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我国大部分给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该工艺对有机物、氨氮等去除效果有限,同时存在消毒副产物残留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常规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包括对常规工艺进行强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增加预吸附和预氧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增加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膜处理等。这些措施在保留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或增加处理设施来改善出水水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曹刚 《矿山环保》2003,(5):38-40
系统论述了矿山饮用水源微污染状况及原则性治理策略,简要介绍了几种饮用水微污染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4.
走进森林     
王一迪  王延东 《绿叶》2014,(1):115-117
窗外的一缕清风,悄悄地从窗棂的缝隙挤进屋里,将飘逸的纱帘儿微微吹动。望着窗外的晨曦,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这一夜在不知不觉中来了,去了,又在雨云中飘走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渐渐地停了,晨风微微袭来,稍比刚才大了许多。我悄悄溜出房屋,轻轻地推开栅栏,轻手蹑脚地走出随风舞动的农家小院,拐向一条小路。我小心翼翼地踏着那略显湿滑的石板,任露水浸湿那挽起的裤腿,沿着灌木草丛缓缓攀行……  相似文献   

5.
6.
鸟的风景     
赵丰 《绿叶》2014,(1):69-78
远古,鸟破天荒地叫了。这个世界最早的声音不是恐龙,也不是猿猴,而是鸟。鸟唤醒了大自然的寂静。最初,山川、河流、森林、海洋都哑巴似的无声无息。某日清晨,一只鸟突发臆想,张开喉咙“啊”了声,于是声音诞生了。  相似文献   

7.
李朝全 《绿叶》2014,(1):16-20
这是一座很容易让人记住名字的大山:太姥山。太姥,原作太母,是伟大母亲、伟大女性的意思。因此,从山的名字上来看,这显然是一座很女性、很母性的大山。  相似文献   

8.
李青松 《绿叶》2014,(1):28-35
森林里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的时候,大兴安岭上孕育着的无限生机便近在眼前了。  相似文献   

9.
敬畏新年     
《绿色视野》2014,(2):65
  相似文献   

10.
根河之恋     
叶梅 《绿叶》2014,(1):21-27
与大兴安岭公路同行的是那条流动着的根河,它像一个信心满满的情人,紧紧相依相随,时而弯曲,时而浩荡,时而又隐入葱茏的绿树丛中,豪迈、率真、娇羞,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虞市总干渠微污染原水水质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沸石滤池(ZBAF)+活性炭滤池(GAC)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运行初期ZBAF的挂膜启动情况和组合工艺整体对此类水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ZBAF在水温25℃~29℃、气水比1∶2、滤速2.5m/h下运行20天即挂膜成功;挂膜成熟后,组合工艺在5m/h滤速下对浊度、氨氮、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99%、85%、70%和75%,出水水质良好,浊度、氨氮、CODMn分别稳定在0.5NTU、0.1mg/L、1.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2.
概述活性炭吸附工艺、臭氧氧化工艺以及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降解机理、发展及应用;分析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国内外应用的典型案例,以及介绍该工艺在污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以及中水回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为原水,通过煤质炭、竹质炭、椰壳炭等炭种筛选小试和中试试验,研究了黄浦江上游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强化去除的最佳炭种及其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原水中投加PAC能够改善处理后水质,提高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且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增强;综合性价比、碳源等因素确定竹质炭较为经济合理;当竹质炭投加量为10~15mg/L时,处理后出水CODMn可达到3mg/L或以下。  相似文献   

14.
生物活性炭技术是将吸附和生物分解结合起来的水处理新技术。本文简述了生物活性炭的净水原理和形成方式,以及生物活性炭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试验工艺流程的方案选定,充分吸收了各炼油厂进行的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功试验经验,以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单元为基础,提出了以混凝气浮与臭氧生物活性炭串联工艺为核心的总体工艺流程,以降低工程投资及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回用的经济效益;同时,指出试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因此,开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试验研究,必将为炼油污水深度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作为相关污水回用处理工艺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史乐君  姜亚敏  李云才 《四川环境》2007,26(4):24-26,47
采用RD吸附氧化法处理富营养化水源水的中试研究表明,该法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氨氮及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并保持在99%和75%,且运行费用远低于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富营养化水源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地表水都存在锰超标问题,这给供水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本文考察了高锰酸盐预氧化强化水中锰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原水经过高锰酸盐处理后,水中的锰含量明显降低,当高锰酸盐投加量达到0.5mg/L之后,水中的锰离子浓度已经达到了原子吸收检出限以下,但色度有所增加.当高锰酸钾∶硫酸亚铁=1∶4时,水中的锰去除效果较好,色度降低,随着亚铁离子投加比例的增加,水中锰的去除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图外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外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入手,分三种模式介绍了国外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途径、模式及补偿的运作方式,分析了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机制的缺陷,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及中试条件下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技术对石油微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通过石油类和高锰酸盐指数两个指标,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值、过滤速率等操作参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和活性炭过滤速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不显著。中试条件下适宜的臭氧投加量应为8mg/L左右,最佳过滤速率在10m/h附近。采用臭氧氧化与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当进水石油类浓度在1.5mg/L以下时,出水石油类低于0.3mg/L,高锰酸盐指数低于3.0mg/L。  相似文献   

20.
国外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外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完入手,分三种模式介绍了国外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途径、模式及补偿的运作方式,分析了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机制的缺陷,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