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以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及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目前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和过程进行了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介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观点,指出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但需要从技术层面,更要从制度建设完善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去解决生态问题;摒弃以奢侈消费和高消费为特征的异化消费行为,树立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殖民主义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采取相应对策;秉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和绿色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文化国际贸易污染转移、资源成本透支以及生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根据生态和文化天生具有亲近性和共同特征,建议通过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进行结构调整等对策实现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生态治国 文明理政——试论新时期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本文根据"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新精神,提出"生态治国,文明理政"的理念,构建了新时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即一个统领、两大抓手、三种模式、四个落地、五条路径、六大保障与七个当前工作重点,试图为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以及人与自然对立依存的关系,探究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诸种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了论述和探索,并针对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观的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首先要改变观念,特别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文明观,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生态文明对人类行为的再调整,从改变价值观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逐步完善可操作性的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使公众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规范,建立节约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建生态经济新秩序,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一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新解读,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到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列举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成功范例,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变人类社会发展形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引领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也将对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国际社会也开始更加关注这一概念。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决议,以联合国会议文件形式认可并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到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目标追求、指导思想、工作导向、实施路径、制度保障等方面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一套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理论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陈荣富 《环境导报》2003,(13):36-37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高等院校校园发展与环境建设,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要满足今天的需要,又要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高校发展规划中面临的任务。高校校园建设规划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在其《自然的住宅》一书中,强调了人、自然和建筑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必须同所处的场所、建材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它不仅基于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与人类意识深处的道德理想密切相关。因此,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5,43(2)
发展生态金融可以为生态经济提供重要的资金助力和市场活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同时,构建生态金融相关制度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分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生态金融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生态金融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加快推进生态金融的基本原则、基本路径和路线。  相似文献   

18.
黄河文明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重大战略举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推进以生态文明为统领的流域文明全面复兴.本文从历史、现实等视角,全面分析了黄河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阐释生态文明在黄河文明复兴中的作用;提出黄河文明复兴的根本在...  相似文献   

1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20.
环境治理是我国日常工作中重要部分,如今我国的环境情况恶化非常严重,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数量增加,经济增长因此受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制约。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重视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当前环境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入手进行解决,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对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