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振动(vibration)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来回重复的运动。振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关系密切。由生产或工作设备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性振动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局部振动常称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常见的存在局部振动的作业有:使用风动工具如风铲、风镐、风转、气锤、凿岩机、捣固机或铆钉机的作业;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锯和电报等的作业;使  相似文献   

2.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 ,称为机械振动 ,简称振动。物体离开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单位时间内(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它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足部和臀部) ,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动反应的振动。局部振动主要是手接触振动为主 ,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常见的振动作业全身振动的频率范围主…  相似文献   

3.
谈谈振动     
什么是振动呢? 物体往复通过平衡位置,沿直线或曲线的运动过程称为振动,如钟摆在工作时就处于振动状态。振动又分为简谐振动、周期振动和随机振动。 简谐扳动 物体最简单的振动形式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符合正弦运动规律,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 X—瞬时位移; A—振幅(最大位移); ω——振动圆频率; θ——初始相角。 通过式(1)可以看出,如果简谐振动的振幅为A。振动频率和初始相角θ已知.那么、任意时刻的振动位移X(t)可以计算得到,或能预知在某一段对间内的振动过程。式(1)可由图(1)直观表示: 振动物体往返一次通过平衡位置并恢复到原来的…  相似文献   

4.
振动测量     
振动测量的目的在于定量调查人们所处振动环境──地面、座位或用手操纵机器时的振动参量,以研究或判断这些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或评价采取振动控制后的减振程度。振动测量必须根据整体振动和局部振动的特点选择仪器,并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 整体振动测量 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通过的文件《人体整体振动暴露评价指南》,即ISO-2631推荐的整体振动允许标准,要求测振仪器能够测出人们刚刚感知的微弱振动(加速度a=10-2米/秒2,所以拾振器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敏度,测振仪必须在1-90赫的频率范围内响应平直,且应具备中心频率1-80赫的1/3倍频程滤波…  相似文献   

5.
生产性振动     
按劳动卫生和职业医学角度,振动是指通过各种结构和非听感受器做媒介而给工作中的人以影响的连续或断续的加速度呈周期性变化的机械力或机械运动。振动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叫振幅,单位为m。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叫频率,单位为Hz。振动体单位时间的位移变化量叫  相似文献   

6.
1 生产性振动的危害 在生产过程中,由机械传动、撞击或车船行驶等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按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两种。生产性振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工作地点的振动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破坏前庭、视觉和听觉器官的功能。 当振动频率接近人体固有振动频率时,振动的作用可以引起振动病。人体固有振动频率在盆骨区为4—6赫,在腹腔区为4—8赫,在头部为30赫。垂直振动对坐着的手术工作者的影响大,而水平振动则对站着的手术工作者的影响大。 为了预防振动病,苏联卫生标准规定下列允许振动参数(见下表)。苏联的振动标准@祝存钦  相似文献   

8.
振动性白指病,文称振动工具性血管痉挛症。是因长期操纵风动工具或电动工具而引起肢端血管壁损伤,导致动脉血供减少, 从而造成肢端遇冷后发生血管痉挛的病症。因患者皮肤呈腊白色,故称白指病。又因其临床表现与雷诺症相似,也称为职业性雷诺症。 振动工具主要是指风镐、风锤、铆钉机、凿岩机、除锈机等风动工具;或电锯、电钻、砂轮机等电动工具。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一般在1~10年左右可能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端对寒冷特别敏感,在冬季或气温突降时症状明显加重。当进行户外活动或接触冷水时,突然出现指尖麻木、冰凉,有刺痛感,继而全指苍…  相似文献   

