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适宜的城市发展空间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运用生态功能区划方法和土地建设适宜性分析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了生态适宜的城市发展空间区域(生态主导功能区)的划分方法,依据生态保护原则和土地开发适宜度,将城市生态主导功能区划分为禁止、限制、优化和重点开发区4种类型.介绍了该方法在大连市的应用.结果表明,大连市禁止、限制、优先和重点开发区面积分别占全市域土地面积的56%、19%、12%和13%.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化迅速蚕食宝贵的耕地资源和乡村聚落,保护基本农田、保护乡村、保护农业空间的需求迫在眉睫。新一轮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中,针对“农业空间”只重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的不足,旨在构建“优势农业空间”划定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为保护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空间、全农业领域生产者和特色、重点农村地区奠定基础。(1)在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以外,开展全域、全要素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生产适宜性评价,识别农业生产适宜区和不适宜区;(2)基于高产稳产、规模经营和集中连片三原则,进一步细化评价重要经济作物适宜区、地域特色农产品适宜区等;(3)在此基础上,结合特色村落、重大农业基础设施要素识别优势农业空间。该技术框架在沈阳和温州市县“双评价”中取得了科学实用的评价成果,为我国正在展开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This study documents variation in engineering academics conceptions of sustainability. We investigated how a group of Australian engineering academics described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and identified a broad range of actions that participating academics associated with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The study suggested marked variation in the actions that participating academics viewed as coherent with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erefore, potentially marked variations in the sustainability actions academics might advocate to thei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ather than framing this variation as problematic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we suggest that such variation in conception of sustainability, and explicit contestation of this variation in the engineering classroom, offers opportunities to enrich undergraduate sustainability learning and teaching. We develop this argument by using some generic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o characterize the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values and assumptions that may underpin the observed variation. Validated frameworks are useful to move beyond discussions based on ‘opinion’, because they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critical reflection by engineering students and academics about the values and assumptions that inform engineering practice generally and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practice, particularly.  相似文献   

4.
薛海  张帆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4):937-949
为研究降水量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依据2017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大气质量数据,得出城市聚类空间分布规律及两者之间线性拟合方程。基于南北降水量分布特性与城市空气污染指数,采用模糊聚类法对具有不同亲疏程度的城市进行类别划分,运用Spearman相关性与拟合方程对大气污染特征值与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类种数增多,城市聚集在空间分布上由“环环相套”发展为“依流域分布”,降水量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呈现负向关联性,晋冀鲁豫陕省份污染最严重。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得出NO2、O3、PM2.5总体分布符合正态分布,SO2、PM10、CO既不符合正态分布,也不符合均匀、指数分布,它们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0.316、-0.238、-0.332、-0.617、-0.574、-0.695;线性拟合方程系数处于 [-0.031, -0.008] 之间,降水量与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负相关性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和认识降水量对城市大气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向量自回归(VAR)计量技术对广州.佛山一肇庆(简称"广佛肇")经济圈各城市表征环境污染的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废产生量)和表征经济增长的指标(人均GDP)的时序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及预测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广州、佛山市及工业化前期的肇庆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在时序维度上的关系及其...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城市绿地及其溢出效应对 PM2.5 浓度的影响,利用2018年合肥市主城区的遥感影像和PM2.5栅格数据,通过PM2.5浓度空间分布自相关分析将城市划分为HH(high-high)效应区、LL(low-low)效应区和无明显效应区3个区域。根据绿地解译和筛选得到研究绿地,通过ArcGIS软件对PM2.5栅格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绿地的溢出效应对PM2.5浓度的影响不同,在HH效应区内随距离增加PM2.5平均浓度减小,在LL效应区内随距离增加PM2.5平均浓度增加;不同区域绿地指标对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效应不同,在LL效应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g)对PM2.5浓度变化影响最大,在HH效应区和无明显效应区绿地面积指数(Sg)对PM2.5浓度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社会空间是社会过程与空间过程的有机统一,把握山区农村社会空间的形成、演化,可以为通过空间规划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切入点。在对陕西省太白县、柞水县、商州区三个秦岭山区县的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县乡调研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占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山区农村社会的特征,从结构角度分析社会空间的参与者、基本组成和演化类型三个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1)在参与农村社会空间演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最为显著,乡村精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外部工商资本是新的推动力量,本地农民是农村社会空间生成的基质;(2)山区农村社会空间由物理空间、意愿—行动空间和制度空间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共同构成;(3)山区农村社会空间的演化过程可以分成生产、分离、转移、扩展、压缩和消亡等几种基本演变类型。通过空间规划中考虑营造植根于农村并能扩展的社会空间,引导山区农村社会在变革中向良性发展,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进入高速城市化进程,主城区(六环内)植被覆盖发生了巨大变化。