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我国大部分给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该工艺对有机物、氨氮等去除效果有限,同时存在消毒副产物残留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常规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包括对常规工艺进行强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增加预吸附和预氧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增加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膜处理等。这些措施在保留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或增加处理设施来改善出水水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3.
4.
6.
7.
10.
11.
根据上虞市总干渠微污染原水水质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沸石滤池(ZBAF)+活性炭滤池(GAC)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运行初期ZBAF的挂膜启动情况和组合工艺整体对此类水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ZBAF在水温25℃~29℃、气水比1∶2、滤速2.5m/h下运行20天即挂膜成功;挂膜成熟后,组合工艺在5m/h滤速下对浊度、氨氮、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99%、85%、70%和75%,出水水质良好,浊度、氨氮、CODMn分别稳定在0.5NTU、0.1mg/L、1.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生物活性炭技术是将吸附和生物分解结合起来的水处理新技术。本文简述了生物活性炭的净水原理和形成方式,以及生物活性炭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图外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外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入手,分三种模式介绍了国外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途径、模式及补偿的运作方式,分析了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机制的缺陷,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及中试条件下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技术对石油微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通过石油类和高锰酸盐指数两个指标,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值、过滤速率等操作参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和活性炭过滤速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不显著。中试条件下适宜的臭氧投加量应为8mg/L左右,最佳过滤速率在10m/h附近。采用臭氧氧化与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当进水石油类浓度在1.5mg/L以下时,出水石油类低于0.3mg/L,高锰酸盐指数低于3.0mg/L。 相似文献
20.
国外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外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完入手,分三种模式介绍了国外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途径、模式及补偿的运作方式,分析了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机制的缺陷,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