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作为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扮演着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中国梦"到底是怎样的梦,也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梦";如何告诉世界"中国梦"不是称霸的梦,不是威胁的梦成为了对外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公共外交作为一种独特的外交形式,可以通过在与外国公众的直接交流中向他们诠释真实的"中国梦",从而能够消除外国公众对于中国梦的偏见和误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在追梦。"中国梦"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复兴大业的理想、愿望和追求。一、充分认识"中国梦"的重大意义1、"中国梦"描绘了宏伟蓝图,升华了执政理念"中国梦"呈现给我们的是振奋人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就是在实现十八大确定的两个"双百目标"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早在1987年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3):110-111
<正>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高涨热情,成为鼓舞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传承梦想、助力圆梦,将"中国梦"的种子播撒到中学生心灵成长的历程中,以"中国梦"激发学生的"理想梦"必将是新时期中学教育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农业、农民、农村,国之根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梦首先应该是"农民梦"。只有实现了"农民梦",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而实现"农民梦",决不单纯只是一少部分人的"致富梦",而是乡村共同走向文明富裕的美丽乡村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因此,须从农村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角度  相似文献   

5.
孙钰 《环境保护》2013,41(6):14-18
2013年3月3—17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成为"两会"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让人民看到希望。突破环境生态的瓶颈,走出转型升级发展新路,是当前我国的发展方向。要还清旧账,不欠新账,提高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有效监督,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守住生态安全底线,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人民不满意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就有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深刻论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又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六大优势。一、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优势,这是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中国革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境》2020,(6)
正"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8.
环境资讯     
《环境》2015,(3)
<正>Voice声音"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讲话时,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作为一座以"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为战略目标的城市,惠州如何为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贡献环保力量,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惠州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辉。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4,(6):15
正2014年3月3—13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李克强总理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向对贫穷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3年,我国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当下的环境形  相似文献   

11.
陈漫 《环境保护》2007,(6):12-16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与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环境保护"一词高频度出现,"环境保护"成为"两会"上令人瞩目的焦点.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带着人民的托付,围绕着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2018年3月17日,环境保护部李干杰部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就"打好污染防治攻战"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对记者招待会涉及的环保热点、重点问题进了研究、解读、剖析,形成了七篇系列专论,以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此作为我"全国两会宣传专栏"稿件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把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并把这一目标高度概括为中国梦。天津中医药大学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思想实际,将中国梦落实在建设世界一流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天中梦"上,让中国梦根植于每位师生的心中,体现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教育兴,国家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重要基础和前提。2008年,市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不久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是十九大后召开的首个全国"两会",也是体现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大部署的一次大会。从宪法修改,到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选举,再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次会议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大动作"。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最重要的莫过于生态环境部的成立,被认为实现了地下和天上、岸上和水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环境》2018,(3)
正"我们要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是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也要在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扎扎实实打几场富有成效的歼灭战。"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环境保护》2012,(7):6-9
要闻3月15日,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传达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动员部署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相似文献   

17.
4月17日~18日,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部署"十一五"时期环保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如何贯彻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市工信委主任李朝兴建议——"以煤代气"推广煤炭清洁利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朝兴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广煤炭清洁利用的建议,希望变"被动环保"为"主动提效",缓解大气环境治理压力,让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  相似文献   

19.
关键词:宪法法律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首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为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为依据,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于同日公布实施.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了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记者会。这是陈吉宁第二次以环保部部长的身份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记者会,向媒体和公众提交过去一年环保工作的成绩与未来的发展计划。与前一次他参加人大记者会所不同的是,陈吉宁没有再介绍过去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