分别利用1984年、1995年、2004年和2014年的8—9月北京六环内的Landsat遥感数据,对其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拼接裁剪,以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获取3个10年间和各环带植被覆盖面积及覆盖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六环内植被覆盖度由1984年的76.80%(1 742.44 km 2)降至2014年的48.73%(1 105.61 km 2)。虽然2014年与1984年相比二环内和二环至三环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8.43和4.33个百分点,但三环至四环、四环至五环、五环至六环植被覆盖度降幅逐渐增大,降幅分别为12.23、27.62、32.97个百分点。建议通过空间规划手段为不同环带间以植被覆盖为代表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差异化思路:如三环内应结合城市精细化治理为核心区留白增绿,见缝插绿;三环至五环间随着城市建设趋于稳定,为中型城市生态空间的增建带来机遇;五环至六环间可结合百万亩造林,增加都市农田等方式,建设多种类大型城市绿色空间,进而综合提升北京主城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国土空间整合理论方法的迫切需求,建立由冲突源、冲突区、冲突影响组成的城市生态空间冲突分析框架,其案例应用表明:城市生态空间的社会经济第一冲突源并不突出,政策驱动力构成首要冲突源;城市汇水区渗透性能下降,产流增加,汇流速度加快,形成上游高地型、中下游沿岸型、下游低洼型及沿山型等4种冲突类型,采用城市雨洪模型(SWMM)辨识出4种内涝区及分布类型;针对冲突源、空间优化核心和末端排水建立城市生态空间系统优化目标体系,重点提出"点线面"结合的空间优化核心路径。研究为国土空间整合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并涵盖国际雨洪管理演替过程,有助于对当前大规模土地开发转型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本土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发展粗放无序、治理乏力等城市病。城市体检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型城市治理方式,已成为解决“城市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对其评估方法与实施路径的学术探讨较为欠缺。广州是全国开展城市体检的试点城市,在指标体系优化、城市问题诊断和治理策略探索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广州为例,聚焦于城市安全维度,建立了城市安全评估研究的基本框架,对指标体系筛选优化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从政策办法、标准规范、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等方面综合施策,并通过满意度调查和体检信息平台持续监测城市安全的治理成效,为国家城市体检工作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1.
旧城区绿地作为关键的社会—生态系统载体,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转型治理亟需关注的问题。构建广州旧城区绿地服务基本单元,引入适应性循环理论的潜力—连通度—恢复力三维框架,构建表征生态、社会与经济服务的绿地景观指标体系,综合评估2000—2018年广州旧城区绿地的空间恢复力水平及适应性转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旧城区绿地的恢复力演化具有明显的核心区与外围区的时空分异,在拆除重建阶段呈现快速开发—快速释放—重组的转化,在微更新阶段主要呈现开发—保护的提升,并具有提升型、稳定型和更替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适应性。由此说明,城市更新具有调节社会—生态系统服务治理的效果。其中,绿地形状指数、5 min可达绿地率以及土地利用混合度对核心区绿地恢复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外围区治理提供参考。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更新政策与城市绿地空间恢复力演化的关系,为促进旧城区绿地空间更新治理提供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理论与实证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坚  武婷  张叶笑  赵晔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200-2208
近年来,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部署层面,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极其重要的改革任务。在系统梳理1949年以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中国以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特点,结果发现:贯彻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关键是把握好规划编制、实施许可、监督管理三大环节,统筹陆域、海域两类国土空间,差别化管理建设与非建设两种活动。结合制度建设的前提,提出构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建议:(1)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体系;(2)构建丰富有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手段体系;(3)确立统一明晰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体系;(4)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复杂空间的涌现为区域一体化空间研究及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调研、逻辑推导、归纳总结等方法探究了区域一体化空间演化的涌现逻辑及其研究范式,探讨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复杂性空间治理。研究表明:(1)区域一体化具有异质性组分、适应性交互、多尺度嵌套、非线性动态、自组织演化等空间复杂性特征及空间涌现本质;(2)基于空间涌现的区域一体化空间研究范式拓展包括强化空间涌现思维,建立水平—垂直—历时的分析框架,以结构—过程耦合路径揭示空间涌现动态,注重多元数据和方法手段的集成;(3)应以复杂性治理及协同性治理、试探性治理为思路,从治理主体、对象、构型、工具、效能等方面探索长三角一体化的复杂性空间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绿色环境效率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合理评价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效率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异质性环境污染排放角度出发,选取了四种环境压力指标,采用非径向的Slacks Based Model(SBM)模型和Sequential 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山西省2003—2016年11个地级市的环境效率和环境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差分广义矩估计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山西环境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维持现有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山西省整体的环境效率仍有25.31%的改进潜力;中部地区的环境效率值高于北部与南部地区,但是三大区域的环境效率值都呈下降趋势。(2)山西省环境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14.63%,其中技术效率对环境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负效应,而技术进步是环境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3)环境规制与环境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不同分位点上环境规制对环境生产率变动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土空间治理模式正由原空间规划“集群”向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转变,国土空间安全这一空间发展底线问题成为规划各界热议的焦点。基于系统理论,梳理了国土空间及其规划系统,重点分析了具有什么系统性质的空间规划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研究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的法律体系与科学的系统接口是保障国土空间系统安全的关键; (2)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应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法作为基本法,形成以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核心的结构清晰、内容统一的法规体系,以使空间规划系统结构合理;(3)系统接口方面,建立以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为主要类型、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三维系统接口,实现“五级三类四体系”的三维衔接。  相似文献   

16.
