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长沙市10个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2013年的历史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采用非参数分析(Pearson相关性)法,研究了气象因素对长沙市PM2.5质量浓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日均质量浓度在不同季节的绝对值和变化周期都相差很大。总体上,PM2.5在冬季的浓度高于夏季;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周期在3~8d。在2013年4个典型月份内,温度和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负相关,而湿度和气压与PM2.5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0.395、0.519和0.440。PM2.5周期性变化与区域内大气环境容量相关,而大风、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是终结PM2.5变化周期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烟尘排放污染问题也尤其突出。大量燃煤烟尘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其中的细颗粒物PM2.5,能长期悬浮于大气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长期持续的危害,因此燃煤电厂PM2.5减排技术对于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大力发展PM2.5减排技术与装备是电力行业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张红芳 《青海环境》2014,(4):186-189
目的:研究宝鸡市城区雾霾期和非雾霾期PM10、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以及比例关系,为宝鸡的雾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宝鸡市监测站院子设点对PM10、PM2.5分别进行雾霾期和非雾霾期2h段对比监测,结合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总结规律。结果:PM2.5、PM10质量浓度雾霾期高于非雾霾期。结论:总结了不同时段PM10、PM2.5质量浓度和二者比例关系,为以后的研究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PM_(2.5)的碳组成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济南市环境空气中PM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中碳主要以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形式存在,二者浓度以冬季最高,且变化趋势相同;OC占总碳比例较高;冬季二次有机气溶胶(SOC)浓度最高,与污染源排放及气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除尘设备滤料的发展及合理使用的重要性,指出重点行业采用PM2.5污染防治技术,要进行科学对比,择优选用高性能的滤料及经济节约型的过滤除尘系统;通过应用实例,介绍了机械振打玻纤扁袋式除尘器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细颗粒物(PM2.5)由于粒径小能长距离传输、比表面积大、易于富集有毒物质等特性给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简要阐述了PM2.5的来源及危害,重点介绍了PM2.5的控制与脱除技术,包括混合除尘技术、电除尘新技术以及在传统除尘器前设置团聚预处理设施等,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利弊、应用现状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集沈阳市环境空气不同时期PM_(2.5)样品,测定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含量,研究采暖期、非采暖期环境空气PM_(2.5)中OC,EC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采暖期PM_(2.5)中OC,EC的含量高于非采暖期,而且采暖期OC,EC在PM_(2.5)中所占比重较高;采暖期PM_(2.5)中EC和OC的相关系数R是0.75,非采暖期为0.58;采暖期与非采暖期PM_(2.5)中SOC浓度分别为5.87μg/m3与3.92μg/m3,占OC含量的32.95%与50.05%。沈阳市采暖期OC和EC存在一致或者相似来源,采暖期OC和EC主要来源于柴油和汽油车尾气排放及燃煤排放,而非采暖期主要来自柴油和汽油车尾气排放,非采暖期大气光化学活性较高,二次污染源的贡献增强。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24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数据为基础,对2013年6月~8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地区城市PM2.5浓度的日、月变化规律,以及点位差异性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后,PM2.5质量浓度较冬季显著下降。受人为活动影响,位于商业区的监测站点的PM2.5较其他站点高;不同城市PM2.5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双峰型;夏季PM2.5上午出现最高值的时间比冬季提前1 h左右,商业区站点的PM2.5最高值出现的时间较其他类型站点早1~2 h。非工作日PM2.5的峰值出现在夜间和凌晨,而工作日则出现在上午9~11点。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PM2.5中12种痕量金属元素的方法。对不同消解体系进行了讨论,确定采用HNO3+H2O2消解体系。方法检出限在0.01~6.4 ng/m3之间,精密度为0.5%~8.9%,加标回收率在69.2%~92.6%之间。