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安徽省主要自然灾害及综合减灾战略构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安徽省旱涝、风雹、干热风、病虫、森林,地质、地震等主要自然灾害的概况,简要分析了致灾因素和背景,强调综合减灾的必要性,提出了综合减灾的战略目标、措施、原则和部署,重点阐述了强化政府综合减灾职能、建立综合减灾管理机构、建设综合减灾信息系统、全面实施综合减灾对策、加强综合研究等战略措施,对安徽省的减灾实践和研究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病虫害的灾变预测及预报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燕  汪世泽 《灾害学》1993,8(4):10-14
在农业病虫害突变规律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的尖角突变模型,确定了各病虫的突变区域。根据综合控制变量所确定的边界值,对未来病虫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经多年历史资料检验和1992年农业病虫害发生突变的趋势预报证明:准确率高,覆盖面广。  相似文献   

3.
研究棉花雹灾脆弱性可为棉花雹灾风险管理和减灾提供关键科学支撑。应用降雹模拟装置,设计35种降雹情景,进行了降雹对棉花植株损害的田间试验;利用Logistic方法分析了降雹致灾因子与棉花植株损害参数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降雹致灾强度的增加,棉花植株脆弱性增大,导致棉花植株损伤程度增大;棉花蕾期脆弱性大于花铃期,是防预和减轻棉花雹灾的关键期;降雹直径、降雹密度与棉花因雹落叶率、断枝率和落蕾铃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Logistic函数关系,降雹直径预测棉花植株雹灾损失效果更优,花铃期较蕾期函数拟合效果更好。研究结果为综合评判降雹对棉花植株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理解棉花雹灾脆弱性形成的机理。所述研究方法对其他雹灾承灾体脆弱性试验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开展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流行的长期气象预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从开展中国宵作物病虫害危害浒的长期气象预测研究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提高宵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测的准确性、时效性是宵作物病虫病综合防治的首要措施,并建议围绕中国宵作物病虫害宏观气候可预测性的机理、浒的前兆性气候指标、浒气候区划、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式的气象信息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中国宵作物病虫害危害流行的长期气象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5.
戴小枫  郭予元 《灾害学》1996,11(2):41-46
研究改进了棉铃虫中期预报方法;提出“一代监测、二代保顶、三代保蕾、四代保铃”为主的防治策略;研究制定适用于不同世代、不同水肥条件的科学防治指标,协调应用多种配套措施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害,系统监测和治理棉铃虫抗药性;利用棉花种质资源和品种的抗病、抗虫性;诱杀成虫;组建大面积综防技术体系。在1992~1995年棉铃虫猩獗发生的情况下,于河南省新乡县棉花病虫害综防示范区大面积实施后,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危害。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泥石流防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云南省40年来主要类型泥石流防治试点的综合分析,在对泥石流防治的原则,方案和措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云南省城镇泥石流、农田泥石流和道路泥石流的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7.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最有前景的农业保险创新工具,在保障农产品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来设计棉花保险产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熵权法构建综合气象指数,综合考量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指标对棉花生产的影响。相比单一气象指数模型,综合气象指数模型能够整合多种气象条件信息,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模型的精度。基于该模型,以1999—2016年北京市棉花作物为例进行保险设计,在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框架下计算出该地区不同灾害等级下的棉花气象灾害指数保险的纯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8.