9.
振动的危害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机械设备、交通运榆工具大量增加,功率越来越大,振动也显著地增加。因此,防止振动对职工的危害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振动以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一种是只施加在人体部分组织,如各种手工操作的振动工具,象风镐、凿岩机、捣固机、穿孔机、伐木带锯等,它们可将振动直接加于人的手和手臂,由于这种振动频率较高,不易传到人体其他部位,所以称为局部振动暴露;另一种是通过人体的支撑部位,如站立时双脚,坐下的的臀部或躺卧时的躯干,将振动作用于整个人体,我们称之为整体振动暴露,象运载工具中的乘客和驾驶员所承受的振…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13,(7):123-123
6月19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旗下北京环境强度研究所研制的国内最大推力的振动试验系统一一4台35t振动试验系统,成功应用于矿用特种车整车振动试验中,矿用特种车工作在道路条件恶劣的露天厂矿,行驶过程中高量级的振动不但使驾驶室容易发生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1.
鉴于大功率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填筑施工时对地下涵洞等结构物的振动影响较大,测试不同碾压工况时涵洞各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来分析涵洞各部位的振动变化特性,以便提出适合于大功率振动压路机碾压涵洞上部填土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压路机垂直涵洞轴线行驶时,涵洞侧壁的振动从上至下依次减小,近距离时顶板侧边的振动大于顶板中部,强振碾压的安全距离为2 m;压路机在涵洞3 m之外平行涵洞轴线方向行驶时,涵洞侧壁和顶板的振动加速度均小于安全阈值;压路机的振动传播具有方向差异性,沿行驶方向的纵向振动大于垂直行驶方向的横向振动。提出盖板涵顶部回填1 m后的碾压方案为:涵洞2 m以外,可采用大功率振动压路机强振碾压;涵洞2 m以内,可采用大功率振动压路机弱振或其他小型压实机械碾压。  相似文献   

12.
龚国斌 《安全》2012,33(4):45-46
1 透平机的振动危害 透平压缩机的振动是压缩机运行的一个综合反应.因为压缩机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单纯的一个部分或组件,所以导致或影响它正常运行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很多,众多的因素反映出的就是振动.(以本公司三台H200-6.3/0.97型机组的运行和由于振动所造成的危害为例)机组的振动大约可分:  相似文献   

1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振动。物体离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单位时间(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它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手传振动危害的现状及为减少振动危害开展的工作。对国内关于振动危害调查报告进行了汇总分析;研究了按行业、工种的分布情况并对常见的手持工具进行了振动测试及评价;对防振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调查及分析;回顾及介绍了涉及手传振动的法规及标准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拉杆弯曲刚度较小,其振动频率近似于绳索,故可借用绳索振动原理对拉杆轴力进行测定.以某游泳馆拱下预应力拉杆检测为例,应用振动法测试拉杆的工作内力.  相似文献   

16.
振动(vjiration)系指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或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拉杆弯曲刚度较小,其振动频率近似于绳索,故可借用绳索振动原理对拉杆轴力进行测定。以某游泳馆拱下预应力拉杆检测为例,应用振动法测试拉杆的工作内力。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的振动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重要的外存储设备。它对随机振动环境较为敏感 ,是控制计算机系统工作安全性和进行信息处理的薄弱环节之一。笔者对计算机硬盘驱动器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工作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导致硬盘工作失效的基本形式 ,针对读写过程中头盘振动响应位置偏移与读写模式间的关系给出了硬盘工作失效的判定方法。有关结果对计算机系统的振动安全分析和评估是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预防振动病     
随着采矿工业的发展,接触振动机具,尤其是凿岩机的工人日益增多,发生振动病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振动病是由于接触每分钟在1,800—18,000次的振动频率而引起的。振动病冬季比夏季容易发生。热带气候,即使接触振动,也不易患振动病。因此,一般认为振动是振动病的基本因素,寒冷是振动病的重要致病条件。只有寒冷而没有振动,当然不能发生振动病。只有振动而无寒冷,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同样不易发生振动病。 振动病有哪些表现呢? 振动病初期,手部发凉,手指发僵,轻度麻木。以后,手痛,麻木加重,甚至失去触觉,手指发白。全身症状有:头痛、头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电梯的故障振动为研究对象,运用EVA-625对检验工作中常见的几例典型的电梯故障振动进行检测,并将振动信号的软件处理和振动产生机理相结合进行分析,准确诊断出电梯故障所在,说明了EVA-625在振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将EVA-625运用于电梯故障振动分析和诊断中的方法。该方法兼具准确性和实用性强,能成为电梯常规检验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