应用该方法测定了衡山PM2.5中痕量金属元素的含量,讨论了痕量元素的浓度分布特征,对各元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应用富集因子法对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广西南宁西南大气观测站2019年春节期间逐时PM25及其8种水溶性离子、气象数据,分析春节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南宁市大气ρ(PM2.5)、ρ(K+)、ρ(Mg2+)、ρ(Cl-)、ρ(SO24-)的贡献量分别为35.0、12.2、2.6、6.4、12.2 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袋复合除尘器脱除烟气中PM2.5细颗粒效率”的研究成果。包括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定两部分,同时也对比了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三种高效除尘器的脱除效率,研究表明,电袋复合除尘器在三种除尘器中具有较高的PM2.5脱除效率。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环保业装备的投入和技术水平已远落后于钢铁业的发展需求,钢铁产能过剩和环保产品无序恶性竞争,导致了不堪重负的大气环境持续出现雾霾,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创新的厂房三次除尘综合治理技术可有效捕集PM2.5颗粒,杜绝厂房烟气外逸;新颖的袋式除尘设计和加工制造技术能使烟囱排放的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10mg/Nm3以下,满足了国家新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烟气中PM2.5控制技术,目前可分为电除尘和袋式除尘两大类。其中电除尘又分常规电除尘、移动电极电除尘、前置聚并器电除尘、湿式电除尘、低温电除尘等;袋式除尘又分为纯袋式除尘、电一袋复合式除尘、先进的混合式电一袋除尘等。文章对这些技术从捕集机理到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推荐了火电厂应用最合适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火电厂烟气中PM2.5控制技术,目前可分为电除尘和袋式除尘两大类。其中电除尘又分常规电除尘、移动电极电除尘、前置聚并器电除尘、湿式电除尘、低温电除尘等;袋式除尘又分为纯袋式除尘、电-袋复合式除尘、先进的混合式电-袋除尘等。文章对这些技术从捕集机理到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推荐了火电厂应用最合适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市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溯源与追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乌鲁木齐市大气中PM2.5的污染特征,分析其质量变化浓度与各种气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利用美国空气资源实验室的HYSPLIT模型对颗粒物进行备季节代表月份的溯源和追踪分析,为正确认识乌鲁木齐市区大气PM2.5污染状况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为以后的对比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PM2.5质量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月,受采暖期的影响,冬季PM2.5质量浓度全年最高。(2)PM2.5的质量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性,与气压的呈正相关性;在无降水的前提下,PM2.5的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3)春、夏、秋三季PM2.5来源主要是阿拉山口、阿勒泰北部及南疆,冬季则主要来自于南疆。到达乌鲁木齐的颗粒物主要向河西走廊及阿拉山口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6.
控制PM2.5的除尘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目前已增设PM2.5浓度限值日报项目,空气质量标准也将PM2.5纳入新指标。在现有标准和技术条件下,实用高效且经济可行的控制PM2.5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湿式电除尘器、凝并器和电袋混合式除尘器,本文通过实例概述了这几种控制PM2.5的除尘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大气背景站颗粒物PM2.5和PM10实时监测结果表明,两个点位的PM2.5浓度占PM10浓度分别为80.15%、68.9%,两个点位的PM2.j浓度和PM10浓度均呈显著线性关系,点位1:y=0.8634x-0.2212,R^2=0.9823;点位2:y=0.7352x-0.2142,R^2=0.7767。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PM2.5的危害及治理意义,论述了对于火电厂PM2.5的治理技术,如机电多复式双区电除尘、湿式电除尘、以及其他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PPS水刺毡与传统的PPS针刺毡各项性能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PS水刺毡不仅在机械性能上较PPS针刺毡有明显的优势,更在过滤性能上体现出高效、低阻、长寿命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分析枣庄市不同来源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与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使用统计方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对枣庄市2020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变化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探究了枣庄市大气固体悬浮微粒浓度变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20年第一季度PM2.5、PM10、N02、S02浓度较2019年同期显著下降,但枣庄市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