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好睡眠是好身体之本。坚持睡前养成7个小习惯,不但能解决各种睡眠问题,不再为睡不好觉而烦恼,还可以帮你延缓衰老。1.热水泡脚。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分,不容易得到氧份与血液,睡前用温热的水泡一泡脚,对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多有好处。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的习惯,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的作用。2.喝杯加蜜牛奶。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  相似文献   

2.
<正>1.心脏病睡前一杯救命水如果你心脏不好,可以养成睡前一杯水的习惯,这样可以预防容易发生在凌晨的,像心绞痛、心肌梗死这样的疾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是由于血液的黏稠度高而引起的。当人熟睡时,由于出汗,身体内的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的黏稠度会变得很高。如果在睡前喝上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心脏病突发的危险。2.色斑清晨一杯凉白开很多人都听说过早晨喝一杯水对身体有好处。有  相似文献   

3.
<正>晚上8点后,吃水果香蕉实际上就是包着果皮的"安眠药",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还含具有让肌肉松弛效果的镁元素。另外,睡前吃香蕉不会引起发胖,因为它热量低,且食物纤维含量丰富,可以促进排便。低脂或脱脂的酸奶或牛奶睡前喝杯温奶有助于睡眠的说法早已众人皆知,因为牛奶中包含一种色氨酸,它能够发挥镇静的功效。放心,睡前喝牛奶不但不会胖,反而还可以补充身体里的钙。  相似文献   

4.
正春季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有些人却有白天犯"春困",晚上辗转难眠睡不着觉的现象。春季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调节好生物钟,合理运动科学饮食。失眠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减少压力。以下是几个能帮助您快速入睡的方法。1.抓住入眠良机春季是最适宜人们睡眠的季节,由于春天季节的特点,人们往往会感到困倦,这时就应该合理地安排好作息时间。人体到了夜晚,自然会体  相似文献   

5.
真正健康的午睡不应该超过30分钟,同时,午睡要养成每天定时定量的习惯。不管夜间睡眠是否足够,白天想小睡片刻,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目前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仍保有此习惯。据估计,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仍然生活在午睡的习惯中。但健康的午睡过犹不及,以15~30分钟最恰当,若是超过30分钟,身体便会进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这时就需要延长到1~1.5小时,即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同时,午睡时间太长,也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晚上的正常睡眠。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有睡前服药的习惯,但是有些药物,因为自身的特点,不适合睡前服用,如若服用,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睡前不适合服用的药物有哪些呢?补钙剂睡前服钙剂,不但会诱发胃肠疾病,还易患尿路结石。这是因为睡前服用钙剂,除部分钙剂被小肠吸收外,另一部分要通过泌尿道排出体外,当排钙  相似文献   

7.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好的习惯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从事办公室工作的我们,同样要养成良好习惯。在办公室工作环境中,危险是不明显的,人们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酿成事故,给个人也给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本期我们继续介绍办公室安全的相关知识。教大家如何营造健康愉快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驾驶习惯与驾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都遵循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这些规律自然而然地为人类和社会所逐步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行为。比如驾驶习惯就是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驾驶行为或驾驶倾向。驾驶行为的累积就养成了驾驶习惯,而驾驶习惯往往决定了驾驶员的命运。俗语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对此,并非每一个机动车驾驶员都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正>膳食与职业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搭配得当可减轻或预防某些职业病。脑力劳动因身体活动少,饮食不要过量,防止肥胖。晚饭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宜喝茶或咖啡等使人兴奋的饮料。不宜空腹睡眠,睡前可喝牛奶,吃点苹果或香蕉。饮食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和鱼类。用脑疲劳时,不要用冷水浇头,容易使脑血管收缩,血液流速减慢,大脑得到的营养和氧气反而更少,容易得神经衰弱症。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0.
正真正健康的午睡不应该超过30分钟,同时,午睡要养成每天定时定量的习惯。不管夜间睡眠是否足够,白天想小睡片刻,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目前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仍保有此习惯。据估计,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仍然生活在午睡的习惯中。但健康的午睡过犹不及,以15~30分钟最恰当,若是超  相似文献   

