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污染型环境犯罪具有复杂、时间长、举证难的特点,运用传统刑法必然因果关系理论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疫学因果关系推定法建立在大量的客观统计数据之上,根据四大推定原则来进行因果关系推理,有利于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但是又存在“高度盖然性”标准不明和容易被主观干扰等缺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有原则地在污染型环境犯罪中引入疫学因果关系推定。  相似文献   

2.
污染型环境犯罪具有复杂、时间长、举证难的特点,运用传统刑法必然因果关系理论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疫学因果关系推定法建立在大量的客观统计数据之上,根据四大推定原则来进行因果关系推理,有利于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但是又存在"高度盖然性"标准不明和容易被主观干扰等缺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有原则地在污染型环境犯罪中引入疫学因果关系推定。  相似文献   

3.
水污染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成立与否决定着民事责任的有无,对受害人的利益影响甚巨,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纷繁复杂,水污染侵权中的因果关系认定难度更大,试图在分析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找到认定水污染侵权中因果关系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朝霞 《绿叶》2011,(8):101-107
修改后的《刑法(修正案八)》通过调整犯罪客体、改变客观方面使环境刑法从保护传统的"人身、财产权益"拓展到维护"环境权益",其积极意义有三:一是可以加大刑法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广度,扩大刑法的适用范围;二是可以显著前移刑法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时机,强化刑法的保障作用;三是可以大大降低因果关系的证明难度,有助于走出环境刑事诉讼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德国《民法典》确定了一般环境侵权的规则——行为责任,再以《环境责任法》确立了特殊的环境侵权的规则——设备责任。设备侵权是危险责任的一种,其构成要件有两个:设备运营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损害;人身、财产受侵害。设备责任的承担不要求设备运营人的过错。设备责任归责采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6.
环境犯罪立法的现代化是指环境立法在新形势下发展、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为环境犯罪立法提供了新的目标,同时,环境犯罪立法在环境犯罪的概念、主观与客观形态上都应体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环境犯罪立法的现代化是指环境立法在新形势下发展、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为环境犯罪立法提供了新的目标,同时,环境犯罪立法在环境犯罪的概念、主观与客观形态上都应体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参考价格理论是构建价格判断模型的传统理论,其价格判断模型是一种典型的推理性模型.根据双系统理论,人们的决策应是推理性和直觉性两类过程的交互作用,心理账户理论正是描述直觉性决策的基本理论之一.构建了基于参考价格与心理账户的双系统价格判断决策模型,对不同心理账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被试者的目标价格决策过程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试论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广一 《四川环境》2004,23(3):56-57
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是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联系工作实际,指出应从数据的原始性、检测的规范性、检测的时效性、数据的合格性和信息的完整性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审核。在数据审核中应考虑数据的客观规律和污染指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为了进一步了解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青海省1988—2008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采用协整性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运用eviews5.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得到青海省能源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的双向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能源与环境政策,以实现能源、经济、生态的"三效合一",从而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知识是包括定向知识、前瞻性知识、阐释性知识和行为导向型知识等的综合。这种战略性知识的产生,是对传统的科学体系的一种挑战。与此同时,跨学科的可持续性研究,并不是简单地落实科学知识,而是创建一个学习圈,其中包括规范性前提、政治规定、有关监管的经验分析以及理论研究等要素。实际上,它是新兴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蔚东英 《环境教育》2010,(10):45-47
环境解说评估,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基准,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环境解说信息的基础上,对环境解说的客观属性及其实施效果所做出判断的一种过程,目的在于促进环境解说的改进,提高环境解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弹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替代范式逐渐进入旅游学界的视野,但仍需要在秉持其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依据旅游系统自身的特点深化相关研究。梳理了工程学、生态学和进化式弹性三种弹性理念,并从旅游弹性变量类型研究、理论框架研究、规划和测度研究三个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由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旅游产品维共同构成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应成为今后研究的理论基点,提出社会—生态弹性的旅游系统分析模型;基于进化式弹性理念,旅游系统弹性的理论研究应突破线性研究模式进入复杂性研究范式;旅游系统弹性的实践研究应将弹性规划、弹性识别、弹性提升等作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李晓 《四川环境》2023,(5):221-226
我国环境标准在生态环境责任认定中的效力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而《民法典》在设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时使用“违反国家规定”的表述,实则是从立法层面肯定了环境标准作为国家规定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认定的法律效力,但对于其效力边界的判断,仍需要结合传统侵权法的理论和环境标准的设立逻辑进行分析。因此,按照污染类型和效力层级的角度对环境标准进行分类讨论,得出以下司法使用规则:强制性环境标准及推荐性标准及行业标准中的污染控制要求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或者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引用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应当被认定为“国家规定”;地方强制性标准作为执行标准时,也应被视为“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一、渗透教育的理论分析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规律,概括现实道德规范,指导人们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哲学分支学科。它是一门极富理论性同时又接近现实生活的规范性、们便性极强的学科。伦理学的教学体系一般由道德基本理论(涉及道德的涵义、本质、特征、作用、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等),道德规范体系(涉及道德现实分析、道德原则、规矩、范畴等)、道德实践与内化理论(涉及道德内化理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个体道德行为与品质、人生观与道德理想等)三部分组成。与伦理学的教学体系相一致,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环境犯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1997年新《刑法》规定的一种新的特殊类型的刑事犯罪,由于环境犯罪自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因此《刑法》无论是在定罪还是在量刑方面都作了一些不同于普通形事犯罪的特殊规定,极易造成司法实践中适用的错误,本文对其和普通刑事犯罪从认定和处罚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以引起司法适用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正确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真实案例探讨了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两个难点问题,主张运用监督过失理论认定监督人的预见范围,运用偶然因果关系的理论分析监督人的失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环境犯罪的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而且包括国家,国家作为环境犯罪主体限于国际环境犯罪领域。环境犯罪的主体形象经历了由理性人到经验人再到生态人的变迁。生态人形象既尊重人,又尊重自然,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承认环境的价值。风险需要、风险意识和风险决策分别从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共同揭示环境犯罪的风险主体特征。环境犯罪主体应承担与复杂特殊的环境犯罪相适应的刑事责任方式,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立法设置与司法适用应综合考量主体类型、法益类型、环境能否修复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应当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环境损害涉及到的是公法问题,却由政府作为代表生态环境的民事权利人通过私法途径请求损害赔偿,存在着理论困境。因此,需要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进行界定,探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的无过错归责原则,明确构成要件与免责事由,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法理支撑。  相似文献   

20.
王凯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4):99-104
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与永续利用,不仅关系到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点关注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治理,应满足并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下的不同利益诉求与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资源约束愈发显著,产业供给端的自然资源治理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结合两山论,通过对自然资源治理与人类活动发展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坚守两条底线的贵州实践是两山论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演进与验证。进而结合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满足,梳理三者间联系与特性,以其核心理念为主线,围绕"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功能实现,构建一种多元主体下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并分析其约束条件与运行模式,以区域实践探析其目标功能实现与重要理论延展。最后提出应在产业发展与多方参与层面上统一思想认识,有利于新型治理途径的构建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