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明海  嵇方 《灾害学》2006,21(4):108-113
分析了我国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的成因,研究了组织、环境、设备、人等因素在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中的作用,得出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成因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预警模型的组织、监控系统,并规范了各组织的职责,最终设计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霍州西部地区出现了大量地裂缝,破坏了许多房屋和耕地,并且改变了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由于该地区地裂缝的成因尚不清楚,防治措施难以制订,其影响范围内的人群、房屋、耕地、水资源仍然受着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威胁。基于此种状况,在调查霍州地区采空塌陷地裂缝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条件,分析了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认为,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和采煤排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是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雨水的冲蚀加速了地裂缝的扩展,确定了该地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与GIS的西藏帕里河滑坡动态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6月下旬以来,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帕里河因暴雨导致山体滑坡,致使河道堵塞,最终形成了一个危湖。利用多时相、多平台的卫星遥感数据,确定了帕里河滑坡发生的具体位置,监测了滑坡发生后河道水体的变化情况,快速获取了各时相的积水面积;并结合DEM数据,计算各时相的蓄水量,模拟了各时相的遥感监测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的活动深刻地改变着自然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成为现代生态环境的常态,而人类对于自身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自然灾害的释义学角度入手,结合对灾害不同认识的理论背景,分析了自然灾害的人为致因,依据客观的灾害史,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功利化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罪责,并提出应从生态伦理学探讨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在文化根源,借助对理性主义的分析,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继而。结合现代生态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反思和修正。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了60年光辉岁月,中国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对于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人们来说,我们更是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增强了我国城乡防震减灾的能力。当然,也许有人会问,你们不是说地震预报没有过关吗?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没能预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轻质混凝土,作为比传统混凝土更为方便的一种选择,在很多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拟静力试验,对两种不同配筋型式的轻质混凝土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了受力性能研究,观测了墙体的整个破坏过程,分析了墙体的强度、变形和抗震性能。试验分析表明,与配有传统横、纵向钢筋网的轻质混凝土剪力墙相比,配有斜向钢筋网的轻质混凝土剪力墙更能有效地传递水平荷载,抑制剪力墙板中裂缝的开展,提高了剪力墙的延性,增强了墙体的整体稳定性,抗震性能较好,能满足地震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考虑设计参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工程随机力学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考虑土体材料的随机特性,提出了应用于边坡工程可靠度分析的随机有限元的基本思路,并导出了边坡稳定可靠度的计算公式,通过编制实用程序计算相应的可靠指标,并寻求失稳模式进行了边坡工程的整体稳定可靠度分析。最后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边坡整体稳定可靠度分析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得到了随机变量选取对可靠指标影响的一些规律,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地方地震机构改革面临的严峻形势,系统介绍了安徽省地震局为积极推进这一改革的进程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即加强舆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主动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编委请示汇报,并深入地市沟通思想,上下结合,共同努力,使全省地市地震机构改革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为稳定地方地震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良勇 《民防苑》2009,(5):10-13
“5.12”四川8级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夺去了无数生命、摧毁了无数家园,令世界震惊、举国同悲。但我们的国家没有被震倒,人民没有被压垮,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下的全民抗震救灾行动,惊天地、泣鬼神,生动体现了新时期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非凡的执政能力和空前的民族团结精神。根据市政府指令,  相似文献   

10.
SMA绞线-叠层橡胶复合支座结构的动力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现有普通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将SMA绞线加入叠层橡胶支座中,形成了SMA绞线-叠层橡胶复合支座。分析了SMA绞线-叠层橡胶复合支座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力学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应用SMA绞线-叠层橡胶复合支座的结构动力反应分析,导出了加速度衰减比尺。与位移放大比凡的理论形式,并利用具体算例,研究了频率比和阻尼比对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比越大,阻尼比越小,隔震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日本阪神震害的主灾区神户市与中国沈阳市在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及地震背景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了沈阳市潜在的地震灾害危险,并参考神户在防震灾规划中所存在的失误,提出了沈阳市应采取的防震减灾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地震影响系数是构建地震反应谱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抗震房屋设计和减灾的基础,唐山市地震影响系数的分布受到场地条件、基岩条件和特殊地质现象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分析唐山市地震影响系数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影响唐山市地震影响系数分布的主要指标。考虑各指标与地震影响系数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唐山市地震影响系数分布预测模型。根据实际资料,确定了模型的参数和多个系数矩阵,计算和分析了综合考虑场地和基岩等诸多条件的唐山市地震影响系数分布,并对唐山市的抗震设防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唐山市地质灾害综合防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生在城市的自然灾害往往表现出相互联系综合成灾的特点,综合防灾是城市防灾减灾的关键。根据唐山市的实际资料,分析了该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和综合成灾特点以及控制综合成灾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唐山市综合成灾的模式和过程。针对各种致灾因子间关联关系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综合成灾危险性评价模型,依据唐山市的实际资料和综合成灾过程分析结果,确定了模型因子和关联系数矩阵。应用所建的综合成灾危险性评价模型,结合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图件,预测了唐山市地质灾害综合成灾危险性的分布。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对唐山市的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指标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消防站覆盖分析和辖区范围分析两方面提出了有关消防站布局评估的4个指标。对这4个评估指标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给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实例应用说明,这些指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钱祝  何建树 《灾害学》1991,6(3):94-96
本文总结了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分析了城市震害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减轻城市震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编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和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构建了综合城市化水平(C1)指标和综合自然灾害强度(QC)指标;运用数字地图技术,在模型与图谱互馈过程中,实现了中国城市承灾体与致灾因子的综合定量评价,编制了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图.将中国区划为3个一级区,即沿海城市灾害区、东部城市灾害区和西部城市灾害区,以及15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为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和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吉夔  李远志 《灾害学》2001,16(4):49-52
城市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交通、通讯的重要枢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财产、建筑物更加密集,一旦遭受强烈地震袭击或波及,灾害损失将十分严重,加之,许多城市都处在地震的易发多发地带,地震对许多城市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艺林 《灾害学》1999,14(4):65-70
概述了青岛市基础设施现状; 介绍了青岛市主要自然灾害(气象、地震) 特别是90 年代以来重要灾情, 并分析了特征; 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满洪敏 《灾害学》2002,17(1):46-51
1995年前后,山东省临沂地区郊棉纺织厂等单位相继出现地面塌陷现象,同时穿过市区一条河流的水田桥附近河水下漏。在初步断定 这些现象由岩溶塌陷引起的前提下,采用了浅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探测等技术,有选择地对临沂市西郊五个重点企业进行了岩溶调查。结果表明,在临沂市郊的浅层地表普遍发育着岩溶。岩溶的类型多样,岩溶的主要特征是埋深层,空间尺度小,密度大,从地下水抽取试验看,岩溶贯通性好。针对岩溶自身的特征以及临沂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提出了减少或避免塌陷灾害的对策。主要是场地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控制抽取岩溶水以及混凝土泥浆灌注,铺设桁架和清、爆、挖、填处理或者回避等。  相似文献   

20.
丁建伟 《灾害学》1993,8(3):90-9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然而,城市灾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城市的减灾防灾。本文在阐述城市灾害类型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