生态空间的划定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确定三种空间、三条红线的重要环节。目前生态空间概念界定尚未有共识、分类体系仍不统一。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探索了生态脆弱区省级生态空间分类体系构建、空间范围识别及人类活动强度模拟的方法。结果表明:(1)按照生态系统类型西藏生态空间可分为林地、草地、湿地、未利用地等4个一级类,13个二级类和29个三级类。按照管制强度可分为I级严格管制区、II级限制开发区和III级动态管制区。(2)识别得到西藏生态空间面积约为105.45万km2,占西藏总面积的87.7%,与其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定位一致。(3)模拟了西藏人类活动强度,生态空间内受人类胁迫水平整体较弱,约92%的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低于0.0447。本研究可为高寒生态脆弱区省级生态空间划定及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城市相比,工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相对突显,应更加重视防护型绿色空间网络化布局与建设。2000—2017年间,工业城市包头市区高质量的绿色空间大量被城市建设占用,城市绿色空间破碎化程度加剧,片状和带状绿色空间分布减少,尚未形成绿色空间生态网络体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现状绿色空间承担着比以往更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压力。根据包头市工业城市防护型绿色空间建设需求性特征,基于隔离/保护理念、弹性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等,评估包头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性,进一步结合2017年绿色空间分布特征,对防护绿色空间建设进行优先级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区449.5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629.59 km2)的71.41%,与现状绿色空间覆盖率(44.71%)相比,可增加26.7%的绿色空间覆盖率;(2)适宜区面积内存在较大面积的无绿色空间和低质量绿色空间,分别约占适宜区面积的25.73%、47.64%,防护绿色空间网络化程度低;(3)根据防护绿色空间布局建设分区结果,41.02 km2的区域可考虑优先建设绿地面积。结果可为包头市及同类型城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健  杨子涵  胡蕾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916-4925
以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依赖性为理论基础,利用2000年与2015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以及PM2.5年均浓度数据,以30m*30m的土地利用栅格为研究单元,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态用地上的PM2.5浓度比非生态用地上低32.29%,进而探究了生态空间的PM2.5削减效益及其空间依赖性.结果表明,2000年与2015年,北京市生态空间削减全市范围内PM2.5浓度4.64和9.03μg/m3,带来的以非意外总死亡健康终点记的人群健康经济效益分别达7954~15896万元与21980~43927万元;生态空间的PM2.5削减效益存在着空间溢出作用,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其响应方式不同;结构和规模会影响生态空间的效益发挥,线状生态空间在影响范围、污染物削减效果以及人群健康效益方面均优于面状生态空间,且其比较优势随着规模的扩大愈发凸显.建议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中合理利用其空间特性以提高生态效益与资源利用效率,在城市中心地区增建小型、点状或线状的生态空间,从而在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最大化其空气质量改善效益.  相似文献   

19.
可达性对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成效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交通联系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我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日常可达性指数表征城市对外交通联系水平,利用工业替代产业产值反映经济转型发展程度,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可达性对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成效的作用机制,揭示不同可达性水平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规律与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可达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可达性水平对资源枯竭城市工业替代产业规模与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可达性通过影响民营经济、工业园区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高技术产业等因素间接地推进或阻碍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鉴于此,各地结合可达性水平差异,适宜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0.

科学划定生态空间并实施有效的空间管控,是落实“三线一单”环境管理机制过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结合城市规划制定在纲要形成、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报批4个主要阶段,构建包括空间要素解析与基础方案形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空间协调性分析、规划实施对空间利用影响评价、空间优化调整建议及管控对策提出等主要任务在内的规划环评生态空间优化与管控主要技术流程,并应用于“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空间优化结果表明,通过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和河道水网、新增生态节点和廊道等方式,宝山区优化调整后的生态空间总面积从65.74 km2增至121.84 km2,占区域陆域面积的40.4%,达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中“2040年宝山区生态用地占陆域面积40%”的要求。城市规划环评能够在城市规划生态空间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区域环境需求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