11.
安大夫答:生理期期间应避免吃生冷、寒凉以及咸辣的食物,如冰淇淋、梨、辣椒、肉桂等,多喝一些温热并且促进血液循环的饮料,如红糖水、姜茶等。摄取具有补血功能的食物,如红枣、莲子、川贝等,可将它们熬成滋补粥,睡前饮用,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经期不适,还能补血养气、使肤色红润。另外,体内铁、钙、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是造成生理期肤色暗淡无光的原因,可以口服或注射适量微量元素补充身体所需。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路径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大部分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基本上是由于人的不良习惯所引起,因此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降低企业生产事故率的决定因素。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人的习惯养成规律,笔者首次提出了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习惯养成理论——行为路径管理体系:即首先设定一个清晰的行为路径,通过学习或培训并进行反复实践以及过程纠偏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达到习惯养成的目的。在企业应用行为路径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设定作业路径必须达到四个要求:精细化、程序化、标准化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不断优化;在培训阶段,必须使被培训者充分掌握设定的作业路径;在过程纠偏阶段,必须把握好代价原则;在实践阶段,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障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在生产生活中,人的很多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改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如果员工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如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等,必将大大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如果员工养成了不良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大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某些行为、举止或做法,一旦养成了习惯,就很难改掉。倘若每个职工都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则将会大大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反之,后患无穷。 俗话说:“习焉不察”,“习非成是”。其意是指对于某些不正确的做法(如:不安全行为等)习惯了,不仅觉察不到其中的问  相似文献   

15.
守好3条线     
<正>笔者认为,要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应着力守好"制度、氛围、执行力"3条线,从而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第一,培养安全习惯前提是安全有章可依。诚然,习惯性现象的发生与人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但不可否认,目前在基层实践中,一些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在生产中养成安全良好习惯在生产生活中,人的很多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改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如果员工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如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等,必将大大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如果员工养成了不良习惯,如习惯性违章等,必将危及企业正常的生  相似文献   

17.
<正>1.起床后排便中医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生活习惯应该符合大自然规律。早晨5至7时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盛的时候,要养成早起排便的习惯。如果不能早起,大肠就无法很好地完成排浊功能,毒素会停留在体内而引发便秘、痤疮等。上午7至9时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吃早餐也是最易消化。一顿优质的早餐可以让人思考敏锐,反应灵活,提高记忆力和工作效率,且不容易发胖。2.多吃谷物《内经》早就指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的膳食结构。谷类是滋养身体的主要食物,肉类是补益身体的食物,蔬菜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大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某些行为、举止或作法,一旦养成了习惯就很难改变。由此想到,利用这个规律,让每个职工都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不就可以大大促进和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了吗。当然,如果人们养成违章违纪的习惯则必然会事故不断,后患无穷。 古人说:“‘习非成是”,“习焉不察”,意思是指习惯了某些不正确的作法(如不安全行为等),不仅觉察不到其中的毛病,反认为是对的。在一些单位常可听到违章作业者为自己的行为这样辩解:“以前经常是这样干的,没问题厂’”‘没关系。注意点就行了。”“不会那么巧就…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养成之后,终生受用.同理,在安全生产上,作业者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安全习惯,同样受益匪浅.但是,有两种不安全的习惯,千万养不得:一种是不讲规矩的习惯,一种是图省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 ,要想使自己成为健康的人 ,其实并不需要去找这样或那样的秘决 ,更不需要去吃这样或那样的补药。最重要 ,也是最适宜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指 :生活起居有规律 ,不晚睡 ,不贪睡 ,保证每日有 7小时~ 8小时以上的足够睡眠以保持充沛的精力 ;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 ,多运动可以保持身体的活力 ,促使机体代谢和血液循环 ,提高身体素质和机体防病能力 ;有一个平稳而健康向上的心态 ,不自找烦恼 ,遇事豁达大度 ,防止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占据心头而成为某些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