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庄丽莉 《灾害学》1996,11(1):64-67
80年代以来世界异常气候和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有些灾害甚至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本文根据所收集到的观测资料,对80年代以来全球的重大气象灾害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灾害历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厚德 《灾害学》1995,10(1):18-21
灾害史的研究是灾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列举我国历史灾害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灾害历史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井下火花——矿井火灾的点燃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彦合  袁恒志 《灾害学》1996,11(3):79-83
考察了各类井下火花诱发灾害的典型实例以及8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指出深入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对防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旱涝灾害灾情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吉林省80年代气候要素的实测资料及农业受灾、成灾面积的统计资料,分析了80年代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主要农业灾害的致灾因子和灾情特征,研究了气候因子异常与灾害损失的联系,探讨了旱涝灾害的灾情形成机制,为探索农业灾情评估和预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姜爱军  王冰梅 《灾害学》1995,10(4):74-77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近几十年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根据农业灾害发生的条件,讨论了“暖冬”对农业生产及农业灾害的影响,为农业生产部门和防灾抗灾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灾害生态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立冬 《灾害学》1995,10(4):90-94
灾害生态学是从生态进化的角度上研究灾害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生态灾害的界定,生态灾害成因分析,来寻求防止或减轻生态灾害的有效途径.文章从灾害与生态进化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研究灾害生态学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当前灾害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为灾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郭跃  尹婉玉 《灾害学》2021,(4):126-132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和分析软件,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关键词、作者和发表论文的期刊等维度,分析了中国灾害学科近30 a来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①近30年来,灾害已经成为了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灾害文章的期刊种类众多(目前已有5 977种),但是,以灾害研究为主题的学术刊物不多,影响较大的学术刊物只有《灾害学》、《自然灾害学报》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三家。②我国灾害研究的作者甚多,目前逐渐形成了7个影响比较大的研究团队和许多小团队,但不同学术团队,不同作者之间学术联系较弱,灾害研究尚处于各自为阵的格局。③我国灾害研究的主题多种多样,关键词多达267个,其中“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的成因机制、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等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就是我国灾害研究的主流;近年来防治措施和防灾减灾等灾害管理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④目前我国灾害研究和发展存在有明显的缺陷:长期偏重于单一灾种,各部门灾害的研究分兵把守;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以及灾害综合性和理论基础研究非常薄弱;学科地位不高,缺乏高水平学科成果平台(权威学术期刊)支撑,整体研究队伍力量仍然不足,综合性的灾害研究团队太少。为推进我国灾害科学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减灾防灾事业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当前应该提高灾害科学的学科地位,建议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灾害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积极鼓励和扶持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团队的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形成更多的多学科或综合的灾害研究团队和研究中心;加强灾害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是灾害的人文和社会属性的研究,只有这样灾害学科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的认知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灾害的表现形式和造成的后果以及人的应对方式均有所不同,而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往往决定着人们如何应对灾害以及他们在抗灾减灾中的态度。根据自然灾害史,文章认为存在着3种灾害认知模式:灾害-牺牲;灾害-危害;灾害-损失,并对3种认知模式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董有尔 《灾害学》1995,10(1):84-87
本文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分析研究我国人民同灾害斗争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灾害报警与人类安全的关系,灾害报警为人类安全服务的光辉历史,现代社会对灾害报警的要求,以及如何搞好灾害报警。为了防灾害于未然,达到及时报警,灾害报警的最终目标是把传感、通信和计算机联接成网,融为一体,建立现代的灾害报警网络,更好地为人类的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0.
“历史模型”与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灾害研究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水灾“历史模型”的研究方法是循社会科学的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水利学科相结合的研究途径.将“历史模型”引人灾害研究.增强了研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灾害问题的能力.本文论述了“历史模型”方法及其在灾害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震后现场调查的震害损失评估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地震局的有关文件,研制了本软件。主要用于震后现场调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也可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及背景资料对某地区地震灾害进行预估。本软件采用汉化的友好操作界面,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
西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显东  梅广清 《灾害学》1998,13(4):81-87
对西方灾害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作了简要的叙述,对其关心的主要问题作了初步的归纳,并按灾害对经济系统物质方面和制度方面的影响分别对百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历史文献作了综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1969年长江中下游暴雨特征及灾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9年初夏,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次出现大雨和暴雨,其主要特点是降水时间长、范围广、来势猛、强度大,致使该地区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频率特征及时间序列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华  徐容乐 《灾害学》1998,13(3):7-12
根据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和分形理论对其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不仅探讨了历史灾害性海潮随时间演进的频率变化特征,而且判定了灾害性海潮时间序列的分形性质,在经基础上,还深入讨论了其分维与历代灾害性海潮暴积累发生次数和累积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分维随时间演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干旱、洪涝、霜冻、冰雹是山东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具有频率高、范围广、灾情重等特征。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编码和输入,建立了山东省近600年旱涝霜雹数据库、近40年降水数据库和预报因子数据库,并编制了数据管理和分析软件包,在国际著名的SAS统计分析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山东省旱涝霜雹超长期预报系统。本文简要论述灾害数据库和预报系统建立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应用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6.
淮河洪涝灾害的地貌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炯心 《灾害学》1992,7(1):45-50
本文试图从河流地貌学与历史地貌学的角度,对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并从历史上洪涝变化趋势及其与河流地貌条件的关系分析讨论中提出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基础上,将茅山断裂带内部结构划分为北东向的多字型构造、北北东向推覆构造和北北东向压扭断裂构造.并对与推覆构造相伴生的构造混杂岩和北北东向压扭断裂构造的构造岩分带现象进行具体划分和研究.笔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认为茅山断裂带的最新活动以左旋压扭为主,并兼有快速剪切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为代前言,系统地回顾了茅山地区地震地质研究的发展历史,数列了前人在这一地区所作的重要贡献及其成果,重点包括:茅山断裂带的延伸,活动性,地震构造,应力场等几个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这一地区的古地震研究,震害地质,宏观地面运动,历史地震活动及现今地壳形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宋建学 《灾害学》1994,9(3):24-28
震害预测的软件程序一般都是基于结构分析的原理,大都采用FORTRAN语言来编写,而震害预测工作中又大量用到分组和排序,这又是数据库语言的特长。本文介绍了在震害预测工作中应用数据库语言的一些体会,主要讨论了两种语言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20.
XQH1.00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程序包具先进性、灵活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编制者对危险性分析、人造地震动和土层反应等主要程序作了一系列改进,使之具有较强的计算性能。其中,人造地震动采用了自己研究提出的新技术——即时域迭加技术和反应谱整体逼近技术。该软件包采用菜单方式,实行人机对话和各种表格图件全部汉化。图件的输出可使用打印机和绘图仪,具有优良的服务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