特点和城市生命线系统特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生命线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评价生命线系统易损性、协调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关系、利用GIS和DSS等技术构建城市生命线系统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对城市生命线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分别以东部沿海典型城市厦门和连云港为例,从政策、规划、机构、管理、科研等层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贤军  徐波  尤建新 《灾害学》2008,23(1):128-131
对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城市灾害和城市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构成要素角度解析了城市灾害的形成和城市灾害风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世界性城市灾害的加剧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它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如何协调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综述了中国城市灾害及其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薄弱环节的综合分析,依据作者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就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对策提出了3条政策建议:即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特别是灾害预警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特别是明确城市建设中减灾工程与非工程设施投入的固定比例,完善减灾教育宣传体系和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特别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综合减灾规划的改进和完善,加快拓展城市企业灾害保险与再保险和发展适应城市灾害风险的“安全社区”范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25  
铁永波  唐川  周春花 《灾害学》2006,21(1):8-12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词查法合理地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起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该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应急能力的定量评价问题,同时,还可以克服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城市安全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城市公共安全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孤立研究已渐露弊端.探讨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融合模式,剖析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空间范围与应变管理空间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整合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以空间观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机制的设想.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服务范围和资源量,提出了城市各类防救灾设施的规划标准与建构模式,以建立城市救灾单元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体系建设及其系统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磊 《灾害学》1998,13(3):62-66
从中国城市减灾现状分析入手,重点剖析城市减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探讨了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如何确立防灾减灾的地位.进而用系统科学思路研究城市综合减灾的体系建设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较为科学地解决了跨世纪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避难场所是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避难场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科学规划避难场所,规范有序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做好避难场所维护管理,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等突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新发展阶段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战略方向.城市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是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推动城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首先分析了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时代需求,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的灾害防治总体需求.其次基于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学术内涵,进一步从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分析了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