从棉花雹灾脆弱性试验研究的角度,研发一套降雹模拟装置和棉花雹灾田间试验方法。基于棉花雹灾脆弱性试验研究科学原理,提出了降雹模拟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功能,阐明了棉花雹灾田间试验方法的基本步骤,并通过田间试验初步验证了该套装置与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发射直径为0.5~10.0cm的冰球,其射向可以在垂向0°~120°和水平0°~180°范围内调节,可使冰球发射速度达到20.0~45.0 m/s,可稳定控制冰球发射速度为23.0~25.0 m/s,从而满足模拟降雹的需求。人工模拟棉田降雹灾害的试验方法包括4步,关键是要以棉花生长期、冰雹大小和降雹密度为变量设计雹灾情景,以及对降雹前后棉花的植株性状进行观测,从而获取不同致灾强度下棉花脆弱性指标参数。进行了5种冰球直径和7种降雹密度共35种降雹强度情景的验证研究,对冰雹直径和落叶率关系分析的结果初步显示,该试验装备与方法可以为揭示棉花雹灾脆弱性的规律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和测雹板实地监测,遥感反演技术,以及利用割草机、喷水器、人工等手段去除作物叶片等田间试验方法相比,该装置与方法具有较大优势,试验数据能够满足雹灾棉花脆弱性研究的需求。其不足之处主要是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加以改进将可更好满足其他雹灾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开展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和系统防治工作。广泛交流灾害科学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开展灾害科学研究的发展、进展、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寒区公路工程面临的病害问题也越来越多。公路涎流冰病害作为冻土区亟待解决的主要工程病害之一,逐渐引起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归纳总结了我国公路涎流冰病害的分布区域和特点,探讨了公路涎流冰的形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公路涎流冰病害防治措施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公路涎流冰理论和防治的研究方向:(1)开展季节性冻融作用下区域水文、地下水流动特征、溢流发生机理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进一步探究公路涎流冰的形成机理;(2)开展公路涎流冰野外综合观测和各种因素(气候、水文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公路涎流冰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3)开展新型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研究,为我国公路涎流冰病害防治提供更为有效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风险预警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亦当作自然灾害的一种进行剖析并探讨其灾变风险预警技术,提出依据不同灾变过程中所表现的警源、警兆、警情等不同风险程度的各因素统计指标,精选组成灾变预警指标体系并组建多维预警逻辑模型。通过对警源、警兆、警情中主要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定量或定性分级,分析各自对灾变的影响作用,计算灾变风险预警综合指标值,确定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预警等级。据此建立了棉铃虫灾变预警与防治辅助决策系统(MLCYJJC-CDROM)并指导控害减灾,预警准确率为89.7%,使灾变警级预警更加符合实际,指导防治更有科学依据。本文还对MLCYJJC-CDROM的系统结构、信息处理与实际应用作了解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暴发的特点,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戴小枫  郭予元 《灾害学》1994,9(1):22-30
本文就1992年我国棉铃虫暴发成灾的特点与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讨论了治理这一灾害性农业害虫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补偿理论及其在虫害控制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作物对虫害损伤的超补偿理论,表明超补偿广泛存在于各种作物中,并对超补偿所需条件、基本原因以及与害虫控制的关系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风蚀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荣乐 《灾害学》1996,11(3):32-36
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风蚀情况及其严重危害作了简要阐述,指出坚持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防治风蚀灾害的根本途径,并对防治工作对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及性信息素的减灾控害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简要分析了我国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并较全面地介绍了性信息素在减灾控害中的作用。这些作用可分为:帮助识别对象害虫、监测种群状态、迅速普及虫情信息、直接诱杀雄虫以及提前1周开展减灾行动等。直接诱杀雄虫后,引起雌雄比上升,雌蛾产卵量下降,孵化率降低,幼虫及为害量减少,其中幼虫量一般减少20%-50%。根据在新疆、山东等地的试用经验,作者在首次指出性信息帮助识别害虫和迅速普及虫情信息对减灾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性信息素的干扰交配和诱杀雌虫的可能作用,以及使用性信息素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战略决策,论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和在农业结构调整期农作物病虫灾害可持续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试论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国华 《灾害学》1997,12(3):28-33
洞庭湖区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是其孕灾环境的易灾性及承灾体较低的承灾能力共同决定的.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应实行“治江、控制四水与洞庭湖本身治理”三位一体的综合整治战略.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目前农业生产上化学农药使用的现状,从“人—化学农药—作物病虫害”系统阐述了化学农药滥用所造成的危害和灾难,并剖析了发生灾难的主要原因.用事实说明了化学农药的利弊;指出使用者的素质是能否科学用药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克服灾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低温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多个试验结果,论述了纤维长度与品种特性和气象生态因子的关系,认为棉纤维长度主要决定于品种特性,但也受气象生态因子的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体现品种遗传特性的分果节位的棉纤维长度的模型,和日最低温度和夜均温对纤维长度影响的修正模型。由这两个模型组成的拟合纤维长度的综合模型既强调了品种特性对纤维长度的决定作用,又体现了气象生态因子对纤维长度的影响作用。相应的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