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法》第二章第十三条明文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二十年以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制度共同筑牢了生态环境准入的防线,但也出现了管理边界不清晰、管理成效体现不足、制度联动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典型规划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项制度各自发挥的作用,调研部分地区管理实践,提出优化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的对策建议:一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发挥宏观引领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指导性规划同步研究、同期发布;二是规划环评应进一步筑牢“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上收部分规划环评的审查权限,提升规划环评文件质量,强化环评要求落实情况监督;三是项目环评应在生态环境准入制度体系中进一步优化简化,对环境影响可控、环保措施成熟的建设项目,可推动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进一步强化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通过制度整合发挥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源是未来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和数据,定量估算了临沂市生物质能源资源潜力.研究表明,临沂市每年可利用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263.1万t,其中秸秆约占2/3,临沂市生物质能源密度比周边地区低.在摸清资源家底的基础上,探讨了临沂市生物质能源开发战略,即临沂市应大力发展小型、分布式生物质能源项目,谨慎发展大型生物质能源项目,不宜进行车用生物液体燃料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应同环境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因缺失含铜废物利用技术准入规范,从业企业良莠不齐,制约了该行业的良性发展.通过分析重庆市含铜废物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从含铜废物利用项目选址用地、建设规模、产品质量、技术工艺、设施建设、准入许可及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准入门槛规定,以期为含铜废物利用行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产业带动作用显著,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与政策等诸多问题。理清西部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动因、特征与主要问题,科学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对区域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能源结构低碳化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部民族地区应当持续推进政策协调与制度创新,扩大投融资渠道,因地制宜地确立发展路线图,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开发合作机制与技术创新协作平台,实现跨区域协同联动,以达到区域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生态稳定是清洁能源持续发展的安全屏障,也是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因素。青海全省现沙化面积为12.47万hm2,且省内已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该区域也属于青海省主要沙化区域,具有植被稀少、自然条件恶劣及干燥少雨等生态特征。本文通过青海清洁能源基地的沙化状况,基于“生态脆弱、沙漠广布、气候恶劣”的风沙源基本条件,提出“预防-治理-美化-综合利用”的绿色生态防沙治沙逻辑模式,提升清洁能源基地防沙固沙治沙的能力。通过该治理模式的探索研究,为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和软技术支撑,使清洁能源基地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胡荣  韩潇 《中国环境管理》1993,(5):19-19,18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进行开发建设活动时,事先对该项目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研究,作出科学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则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程序等做法律上规定。最早确立这项制度的是1969年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我国引进这项制度时间不长,研究不够,特别是当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建设与环保的一致性,因而使环境影响评价未能收到实效,往往成为既成事实的说明或对污染环境的解释;同时,长期以来我国立法技术上“宜粗不宜细”的主张又严重妨碍了立法的完备,起不到法律应有的强制性规范作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完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相震 《四川环境》2012,(1):150-154
德国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在法律制度上形成了联邦法规促进体系,德国政府就可再生能源发展出台了融资、科研支持等一系列促进措施,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较快的速度实现了市场化和商业化,并以此促进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促进关联高技术产业发展。德国近年来已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环境、措施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规定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要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从项目准入、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后评价制度等环节的法律层面,解决了源头污染控制、过程污染治理、动态跟踪治污的长效治污难题。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相似文献   

11.
二十五年磨一剑。历经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整部法律只有两条一字未动;首次将按日计罚、持证排污等写入法律。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比较老的《环保法》仅六章四十七条,修改后的《环保法》扩容到七章七十条,立法理念新,监管机制广是新《环保法》的突出亮点。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立法理念的创新。1989年的老《环保法》还是经济优先,促进经济发展。新《环保法》提出了生态文明,围绕生态文明进行制度建设,围绕生态文明采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水务特许经营准入竞争方式的内涵及相关政策规定,并对协议、竞争性谈判、招募、公开招标及拍卖五大类准入竞争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准入竞争方式和水务项目本身特性间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4.
德国节能减排多措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针对能源匮乏的现状,把节约能源作为政府能源开发利用的一贯政策来推动。文章介绍了德国政府在重视节能技术研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能源统计、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节约意识等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实践和取得的经验。对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有较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的工作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一年,国家颁发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以上简称“管理办法”),对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作了具体规定。在执行这项制度的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过不少问题。现就其中的有关工作程序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环保法》第六条和“管理办法”第四条只对大中型建设工程执行报告书制度作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述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3):173-175,178
分析了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指出现行能源结构给能源开发和消费带来的三个主要问题: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行能源战略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现行能源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大我国西部天然气开发的投入、发展核能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1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海岸带管理立法"的工作要求。该工作的重心理应是解决目前我国海岸带管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即陆海之间、部门行业之间和行政辖区之间难以统筹协调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构建统筹协调机制。美国海岸带管理制度中的统筹协调机制颇具特色,由"总协调人"和"联络人"制度、"联邦一致性"制度、州海岸带管理项目与州其他项目的统筹协调制度,以及陆海统筹协调制度等方面组成。我国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在海岸带立法中,以构建统筹协调机制为核心内容。该机制以程序性规则为主体,设立"总协调人"和"联络人"制度,组成统筹协调网络,并规定统筹协调的基本"排序规则"。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欧盟《栖息地指令》建立了泛欧洲自然保护区网络——"Nature 2000"。该指令第六条确立了涉自然保护区规划和项目审批制度,要求所有可能对保护区造成重大影响的非管理措施类规划和项目遵守统一的审批程序,包括适当评价、基于公众意见和评价结论的决策以及审批例外规则三个递进步骤。我国可借鉴欧盟立法提供的有约束力的前置程序、充分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涉公共利益活动例外规定三方面经验,完善涉及自然保护区规划和项目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恢复生态功能价值,生态修复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促进了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的发展,但是现有立法对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规定的缺失使得实践中对其责任的认定与管理上都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明确责任划分,完善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平台公开信息等手段加以规制,以发挥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国强 《绿叶》2013,(1):142-145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很难实现大幅度降低。为此,以能源系统改革来推动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清洁能源,更需考虑能源清洁问题。发展和推动各类方案与措施,避免或减少能源开发、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